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动物乐园》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道用词语和符号来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熊,有5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4只小鹿、还有2只小鸟。(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习“=”
[1][2][3]下一页
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5只小兔,有一个小兔得不到会伤心的,应该给小鹿,小鹿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熊,小熊也是4只,一只小熊一朵正好。
生4:小鹿也有4只,给小熊也行。(发现小熊和小鹿的.数量是一样的,引出比较小熊和小鹿)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熊和小鹿的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熊对应一只小鹿……
师:小熊和小鹿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熊与小鹿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熊和小鹿,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的小动物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变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5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5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5>2。
引导学生正确读:“5>2”读作5大于2,表示5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排读,男生读,女生读。
【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习“<”
师:5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5。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5”。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5,读作2小于5。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上一页[1][2][3]下一页
④最多和最少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采用师生拍手对话:xx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多?
xx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少?)
三、练习与拓展
1、打开课本:
书写“=”“>”“<”
2、填一填:
7○3 4○9 3○3 5○8 10○1
2>□ 6>□ 6=□ □=8 □<9
四、游戏
1、数字找朋友游戏
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
2、数字卡片游戏。
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3、排排队游戏:
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
4、摆图游戏:
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
问:有几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1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们的心真善良,那你们希望小动物生活的.怎么样?大家说得对。为了让小动物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人类不仅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还在世界各地为小动物修建了动物乐园。听说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我们去看看谁来了。(出示动物乐园挂图一)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谁来了?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我看见图中有4只小鹿,有5只小白兔,有4只小熊,2只小鸭还有3只小猴子。)
2.你们数得这么快,是怎么数的?
3.集体交流:我是用铅笔点着一个一个数小兔子的。我数的也是小兔子,我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用铅笔在数过的小兔子旁做个记号,这样就不会重复了。我用手点着小鹿一个一个地数。远处有1只小熊,近处有3只小熊,一共有4只小熊。天上还飞着2只小鸟。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思考。
3、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师板书:比一比)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以动物乐园这一熟悉、感兴趣的情景入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并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择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目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认识“同样多”和“=”
师:咱们先把熊和鹿进行比较,那么两种动物谁多?谁少?请同学们想一想,再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比一比,好吗?(温馨提示:比如用你喜欢的图形△、○来代替小动物,画的时候要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的清楚明白。)
1、学生边数边画,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指导。
2、请学生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投影展示)
3、师: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吗?(生可能直接数出来的方法。)
4、师小结:像这种把小熊排一队,小鹿排一队,一个与一个对齐,,并用线连起来进行比较,这样很快就能比较出来,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就叫“排排队”好吗?以后的学习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师边讲边演示)。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篇3
知识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学具:小棒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 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2个秋千、还有2只小鸟、4个篮子。(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预设: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 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习“=”
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预设: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4只小兔,,应该给小兔,小兔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篮子,篮子也是4个,一个篮子一朵正好。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子……
师:小兔和篮子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兔与篮子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 “>”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兔和篮子,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边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4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4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4>2。
引导学生正确读:“4>2”读作4大于2,表示4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读,男生读,女生读。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习“<”
师:4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4。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4”。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4,读作2小于4。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④最多和最少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采用师生拍手对话:***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多?
***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少?)
三、练习与拓展
1. 打开课本:
书写“=”“>”“<”
2. 填一填:
7○3 4○9 3○3 5○8 10○1
2>□ 6>□ 6=□ □=8 □<9
四、游戏
1. 数字找朋友游戏
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
2. 数字卡片游戏。
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3、排排队游戏
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
4. 摆图游戏:
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
问:有几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 4?2 2?4
4等于4 4大于2 2小于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做到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设计练习题时,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增添了学习兴趣。
优点之一: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
教学一开始,利用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优点之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优点之三:灵动的语言富有魅力。
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为孩子们运用解决了困难。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动物乐园”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择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标准》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 与多少,知道了“相等,一样多,最多与最少”。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基础,因为有学前教育的基础,课前我对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学前的前测,发现比较大小学生用语言描述很清楚,但在实际运用“”表示两个数字大小比较时,出现混用,乱用现象。可见对于“”意义的理解在课上教师还应多强调。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昨天我们在动物餐厅发现并解决了那么多比较的问题,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动物乐园里去玩一圈,看看在那里,我们又会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出示动物乐园情境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我就将学生的兴奋点迁移到你真了不起,能边玩边学,还能解决好多问题,真是太棒了。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从而达到课未始,情已生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认一认。
1、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汇报。
2、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3、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4、认识“=”号。
师:看一看,谁和谁的数量同样多?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小动物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小兔和小筐同样多,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并且示范“=”的写法和读法。
5、认识“<”号。
师:认识了等号,我们来挑战下一道题。小兔和萝卜的数量一样吗?
师:兔子比萝卜少,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小于号。同时板书4<5,并且示范“<”的读法。
6、认识“>”号。
师:猴子和秋千的数量比,谁多,谁少?
师:猴子比秋千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大于号。同时板书3>2,并且示范“>”的读法。
7、同学们看“>”和“<”长得也太像了,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区别它们两个?
8、大家可真聪明,想起用歌谣的方法区别记,还可以用“口朝谁开谁就大,开口对着大数笑”等等这些顺口溜来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小兔和小筐,小兔和萝卜,猴子和秋千,引出“同样多”和“多”、“少”概念,了解“=”“”的名称及读法。】
(二)看一看,写一写。
1、认识了三个数学符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这三个符号,请同学们仔细看,教师在田字格内进行示范。
2、看清楚了吗?模仿着老师写的方法在书16页的田字格里写一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的规范写法。】
(三)说一说,填一填。
1、请同学们看第3个问题串,图中谁和谁在比?
2、 嗯,小兔和小鸟在比。小兔比小鸟多,小鸟比小兔少。用算式表示是: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4>2 ;2<4 。
3、再观察一下情境图,数一数,比一比,谁最多?谁最少?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用数和符号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一)说一说,填一填。
1、认识了三种数学符号,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请看:
2、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填一填。
3、统一交流答案。
(二、)数一数,画一画。
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填一填。
1、出示习题,学生独立试做。
2、交流,重点指出有的方框内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四)找一找,写一写。
1、出示习题,师读题生做。
2、师讲解“大于4”的数不包括4,“小于6”的数不包括6.
3、学生试填,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做个别指导。
4、大屏幕展示答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有梯度的练习,引导学生会比较,会表示,积累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乐园里既看到了可爱的小动物,又认识和学会了三个数学符号“=”“ ”,你们高兴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多多借助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三个符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激励式的结尾,激发学生以后乐学、爱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上课时,我创设了去动物乐园参观动物的情境,学生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比较动物的多少时,如果我不是直接提出要先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两种动物来比较。顺着学生的思想意愿,让学生选择比较的对象,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更容易被调动起来。给学生留出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有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