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2025/11/0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搜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璀璨的明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课后反思:

本课由姜文姐教授,对于没有去过香港的孩子来说,大量的图片和课文的介绍把他们真的带到了香港。老师设计当小导游来介绍香港,把课文当作资料,这是一种新的提法,学生很感兴趣。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脉络,进一步感知 “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课文是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层次地理解课题。

3、能抓住四字词来介绍香港,懂得运用恰当的四字词能使文章语言简洁清楚。

4、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题的突破和历史的回顾和拓展,认识香港、激发学生爱国爱港情怀。试着围绕中心句来介绍某个熟悉的地方。

三、教学准备:关于香港的课件,图片及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今天郑老师和你们牵手一起游香港,想去吗?

看一组有关香港的图片,师问:有什么感想?(美丽、繁华)

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吧!

(二)揭示课题

1、 读课题,正音璀璨,课件出示明珠 ,读“璀璨的明珠”,说说璀璨是什么意思?

2、再来美美地读读课题。

(三)带略读要求自学课文。

香港在什么地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你带着要求读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分清小节。

2、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可以是一节,也可以是一句)

3自学反馈:

(1)、香港在什么地方,它是一个什么样地方?学生说到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对。点击出示第一节地图和文字。

了解香港的位置,中国海岸线的南端、亚太地区的中心(适当解释)

板书:位置 重要性

根据学生回答,及时在版图上点击出香港

3、男女生对读两小节,教师渗透首尾呼应:

这两句话真有意思,一头一尾,概括地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是个怎样的城市。

读一遍就有这样的收获,那第二遍读,肯定收获更大。

4、再读2—5小节,划出最能概括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5、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我们来看看课文的2—5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随机检查字词

(2)你能把这一节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来说说这一节讲什么?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

(3)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一句,板书:万国市场

用同样方法检查3—5自然段,其中第三小节中难懂的词语较多,如:粤菜、川菜、佳肴,可以在会读的'基础上,老师说意思,学生读词。

(5)连起来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吗?

过渡语: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一篇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把每一节读成了句话,甚至一个词。这读书的本领可真高。那我们是不是已经把整篇课文学完了呢?对,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这四个特点的?首先让我们走进“万国市场”瞧一瞧。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香港为什么是个万国市场呢?出示文字第一节

1、谁来读第一句。

师引读:香港是著名的港口,海上和空中交通特别方便,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怪不得 (引读)

交通方便了,做买卖的商人自然多了,所以它还是→贸易中心,怪不得 (引读)。

做买卖的人多了,就成了货币交易的→金融中心,怪不得 (引读)。

2、因此,香港的市场是 万国市场,点红因此,师生小结:原来前面一句在介绍香港是“万国市场”的原因呢!或为什么香港是万国市场

板书:为什么

2、说香港成为万国市场还有什么原因?

这个万国市场究竟怎么样?指名读,追问,这句话讲什么?商品多,而且便宜

板书:多,好,便宜,

你是从哪个词读懂的?应有尽有——近两百个,还有吗?

学生说到哪个,就点红哪个。

理解琳琅:看看又有王字旁,你觉得琳琅是指怎么样的东西呢?连起来解释:琳琅满目(美好而又珍贵的东西看也看不过来)例举:珠宝、手表、服装、玩具等看得眼睛都花了。

这么好的东西还那么便宜,就叫物美价廉。

3你看,短短的十二个字包含着这么多的意思,多么简练呀!,你能读出很多意思来吗?

4、引读第二自然段 你知道课文是怎么把香港这个万国市场写清楚的?

(作者写了香港为什么称作外国市场的原因,通过中心句把前后两个原因连接在了一起。)

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香港?繁荣 热闹

(五)学习第三节

1让我们看看第三节是不是也是这样写的?师问原因,生来找句子,以读代答。

2联系上文,理解一应俱全。有哪些地方的美食呢?这样的美食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丰富、美味)

3看图欣赏,垂涎欲滴。后面的老师个个都是美食家,你能通过朗读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美食吗?

(六)学习第四节

尝完了美食,该让我们小朋友轻松一下了。香港真的是个旅游胜地吗?为什么呢?引读句子。怪不得说,香港是一个————

(七)学习第六节

尝尽了天下美食,玩够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接下来,让我们静静地欣赏美丽的夜景。

伴乐出示图片,读文,读句。

美吗?陶醉吗?你被什么陶醉?

(八)总结回归

学到这里,你想对香港说什么?

齐读最后一节。

让我们赞美一声——读课题

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香港,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反馈香港的其他知识。

出示香港回归的资料

香港,就像一个漂泊的游子,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这颗明珠终于擦去了蒙在上面的灰尘,变得更加璀璨!

让我们自豪地喊一声——读课题

(九)延伸课外

其实,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让我们再到课外去找找吧!

