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2025/11/0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城市分布。

2.了解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3.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4.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行总结。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澳大利亚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四、气候特征

五、地形特征

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跟随一些古老的而特有的物种去认识这个国家

课件展示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的图片

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古老的

解答:从哺乳动物的进化规律来看,有袋类出现的比较早,没有胎盘,是进化不完全的哺乳动物,所以说是古老的,这些古老的物种都来自澳大利亚

板书课题:

《澳大利亚》

展示关于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统计资料

板书

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问题: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老的动物呢?

学生活动:从大陆漂移说来解释

结论:长期孤立,环境单一,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进化缓慢,物种古老

学生活动:指认孤立的'澳大利亚大陆

板书:

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提问:

1、能否把大陆改成大洲?

2、这块大陆所属的大洲

学生活动:

1、区分大洲和大陆的概念,不能改成独占大洲

2、这块大陆属于大洋洲,该国领土范围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

知识延伸

学生活动:该大陆的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承接:

因为孤立,最初英国殖民者把这块陆地作为流放罪犯使用,后来随着大量自由民的加入,使最初登陆的东海岸人口迅速增长,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

板书:

三、主要城市和人口

1、最大城市—–悉尼

2、课件展示两国国旗,体现两国传统关系

3、澳大利亚人口信息:

(1)90%为白种人,大多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2)通用语言为英语

4、其他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墨尔本

学生活动:从课件展示的人口密度图得出人口主要分布范围是东南沿海地带

板书: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承接:从学习经验得知,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板书:

四、气候特征

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

学生活动:查找穿过澳大利亚的特殊纬线

问题:从这些特殊纬线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结论:(1)、赤道,赤道以南,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2)、南回归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学生活动:观察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结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舒适,是为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该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结论:呈半环状分布

板书:1、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

2、呈半环状分布

承接:自然环境除了气候特征,还有地形特征

板书:

五、地形特征

1、三大地形区

学生活动: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墨累河的发源地和流向

教师阐述:东部大分水岭,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所以发源于大分水岭的墨累河向西流入印度洋

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美国高低高三大纵列地形剖面图和该国剖面图比较,得出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阅读大自流盆地的文字介绍

教师简介: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课件展示其受地形影响的成因,其为该国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承接:最初英国的殖民者随船从西班牙带来了20多只绵羊,没想到澳大利亚草原多,污染少,天敌少,适合羊的生长,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养绵羊数量和产羊毛最多的国家

板书:

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1、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手持麦穗的国家”

2、工矿业“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3服务业

七、自习词条:

1、艾尔斯巨石

2、大堡礁

八、随堂练习

详见课件

九、课后练习:填充图册36/37页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篇2

一、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 、 、 、 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图中红色粗线为 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 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 个国家,国名是 。

(4)A国领土包括 大陆、 阿 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他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数量和种类 。

(2)澳大利亚被誉为 。

(3)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①位置(联系大陆漂移学说)

②自然条件(对比南极大陆) 。

学习主题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欧洲殖民者看到了养羊业的大好前景,随后又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经过不断选种改良,培育成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现在,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这种羊。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的原因是 自然 条件和人为因素: 挑选优良品种 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2)自然条件一般包括 地形、气候、水文、 等因素。

2、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地势 ,地形大致可分为西部 、

中部 、东部 。

(2)中部地势最低处有湖面海拔为-16米的 湖。还有地下水丰富的 盆地,在低处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 井,但井水盐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饮水。

(3)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 (山脉)。

(4)全国最大的河流 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 注入 洋。

(5)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

(6)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 的和大面积的 (地形), 丰富,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所以这些农牧业区为 带和 带;

②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 (地形)地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带和 带。

3、关于澳大利亚,读下图回答: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并将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的相应位置

(2)这里气候具有 半环状 分布特点。

(3) 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 带(填温度带)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4)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①中、北、西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 干燥 ,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农牧业生产方式为__粗放_式畜牧业;

②东南部为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温和湿润 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 温和湿润 ,夏季 高温干燥 的 地中海 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 混合 式农牧业。

(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只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这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低投入低产出。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3、培养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

2、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哪两种动物?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板书:第四节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除了袋鼠和鸸鹋,大家还知道澳大利亚哪些珍奇的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P73图8、36。

给大家介绍一下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

提问: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古老动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提来回答这个问题。

P73活动2。

小结: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几千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动物进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袭,许多珍奇的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

大家一起朗读P72活动2。

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1、位置

南、大、稀、远、独

讲解一下这几个字的含义。

2、地形特点:

凹字型的特征。

3、气候P76活动2

转折:提到澳大利亚,我们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在碧蓝的天空下,绿茵茵的草地如地毯般展开,人们有的“骑在羊背上”,有的“坐在矿车里”,由一群欢快的动物簇拥着,乘上悉尼歌剧院那气势恢弘的帆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大洋驶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4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和出口量(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板书: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提问: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比如说,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会有100%澳毛的字样,就说明这些羊毛衫全部都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那么澳大利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养羊业?又是谁最先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学生阅读P76阅读材料,找出答案。

过渡:从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那么农牧业在澳大利亚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

P74图8、37,先认识一下图例。

补充材料:根据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多少,将农业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称为粗放农业。粗放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因此粗放农业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农业。密集型农业,也就是集约化农业,大型工厂化集中饲养,机械化种植。

讲解:澳大利亚利用不同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了四个农牧业区。粗放牧牛带和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

提问:那么农牧业分布和地形的'关系是什么?

