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2025/11/03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他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他对曾经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伤心,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一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都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年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我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2

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4月1日这天,上午还淋淋沥沥的下着蒙蒙春雨,中午天就放晴了。学校领导组织我们五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乘车来到石门县湘北职业技术学校,祭拜王尔琢烈士,以表示我们对英烈们的无比崇敬之情。

王尔琢烈士的墓碑,就立在这所学校的大门右侧。一进大门,“王尔琢烈士”这五个石刻的大字就映入我的眼帘。顷刻间,我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我们举着鲜红的队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墓碑前唱起了队歌,歌声久久在我的耳边回荡。唱完了队歌,我们就静静地聆听杨校长介绍王尔琢烈士生前的英雄事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战士们个个英勇杀敌,奋力拼搏,把生死置之度外,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毫不畏惧地冲向敌人。王尔琢烈士是无数个烈士中的一员,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豪迈的歌。

听完杨校长的介绍,我们对英烈更是倍增敬佩之情。接上来是两位少先队员给英烈献花篮。我们低头默哀三分钟,然后由大队长代表我们表决心,大队长深情的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最后辅导员覃老师举起右手大声地领着我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半!”“时刻准备着!”我们举起右手大声回答。那声音铿锵有力、振奋人心;那声音激励着我们。

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许多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发奋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3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定祥和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传承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民族魂魄,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武装头脑,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丰满心灵,勤奋学习,加强修为,完善人格,努力成才,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在脚下,未来尽在手中,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继承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无畏气概,克服困难,拼搏奋斗,努力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富饶美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弘扬传统文化清明节主题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旗下讲话的发题目是《缅怀先烈,振兴中华》。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我们的校园在她的点缀下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当我们在享受着阳光的普照,春风的抚摸,花儿的芳香,鸟儿的歌唱时;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吮吸着知识的雨露,放学后又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在等着我们时。我们不禁感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满腔热血换来的,我们的美好家园也是他们用满腔热诚筑建的!

回望历史的长河,锦绣的中华大地上,哪里没有动人的悲歌?哪里没有战士的热血?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苟利国家生死已,起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华夏儿女的骄傲!从918事变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多少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了满腔赤诚。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就义,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赤胆忠心;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我们不能忘记百团大战的第一次反攻,我们更不能忘记512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和无数抗震英雄将死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刷不了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同学们,又一个清明节即将到来,你们是否想过去给英雄的先烈们扫扫墓,去给他们献上一束鲜花呢?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发扬祖国的光荣传统,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勇敢前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则中国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