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
老地方整理的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 篇1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摸底,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刘寿安
副组长:王雄贺全
组员:刘晓平赵立全各班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建好“留守儿童亲情室、心理咨询室”
学校建好留守儿童亲情室、心理咨询室。室内布置体现温馨、人性化。有留守学生档案资料柜,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电脑,有视频设备;安排兼职教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作好记录。同时,充分发挥亲情电话的作用,公开电话号码(xxxx),为留守学生在课间、课外活动、节日等时间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亲情电话”管理教师要组织做好联系记录。
4、真情关爱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为留守儿童提供“爱心午餐”。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每天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一个鸡蛋。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四、
四、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5、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实行学生“一帮一”制度。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
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 篇2
一、活动背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与学习,忽略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与事。特别是校园内,部分同学可能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压力或其他原因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营造温馨、互助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特策划“爱心搜班”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活动主题:
爱心搜班
三、活动目的
汇聚爱心:集合全校师生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
增强凝聚力: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升班级及学校的凝聚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传播正能量: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传递爱与希望的火种。
四、活动时间
准备阶段:XX月XX日至XX月XX日(进行宣传、物资筹备、需求调研)
实施阶段:XX月XX日(全天)
总结分享会:XX月XX日(下午)
五、活动地点
宣传动员:全校各班级、校园广播、公告栏
物资收集点:学校操场指定区域
爱心传递:各需求班级教室
六、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成立活动策划小组,明确分工。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对全校学生进行需求调研,确定帮助对象及具体需求。
准备物资收集箱、标签、记录表等必要物资。
物资收集
在指定时间内,全校师生将捐赠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书籍等物品送至收集点。
工作人员对捐赠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登记。
爱心传递
安排志愿者团队,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将物资送至各需求班级。
志愿者与受助同学进行简短交流,传递鼓励与关怀。
总结分享会
邀请参与活动的师生代表、受助学生代表参加。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感人故事。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班级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
讨论未来持续开展类似活动的可能性与方案。
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 篇3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学生群体中,仍存在一些因家庭贫困、身体疾病等原因而面临学习、生活困境的学生。为了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传递校园温暖,特此举办“爱心搜班”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二、活动主题
爱心搜班
三、活动目的
发现并关注校园内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提供实际帮助和支持。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校园凝聚力。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传递正能量。
四、活动时间
10月15日(周六)上午9:00-12:00
五、活动地点
学校各班级教室及校园公共场所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9:00-9:30)
集合所有参与者,进行简短的活动介绍和分组。
分发活动物资,包括调查问卷、小礼品等。
2.搜班行动(9:30-10:30)
各小组按照分配的任务,前往指定的班级进行走访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帮助的问题。
3.信息汇总与讨论(10:30-11:00)
各小组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讨论确定需要重点帮助的对象和具体方案。
4.实施帮助计划(11:00-11:45)
根据讨论结果,各小组分头行动,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支持,如赠送学习用品、提供心理辅导等。
5.活动总结与反馈(11:45-12:00)
全体参与者集合,分享活动心得和体会。
收集参与者和受助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后续活动的改进和优化。
爱心搜班活动策划书 篇4
一、活动背景
在当今社会,虽然教育资源整体丰富,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而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缩小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我们计划开展“爱心搜班”活动,通过集结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为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送去关爱和帮助。
二、活动主题
爱心搜班
三、活动目的
为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班级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和书籍。
增进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教育公益事业中来。
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提升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20日(周日)
五、活动地点
XX省XX市XX乡XX学校
六、活动流程
1.筹备阶段
确定目标学校和班级,了解其具体需求和学习环境。
筹集资金,购买学习用品、书籍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
招募志愿者,组织培训,明确活动任务和分工。
2.执行阶段
上午8:30,志愿者集合,进行活动前的动员和培训。
上午10:00,抵达目标学校,与学校负责人进行对接并介绍活动安排。
上午10:30-12:00,分发学习用品、书籍和教学设备给各个班级。
下午13:30-15:00,开展志愿者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趣味知识竞赛等。
下午15:30,进行活动总结,与学校师生共同回顾活动亮点和收获。
3.后续跟进阶段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校师生的反馈意见。
建立长期帮扶计划,定期回访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