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肩上挥臂投物,增强臂部力量。
2、发展动作协调性,产生愉快情绪。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火箭每人3个,场地布置,数字圈123,蓝天的标记,保龄球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游戏吧,我们先一起来锻炼一下身体,来听信号做动作,看谁最能干。(四路变大圆,大圆成四路)
2、听音乐做律动。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锻炼身体吧,让自己全身都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把火箭送上天,那请你想想火箭怎么样才能飞得高呢?
幼儿讨论后个别讲述,然后练习。
3、教师作示范讲解,两脚分开,侧身,手举肩上用力投出。
幼儿边练习边念顺口溜:举起火箭,两脚分开,我的火箭飞得高。让幼儿将火箭飞向蓝天,指导个别幼儿,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4、请个别幼儿来表演自己是怎么样让火箭上天的教师小结幼儿游戏情况。
5、游戏:火箭进入轨道站。
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幼儿分4组,绕过空中的陨石,将火箭投入轨道站,鼓励幼儿尽量投到最远。
幼儿进行投掷练习,教师指导。
三、结束活动
庆祝所有的火箭都进入了轨道站,大家来跳一曲欢乐舞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火箭,了解发射基本环节;
2、初步了解我国卫星发射水平,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3、能绘画或者折纸火箭。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火箭,了解发射基本环节,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难点:能绘画或者折纸火箭。
活动准备
我国多次卫星发射视频,航天员杨利伟的`照片、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师生谈话观看“天宫一号”发射视频,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二、基本环节:
1、教师介绍“天宫一号”发射基本情况。
2、观看“神五”、“神六”发射视频,教师进行简介,让幼儿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幼儿爱国热情。
3、认识著名航天员杨利伟。
三、结束环节:
幼儿阅读课本。
四、活动延伸:
幼儿进行绘画或者折纸火箭,到户外玩火箭。
教学反思
1、课前对幼儿感兴趣的点没有把握准。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在与看视频,对教师的介绍没有兴趣。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不足,教师讲的过多,幼儿没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3、幼儿活动时间不太充足。
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动作,锻炼手臂力量。
2、在倾听的过程中,尝试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正确的判断。
3、乐意跟随音乐进行韵律活动。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芭蕉扇》。
幼儿每人先折好的火箭一架。四个圈挂在绳子上。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听指令做动作。
--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上,教师发出"飞飞"、"跳跳"的指令,幼儿按口令做动作。如:当教师发出"飞机飞飞"的指令时,幼儿便双臂侧平举,做飞机飞行的'动作,并齐声说:"飞飞飞!"当教师发出:"小鱼游游"时,幼儿边做小鱼游水的动作,边说:"游游游!"当老师发出"小兔跳跳"时,幼儿边说"跳跳跳"。"兔子游游"或"小鱼飞飞"的指令,幼儿便不动也不发声。教师还可以发出"老鹰飞飞"、"蝴蝶飞飞"、"小猫跳跳"、"小猴飞飞"等各种指令,幼儿进行分辨并学做动作。
游戏活动--火箭发射。
--投火箭。
幼儿站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一端的白线后,教师示范讲解肩上挥臂投掷火箭的动作,然后请幼儿用三个手指捏住火箭中部,右手屈肘于肩上,用力挥臂向前面悬挂的圈投去,再捡回火箭站到各队的队尾,游戏继续进行,比比谁投进圈的次数多,游戏可以进行3~4遍。
--火箭发射。
教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手拿折纸的火箭,站到起点线后,前排的两位幼儿按照圆圈标号10、9、8、7、6、5、4、3、2、1、的顺序向前继续跳。当跳到1圈时就算达到了火箭发射场。这时,幼儿的嘴里发出"嗤"的一声,并将折纸的火箭用力扔向天空,喊:"火箭上天了!"然后取回火箭,返回本队,将火箭交给第二位幼儿,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行进跳和投掷活动,具体方法如上。游戏可进行3~4遍。
放松活动--芭蕉扇。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开展《芭蕉扇》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近,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习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习,在第二次练习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习,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习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习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火箭发射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关于国建的话题越来越多。我们班也开展了系列活动:《美丽的太空》,有:《太空畅想》、《设计宇航服》、《嫦娥奔月》等等。在活动中常常会有幼儿问:火箭为什么会飞上天?对于幼儿来说这是既熟悉又难以解答的问题,带着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即简单构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及简单原理。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现代科技意识,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探索火箭升天的原理,了解物体的反作用力及火箭的构造。
活动准备:
1、火箭升天实录、烟花课件、燃放穿天猴(鞭炮的一种)的实录。
2、气球、火箭模型落干。
3、制作火箭的废旧物品、卡纸、剪刀等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实录,再次感受激动的心情
1、师生共同观看火箭升天实录,仔细看看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发射的?
“10、9、8、7、……你们再什么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让我们再看一次这激动人心的画面,仔细看看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发射的?”
2、自由讨论“火箭为什么会升天?”
(分析:导入开门见山,通过观看火箭升天,让幼儿又自主性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索火箭升天的原理
(1)在生活中找现象
1、“过年的时候都要放烟花,我们来看看烟花是怎么飞上天的?”
2、“说说和火箭升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需要点火,都会飞向天空、都会向后喷气)
(2)在操作中找答案
1、幼儿人手一只气球,让幼儿吹上气,把口捏紧朝下,然后快速松手,观察现象。
2、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让气球飞得更高一点呢?”(吹得大飞的高,吹得小飞的低)
3、师生共同总结:把气球吹上气、捏紧、口朝下,然后松开手,气球一边向上飞,一边向后冒气,这就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即反作用力,正是这种反作用力把气球带到了高空;这和火箭升天的道理一样,火箭升天是因为火箭里有大量的燃料,点燃燃料火箭就能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一边向后喷气一边把整个火箭升向天空。(分析:探索环节过后,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总结过程,使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分析:选择幼儿生活感兴趣、常见的类似火箭升天的现象让幼儿观察,拉进了幼儿与科学的距离,让幼儿觉得科学并不遥远,非常亲切。操作气球飞天,简单易行,让幼儿看小现象,懂大道理。)
三、通过拆拆装装,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
1、“老师这儿有许多火箭模型,我们拆开看看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部分组成?”
2、幼儿交流后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火箭的三个部分:箭头、箭身、箭尾。
3、“我们能不能把自己拆下的火箭再装起来呢?”
4、分别请几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方法。
(分析: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拆、装火箭模型,来了解火箭的几个组成部分。)
四、设计未来的火箭
1、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火箭,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样的呢?”
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会下雨的火箭、会表演的火箭、各种卡通造型的火箭等等。
2、提出要求: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小科学家,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火箭。
3、幼儿设计火箭,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通过设计未来的火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延伸活动:激发幼儿对奇妙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让幼儿穿上自制宇航服,带上小火箭一起进行歌表演《我和星星打电话》。
(分析:在科学活动中加入了艺术成分,使科学教育和美术、音乐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是有效合理的结合,幼儿在优美的情景表演中,更能激起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