另外,请你模仿2—5自然段,分别从北仑的港口、工业、美食、旅游和夜景夸夸我们的家乡北仑。

板书:

万国市场

位置 重要性 美食天堂 香港,璀璨的明珠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学这篇课文之时,本单元的课文才学了一课,所以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真的是有一种精读课文的味道。这首先是很大的欠缺。但是,我觉得整篇课文学下来很是流畅,没有特别磕绊,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朗读也是十分有效,那么我的教学肯定有可取之处。沉淀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这堂课的优缺点,仅供自己吸取教训,扬长避短。

1、整体把握课文有效

整体把握课文,是课标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初读过程中,理清文脉,更好地深入学习文本做好铺垫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知道这篇课文在讲什么,那简直是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成为无效的学习行为。那么,本单元课文都是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尤其是这一篇课文,分述部分都是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所以,让学生抓住中心句来读懂段落,进而读懂整篇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写出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的,是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教学点。那么在这一课中,我在课始让学生先找出课文是围绕哪一句来写,抓住总起段和总结句,再通过让学生找中心句的方法搞懂2—5小节分别从哪几方面写香港的,而且这两个学习步骤,是小步子扶着学生分两步解决。学生学习难度适度,老师让学生挑一挑摘到了桃子,发展了学生抓中心句读懂文本的能力。

2、对于第二小节的学习,关注朗读、理解、读句解词的能力

在全文里边,对学生困惑最大、帮助也最大的应该是第二小节。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本身“万国市场”这一段文字的第一句就比较难懂——香港是个著名的港口……何以成为著名的港口,继而成为万国市场,教师就有目的的把第一小节提到的学生较难懂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及金融中心这三个词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导语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这个万国市场,进而再让学生找找“香港成为万国市场还有其他原因吗”,通过对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及物美价廉这三个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四字词蕴含着的意思,同时暗示学生这样的四字词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平时要多用,随机引导学生把含义读出来,进行美美地朗读。

在这几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用四字词的频率大大提高,我想这与课上的渗透是息息相关的。

3、用“为什么”来串问教学,是课堂简洁

对于每一节的教学(2——5),我都是以这样的为什么来教学,例如“美食天堂”,问学生,为什么说香港是个美食天堂的方式进行引读,这样节约教学实间,不会面面俱到。

缺点:

没有太多略读教学的味道,精读的痕迹过重。其实在学完第二小节之后,可以放手写话,用围绕中心句的方法谢谢第四小节中海洋公园的海狮或海豚,或其他的小动物,或者写家乡北仑的一处风景名胜均可,把写话知道真正地落到实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通过自读自悟、当小导游介绍香港,在合作交流中,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荣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4、进行段的训练,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本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的讨论交流,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荣与美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香港图片展示。

2、简介香港: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其中在我国南海之滨有一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的一颗明珠。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它就是香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设计意图】对于没有去过香港的孩子来说,大量形象的图片把他们像是真的带到了香港,帮助孩子直观了解香港美景,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效果

1、借助生字旁边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

要求:(1)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3、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香港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让学生试着在略读课文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合作学习,品读体验

1、 学习“万国市场”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香港面积不大,怎么说是万国市场呢?课文中哪几个词语告诉我们?找一找。齐读词语

(2)看看这些商品,怎么样?你能通过朗读来展现吗?

2、学习“美食天堂”

(1)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香港的美食特点?

(2)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让人们尽情享用呢?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3)看到这么多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吗?

(4)朗读: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好的地方,你能有滋有味地来读一读吗?想想该怎样读?

3、学习“旅游胜地”

(1)说起旅游胜地文中提到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那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地方了。读读课文,说说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

(2)海豚和海狮表演得怎么样?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吗?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读一读。

(4)看着海豚和海狮的表演,想想当时的情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试着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4、学习“灯的`海洋”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理解“灯的海洋”

(3)围绕着灯的海洋,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灯呢?

(4)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灯的海洋,除了感受到很多的灯,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5)学生谈感受

5、学习第六自然段,谈话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课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香港的。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赞美香港: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进一步感知 “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课文是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让学生来介绍各个景点的内容,在学生最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感悟文本,历练语言,张扬个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检查了自读情况,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四、小导游介绍香港

1、出示要求。

2、小组合作。

3、指名回答。

4、模拟介绍。

【设计意图】设计当小导游来介绍香港,把课文当作资料,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练笔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课文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那就是因为作者紧紧围绕着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我们看,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描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小练笔。

2、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以读导写,在读中习得写作方法,提高自主写作能力。

六、全文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走进了香港,了解了香港,还学会了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真了不起。如果你还想了解香港的其他方面,课后我们再进一步的交流。

板书设计:

万国市场

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篇4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