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2025/11/08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

一 、导入新课。

朗诵诗句,同学们判断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的丰盈,冬的纯洁,韵味各异。你们喜欢四季的哪个季节呢?

喜欢春天的同学举手我看看?夏天呢?秋天?冬天?

不论你喜欢哪个季节,今天,老师和大家携手共同走进梁衡的夏季,体悟当代作家梁衡的《夏》让我们感到的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那是一个流金的岁月,那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夏。 (板书课题《夏》)

二、检查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全体同学朗诵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2、检查预习:正音及文学常识。

(1)芊芊细草 轻飞曼舞 春日溶溶,秋波澹澹 闲情逸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梁衡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1、作者对“夏”充满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在文中找出依据)(板书)

明确:喜欢和赞美。“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安排全文的?

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全班回答,师生共同梳理。)先总概括了夏天的特点,总领下文;下文再紧扣“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来写;最后再总交代了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赞美夏天的其中原因,直抒胸臆。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从马良用神笔帮助老百姓惩罚中,受到启发。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1~8自然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看什么看得出神?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大官和画师什么表现?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从此,马良怎样做呢?找出重点词句。马良为什么盼望有一支笔呢?(理解:盼望)

学习第二部分课文内容。读第9~16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的笔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神笔呢?马良有了这支神笔是怎样做的?他帮助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

学习第三部分课文内容。读17~28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大官让画师用神笔画什么?结果怎样?大官怎么办的?马良为什么答应了?他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说说大官的不同表现?

1、大官的.下场什么样?说明什么?

2、从马良惩治大官的过程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总结课文。

1、马良没有笔的时候是怎样画画的?说明什么?

2、马良有了神笔,对穷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3、你喜欢马良吗?为什么?

三、作业。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

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①“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②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3.玛吉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4.你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还是现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觉得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合作交流,展开想象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未来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交流。

(学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学校上课、每个人都是一个空间穿梭机,可以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别人交流可以用代码,或使用脑电波直接交流......)

3.把你想象的未来生活画下来,做成一张海报。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文章,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记录在写作本上吧!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

教学总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这些童趣、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又充满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诗歌。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新的“假如”。学生们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4、会写“寻”、“哭 ”两个字。

教学流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故事导入。 讲讲《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 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3 自由交谈。

4 板书课题。有一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支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歌,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2 认读生字。并想一想哪些字音比较难读要提醒同学。

3 记住字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说一说哪些字型比较难要提醒同学。

4 抽读正音。(课件出示: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子。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4、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 )的( )”的词组,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1、范读课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动画)

4、学生练读。

①小组练读

A 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

B 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C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②感悟句子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重点抓住: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气。小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③扩展说话:我要给—— (课件出示)

④感情朗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喜欢的小节。(指名读、小组读)

⑤ 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五)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 找自己的好朋友读读背背。

六 写字指导

1、学会写“寻”、“哭”。

板书:

小树画太阳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给 小鸟谷粒

西西一双好腿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巩固所学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读中感悟,结合课文的最后一段仿写。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2 背诵课文。

(二)学会写“良”、“食”等的字,指导书写。

1 自学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 按照自学步骤小组自学

3 小组交流:

A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B 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4 指导书写,有重点的提示

5 巩固识字和写字,通过组词理解字意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说话。

2、情景说话。(师生表演)收听几个求助电话(饿瘪了肚子的妈妈、无家可归的老虎、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学生仿写。

5、朗读范文。

(四)每日积累

摘录几个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五)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的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