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2025/11/0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猫钓鱼》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

3、理解新词: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发幼儿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安静、专心地倾听故事,并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难点: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意思,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将幼儿带入多媒体教室。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三、多媒体演示,学习故事《小猫钓鱼》。

1、老师边讲故事,边放动画课件。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连续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三个问题,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连续回答,能力稍差的幼儿可先回答其中1-2个问题,根据老师的再次提问进行补充。

3、再次看动画课件,听故事。

4、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故事情节:

(1)、开始时,小猫为什么总是钓不到小鱼?后来它是怎样钓到鱼的呢?(学习并理解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我们做事时应该怎样?

四、分组比赛看图讲述故事(让幼儿尽量丰富语言,组内可交流)

五、小结。(表扬今天在活动中认真、专心学习的幼儿,提出在平时的各项活动中都应认真、专心的要求。)

六、延伸活动:

1、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认真、专心的态度。

2、在语言角提供《小猫钓鱼》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和复述故事。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钓、带、河、边、蜻、蜓、了、空、条、意”等10

个生字的字音;认识笔画“横折折撇”,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描写汉字“了、蜓”。

2.借助拼音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按标点停顿。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4.展开想象,根据感受到的道理练习续说“小猫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主动识记“钓、带、河、边、蜻、蜓、了、空、条、意”等10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小猫钓鱼的图片,“小猫钓鱼”的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呈现一幅小猫钓鱼的图片说说谁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回答时把话说完整)

2.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个别读、齐读)生字带上拼音。

3.学习句中生字“带、河、边、钓”(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河”可以换部首,“边”可理解字义,“钓”和“钩”进行区分,另外可看图识记。

说明:

教学中可以分批学习生字,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第一句的出示中可学习四个生字。倘若直接揭课的老师也可在揭课时先学“钓”字,这个字的音节是三拼音,可以让学生拼读一下音节,再让学生看图(画一个细铁钩,够上钩着一条小虫)说说可以怎么记这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最后的一点就像是钓上来的鱼,千万不能漏。初读课文进行正音的时候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因为这两个字是后鼻音,学生容易读错,要求读准它们的读音,然后渗透“虫字旁”,结合生字教学又可学习笔画“横折折撇“以及描写“蜓”字。考虑到生字较多,在教学时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有的.重点在于字音,有的则在于字形。而有些很简单的生字,如“了、空”等就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加以检测即可。

4.揭题读题。

5.说说看了这幅图他们还想知道什么?(小猫钓到鱼了吗?)

6.听录音,思考小猫钓到鱼了吗?

过渡:师: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接龙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的小朋友奖励一条小鱼粘纸。

教师在正音时可随机学习“蜻、蜓”两个生字。(渗透虫字旁,还可运用换部首的办法记忆)

3、学习笔画“横折折撇”。(区别走之底)重点指导描写“蜓”。

三、学习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想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2.根据回答出示词语“三心二意”。(学习生字“意”)

3.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的表现是怎样的?自由读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4.个别读句子,男女生读句子,齐读句子。

5.练习说话: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就去捉蜻蜓。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心想__________,又去捉蝴蝶。

6.师总结:像小猫这样,在钓鱼的时候,一会去捉蜻蜓,一会去捉蝴蝶,这就叫做三心二意,正因为它三心二意才没能钓到鱼。

说明:

课文的教学应当以朗读为抓手,紧扣关键词句的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重点就在于“三心二意”。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非常规范标准的语句来解释词语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只要他能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在仔细读文、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用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三心二意”一词的意思那就可以了。在组织学生反复读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猫钓鱼时捉了蜻蜓,又去捉蝴蝶,这样做事就是“三心二意”,结果自然一条鱼也钓不到。

7.小花猫钓不到鱼,心情怎样?(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8.小花猫三心二意钓不到鱼,那猫妈妈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引导说出“一心一意”并板书)

9.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吧!引读第五小节。

10.师生配合读文、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11.自主学习剩下生字“了、空、条”,老师抽卡检测。(让学生说说“一条”什么)

四、复习巩固,拓展说话:

我们做事只有一心一意,才有可能成功,不知道小猫听了妈妈了的话会怎么做呢?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续说故事,小组合作,编编演演。

说明:

1.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从引入时的看图说话到中间有关小花猫三心二意的说话训练,再到问学生想对小花猫说些什么?看着图片续说故事,这些都是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想说、敢说,对于他们的“说话”老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

2.生字巩固——“小猫钓鱼”的游戏。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P8—9。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预习活动中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

学会写“0”。在认识“0”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2、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预习策略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通过预习,让学生理解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直观形象的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而提升学生对0的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0的书写。

预习设计:

1、 孩子跟家长玩“摘苹果的游戏”。家长说苹果数让孩

子取,从而让孩子体验0的意义。

2、 通过找资料,了解“0”的发展史。

3、 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什么地方用到0,让孩子感受0不仅

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不同的含义。

4、 统计数量,让孩子自己尝试书写0。

教学预案:

一、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 初步感知“0”的含义。

师:昨天跟父母玩摘苹果游戏时,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生:(鼓励多种表示方法,各抒己见。)

师:我请字体最漂亮的孩子展示你的统计图表,汇报你统计 的结果。

生:

师: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2、 丰富“0”的含义。

师: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你在生活中还找到哪些地方遇见过0。

生:温度计上遇到了0。

师: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

生:气温是0度。

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汇报?

生:尺子上看到0刻度。

师:0表示开始,是起点。(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

3、 0的书写。

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鸡蛋......

师:《写0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4、 “0”的发展史。

师:谁愿意分享你找的关于“0”的发展史?

生:

三、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名结果。

4、练习拓展。

做P9“练一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4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猫钓鱼》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