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父亲和鸟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应在儿童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演表情,让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
预设目标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一些词语说句子。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重点难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课——
生:父亲和鸟
二、朗读感悟
1、师配乐朗诵。
2、师:你们也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生:想
师:那请你看着大屏幕自由读读2-4段,找一找,从哪里能看出父亲对鸟非常的.了解。
“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
“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
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3、师:“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
生:轻、慢,自言自语
师:那请你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
师: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慢喃喃地说?
4、师:是啊,父亲是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我——(课件出示学生要接的这句话。)
生: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能通过望就能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
生: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通过闻也就能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
生: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真是神了,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呀。想不想做一做这位鸟类专家呀?
生:想
师:那请你再他细读读2-4段,我请同桌合作演一演父亲和小作者。
(叫2-3组同学)
另外学生做树林,父亲应演出,在树林边、动作、喃喃、朝、
我应演出,好奇,到处望。
如没演到,提醒:师:小作者,你再仔细看看,再仔细听听,看到鸟了吗?听到鸟叫声了吗?
如果父亲演得好,就称赞:真是一位出色的鸟类专家啊。
说话声音那么轻,是怕惊动了鸟吧?真是鸟的好朋友。
【利用学生的演读,让学生在兴趣和直接的体会中初步体会父亲的知鸟】
师:演得那么好,那读得也能不能那么好呢?请你先自己试一试。
(叫3个左右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表扬自己)
5、师:哇,读得那么好,表扬表扬自己。那我要考考你们了,看你们一到底行不行,请你自由读读这几段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呢?
生如果没有说到热腾腾,师: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
(热的,刚烧的,包子……)
师: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
师:哇,那么厉害,说得那么好,让我们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这几段话,怎么样?注意父亲和小作者的语气。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如果没读出父亲的轻。师:声音再轻一点,不要惊动了小鸟。
师:再奇怪一点,再有疑问一点。
师:那么多同桌都想读,我们就一起分角色来读一读吧,你是父亲,就读父亲的话,小作者就读小作者的话。老师给你们读旁白。(老师送给你们两个大拇指,夸夸好同桌。)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评价读,让学生在不断的读中进一步体会到父亲的知鸟】
师:父亲真是位鸟类专家,是鸟的好朋友,他的话与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好。
录音:“听,鸟要唱歌了”
(听鸟叫声)
师:你想说些什么吗?(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吗?)
师:父亲还有更厉害的呢!想不想知道?
那赶快到下面课文中去找一找吧!(出示下面课文内容)
师:父亲哪里厉害了呢?
师:请你再自由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小作者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师: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一下父亲的知鸟,爱鸟吧!(总体读课文)
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爱护动物,与自然界友好相处,做一个自然界的好朋友吧!(歌曲响起《快乐的节日》)
课结束
【第二课时的教学的设计我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时对课文的稍微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的】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2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亲和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浓、喃”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喜、重”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朗读体现父亲知鸟爱鸟的句子和父亲的话。
3、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鸟
一说起鸟,你会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2、看来大家对鸟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与鸟有关的课文《父亲和鸟》,看看它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碰到不会读的字词,把它圈一圈,请教“小树叶”请教同学,多读几遍,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反馈交流:
出示词语:
雾蒙蒙 喃喃地说 鸟味 浓浓的草木味
黎明 焐的热腾腾 猎人 瞬间 嗯
(1)借助拼音,请小老师带读
(2)我们来挑战一下,去掉拼音。
(3)指名读。
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
浓浓:跟它相反的是什么?
热腾腾:你见过什么东西热腾腾的?
黎明:是指什么时候?
喃喃:是怎么样的.?
(4)齐读生字词
(5)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
1、再轻声读一读,我们用心去感受,看看有什么发现没有?
2、交流反馈:(学生答)
3、老师:从刚才你们的发现中能感受到父亲对鸟很熟悉,很了解,也很爱鸟,爱整个森林。
(板书:爱鸟知鸟)
4、课文中的哪句话就能表达你们刚才说的意思呢?
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指名读,指导朗读这句话。
(四)感悟体会
1、那么,你们又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父亲是知鸟、爱鸟的人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这句话哪里让你感受到父亲知鸟呢?
b、父亲“望了又望”望见了什么?是不是树枝在动?哪里知道?