P76活动1。

那么农牧业分布和气候的关系是什么?P76活动2。

P77活动3。

小结: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部三部分,地形与气候的组合成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所以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农牧业区,除羊毛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农牧业在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过渡: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排世界第六位,地广人稀,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高度的机械化)

过渡: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又是建立在先进的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澳大利亚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那么它都有哪些矿产呢?

这些矿产在世界上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P78活动2,阅读材料。

讲解: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主要用于出口,比如铁矿石主要出口到日本,我国上海宝钢也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小结过渡:现在澳大利亚已不单纯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服务业已经超过了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过渡:澳大利亚这个后起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城市人口分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在图8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和墨尔本。

小结:澳大利亚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东南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发展较早,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区,而且澳大利亚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所以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特点相似。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篇4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

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4.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5.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

澳大利亚挂图,特有动物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在图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陆和大陆岛。

学生:……

(讲授新课)

教师:本节课学习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附近岛屿的澳大利亚国家。

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挂图上指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最后给以明确订正。

教师指图说明澳大利亚的范围。

[板书]

第二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中大洋洲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教师: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

教师: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约有人口1600万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请计算人口密度。

学生:每平方千米2人。

教师:澳大利亚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教师:澳大利亚在大洋洲有几个之最?

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出赤道、南回归线和东经160°经线,要求学生明确澳大利亚所在半球。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出所临海洋。

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课本。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并与中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约为121人)对比。

[板书]

1.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教师:读地图册澳大利亚分层设色图,说明澳大利亚一般海拔高度。

学生:……

教师:全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东部大分水岭海拔200—1000米;中部是低平的平原,最低处有艾尔湖,地下水丰富;西部是低矮广阔的高原,其上分布有沙漠。

教师要求学生依据高度表说明广大地区的一般海拔高度。

指导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中查找到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并明确其一般高度;在图中读出澳大利亚最长的墨累河。教师在挂图上用指图杆明确西部高原的基本范围和大自流盆地的位置

[板书]

1.东部大分水岭纵贯南北

2.中部是平原

3.西部分布着低矮广阔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依据人口密度图例,说明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和广大内陆地区人口分布很少。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别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教师: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有显著影响。首先看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请大家阅读课本中“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说明哪些气候分布区最适合人类生存。

学生:……

教师: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地区,温暖湿润,适于居民生活,人口集中;广大内陆为草原和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人们居住困难较多,居民较少。

教师:经济发展来看,东南沿海有优良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经济发展较快,工矿业、农牧业都较其他地区发达,促成了人口向这里集中,澳大利亚著名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都分布在这里。

教师提示学生可按方位说明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

教师小结时,在黑板挂图上准确指出人口集中分布的东南沿海,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挂图。

教师问题提出后稍停顿,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议论。

读图时,可请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简述各类气候的基本特征,说明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讲解经济发展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澳大利亚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介绍三个城市的性质及人口分布。

在将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讲解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在该问题内共讲解2个问题,①是人口分布特点,②是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

1.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们居住困难较少,人口集中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农牧业和工矿业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学生:……

教师:对,有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很早,牧场多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参看教参)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亚是世界小麦重要生产国(简介发展条件和分布地区),因人口较少,小麦大量出口,所以是世界小麦重要出口国之一。

教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

学生:……

教师:正确,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煤、铁等矿石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二次大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关于经济状况讲解内容力求丰富、生动,联系生活,但应掌握的内容则要简单明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澳大利亚的矿产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的矿产种类和铁、煤、铝土等矿的分布。

[板书]

1.羊毛、小麦产量多,出口量大

2.工业发展迅速,煤和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教师总结]请谈谈你们印象中的澳大利亚。

学生:……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是一个领土辽阔,人口稀少的南半球国家,二次大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羊毛、小麦、铁矿石、煤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复习巩固)请同学们想想,澳大利亚在人口、城市分布方面与加拿大有哪些相同点?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提示学生先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再说明加拿大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可让学生阅读加拿大地图,帮助回忆分析比较。

【板书设计】

第二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1.面积最大

2.人口最多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1.东部大分水岭纵贯南北

2.中部是低平的平原

3.西部是低矮广阔的高原

三、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人们居住困难较少,人口易于集中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羊毛、小麦产量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工业发展迅速,煤和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