树枝在动,他知道了什么?我站在旁边,我知道吗?
c、“闻了又闻”闻到了什么?闻到这鸟味,父亲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闻”到了吗?为什么只有父亲感受到了呢?
d、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2)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a、这里让你感受到什么?
b、为什么父亲的话要这么轻?你觉得父亲对小鸟好像对谁?
c、我们该怎么读父亲的话?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3)出示: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a、小鸟的叫声让你感受到什么?父亲怎么就知道了呢?
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b、我知道父亲这时——?
父亲的心里除了快乐,还有什么?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这句话?
3、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a、父亲不是猎人,“我”为什么“真高兴”?
b、如果父亲是猎人的话,小鸟的命运是怎么样?
(五)总结提升
难道我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我还有更大的愿望,你知道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要写的8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哪个字我们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书写“喜、重”。
3、学生临写,练写。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及会写的生字。
2、借助学生自己的识字经验来识记、书写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再读课文,能熟练、流利地朗读。从读中巩固生字音与形。
教具准备
字音、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鸟叫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小鸟,还听过各种各样的鸟叫声!你们听(播放鸟儿的叫声磁带)你们从这些鸟声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欢快)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学习一篇美丽的课文。
出示课题:父亲和鸟
三、 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1、教师范读本课,学生感受,初步感知本课的人物、时间、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有哪些人物(“我”和父亲)。讲的是什么时候?(“我”的童年)是在一天清晨,父亲与我在树林边。
三、借助字音,熟读课文
1、教师出示字音卡片,学生准确拼读。注意“喃”字没有后鼻音,“ ”是直呼。
2、字音与字形相结合,学生认读。注意与同音字、音近字比较。例:未——味,农——浓,南——喃,吾——焐,恩——
3、指名朗读,或以开火车形式朗读,对读不准的读音,要予以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4、自己借助字音,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5、指名朗读课文,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喜、夜、重”等生字字音,指名读,随时纠正读音。注意“重”是翘舌、后鼻音。
2、小组合作,分析字形:共同分析每个生字可用什么方法来识记。
3、小组汇报识字方法,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4、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让学生熟练认识生字。
5、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书写笔顺与结构。
6、学生临写,教师巡查,指正。
五、朗读课文,巩固字音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尤其是小鸟的爱护、珍惜之情。
2、能用“快活”说一句话,理解并掌握课后新词。
教具准备
1、鸟儿鸣叫歌唱的.录音带。
2、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流利通畅。
二、感悟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并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几位同学朗读全文,大家评一评,读得准不准,好不好。
3、通过朗读课文,请用“最喜欢┅┅还有┄┄”说说父亲喜欢什么?带着十分喜爱的语气来读第一段话。
4、找一找,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什么时代?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在哪儿?学生用叙述、平缓的语气朗读第二段话。
5、自读第三、四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
6、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雾朦朦”。自“自言自语”的一句话理解“喃喃”。学着用若有所思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7、朗读“┅┅并没有┅┅也没有┅┅”带上自己奇怪、疑问的语气。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没看见一只鸟飞,没听见一声鸟叫,爸爸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8、自读第五、六段,找出父亲说有鸟的根据。教师总结:是因为无风,叶子在动,还有鸟味。指导用轻轻的、生怕惊动小鸟的语气来读。
9、读读课文第六段,看看我有什么发现吗?教师小结: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指导用疑问的语气来读。
10、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老师扮演父亲,同学们扮演“我”,全班共同参与,感受人物对话。
11、学生说一说“鸟的气味”从哪来?什么时候是鸟最快活的时候?
12、播放鸟儿歌唱的录音,观察图中父亲说话的神情,引导理解“快活”。同学们试者谈谈自己感受“快活”的时候。在理解感情的基础,用“快活”说一句话。教师适机表扬。
13、学生自读12——16自然段,说说从这几段中又掌握了什么有关鸟儿的知识。
14、教师引导理解“为什么在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5、理解最后一句话,说说我为什么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
16、男、女生合作朗读关于父亲和我对话的这几个自然段。
17、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请同学们接力读词语。并学习“雾蒙蒙、热腾腾”说几个结构相同的词语。再说几个与“浓浓的”结构相同的词语。
三、感情升华
教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知识?你们了解了这个小秘密,会不会去伤害小鸟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鸟类朋友呢?(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