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 篇1
一、注重科学有序,从机械走向灵活
1、要遵循汉字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进行序化教学。教学时要遵循汉字三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实行序列化识字,使学生全面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可先让学生记住字形,再记住读音,识记字形、掌握读音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把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看准一个字形便想到字的音,进而想到这个字的义。
2、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汉字的序化教学。根据学生对汉字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进行序列化教学,教学时,一是要由具体到概括进行教学。象形字可借助图画,如“月”就借一幅新月图引导学生认识字形。二是“四会”分步走,即按照会认读、会理解、会书写、会应用的顺序。
二、增强情感体验,由被动走向主动
1、以“尊重”为基础,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既尊重自己,更尊重别人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发言,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同时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教师要抓住时机,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使课堂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大胆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的寻宝人,体验发现宝藏的成功与快乐。
三、增添识字情趣,从严肃走向活泼
1、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中国汉字有其丰富的内涵,音、形、义三者结合,汉字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汉字特点来识字。
(1)象形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如教形声字“马、妈、吗、蚂”时,我先让学生掌握“马”韵母是“a”表声,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教学“妈、吗、蚂”时,我则指导学生分清生字的哪一部分表形,哪一部分表声。然后指导学生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生字。这种教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2)点睛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学生易漏的小横、小竖、一点、一撇。例如“鸟”这个字,在写点时,教师用彩笔标出,同时用语言帮助学生记忆:“这一点就是鸟的眼睛,没有这一点,就如鸟失去了眼睛,无法歌唱,无法飞翔。”这样使学生先入为主,形象感知。
(3)比较法: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单纯地认识本课中的字,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我们可以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日”和“月”合起来是“明”。在比较中,掌握形和义,为正确运用做好准备。
(4)部首的变化识字法。老师可以把学过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字。
2、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识字更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例如猜字谜、摘桃子、找朋友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四、坚持开放性,由课堂走向生活
1、寓识字于家庭生活中。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处处都有识字的契机。首先,营造一种文字氛围。如在孩子的卧室里设立儿童书架,摆放各种儿童读物等,良好的识字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对文字的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识字的兴趣。孩子在这充满文字气息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能潜移默化地和这些生字词交上朋友。其次,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做识字游戏,如“词语接龙”、“互猜字谜”等,趣味盎然的活动使孩子在学学玩玩中便轻松识字,有效巩固了识字成果。另外,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收集起来商品包装纸,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2、寓识字于校园生活中。
学校生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是新奇的,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也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
①识别学校、班级、功能室的标志和名称,读读宣传标语,校风、校训,参观画廊、板报等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②让学生互认姓名,快速有效地识字。除此之外,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在互动中巩固识字,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增进友情。
③在教室内开辟“识字天地”,将学生制成的词语卡片,注上拼音,布置在“识字天地”里,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大量的字,更是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动态,做生活主人。
3、寓识字于社会环境中。
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坚持大语文教育观,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识字。学期初,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取名“采蜜集”,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并把认识的字写在或剪下来贴在“采蜜集”上。并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同时,他们也在日积月累中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广博。
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在xx双语实验学校举行的暑期小学语文培训。这一天主要的任务是聆听专家的报告会和来自界湖中心小学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这仿佛就是夏日里送来的一份清凉。这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李维茂老师的报告,虽然只是短短的2个小时,但是却让我领会到很多很多。就如李老师说的那样,要想教好书,就要学会思考。我们要多思考教书的'方法,带着思考前行。
一、时刻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俗话说观念决定一切,要想教好学,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牢牢把握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教育问题,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强化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观念。要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文本解读出发,扎实深入地去研究文本。
2、一定要处理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适时正确引导”的关系。
3、要随时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把握运用。就如李老师说的那样,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关注口语交际中的生成,这也是我应该思考改进的地方。
二、时刻思考如何做到尊重赏识每一名学生。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支持的。从人格上讲,人人都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当然也是平等的,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尊重赏识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尊重。但是,课堂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异往往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只关注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多花一份心思在后进生上,要密切关注后进生的发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并及时地在班级里表扬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要时刻思考如何备好课。
作为老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一定要事先备好课,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备好一节课的重难点、语言文字训练点、切入点和拓展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稳而不乱,及时处理课堂上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好一个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四、要时刻思考如何抓好课堂教学。
作为老师,一定要落实好课堂常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要学会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控,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另外要思考如何开好一节课的头儿,就如报告所讲,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前二分钟时间,发挥“场”效应,为新课的进行做好相关准备。在课中要精心设计课中练习,并且要做到及时进行检测反馈。面对学生,要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习惯的培养。比如说,适当的评价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划分学习小组,确定竞争对手,激发学习积极性;建立进步榜,适时的物质奖励机制。关注学生差异,做到重点生重点辅导,采取一帮一制度,让优等生带进后进生。
五、要时刻思考如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很多。首先要学习名师的成长之路,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名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一个“勤”字,要学会自我学习,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其次,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学会爱每一个孩子,多读语言文字,细细研读教育教学理论,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另外,要善于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不断反思中成长。
总之,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在思考中不断学习才能使教学工作有乐相伴。我也会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 篇3
这次暑假,为期十天的一个培训,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学校给我们组织的这个培训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看法,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好的教学方式,我之前教学上面的迷雾培训后都豁然开朗,然购物网体会深刻,这次培训真的很有意义,是针对我教学的一个专业的培训,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我在培训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学的一个改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太讲究效率了,就是这样我就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带入进来,课堂的气氛一直都是一个严肃的情况,对于一些东西我就忽略了,就是刚刚说的学生的兴趣问题,语文是一个很枯燥的,本来就是这么枯燥如果讲课也枯燥,那么学生又能够有什么兴趣呢,所以在这次的培训中,培训老师一直在讲学生的兴趣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培训老师点破之后我也豁然开朗,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太多的重视效率了,培训的老师说只有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率。
还有一个自我的素质的养成,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自身的一个素质是非常的重要的,自己的个人素养,知识层面的掌握度,都很重要,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作为教师就要有非常好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一定是教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基础,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自己的知识层面还是需要多加强,平时主要还是要多看书,从书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知识一定是丰富的,多看书可以有助于我们平时讲课的一些语言组织能力,自己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主要还是丰富自己一些计算机技术,跟现在的时代接轨,跟学生减少代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再一个就是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很重要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比如说一个问题不要太过于局限,要给予学生一下空间,拓展的空间,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钻研一些问题,对于问题的解答不应该只能有一种,学生的想法应该得到表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经常的去比表扬学生,这次的培训就是让我领悟很深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太过于局限,很多的时候把学生的一些想法泯没了,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这次让我不禁反思了一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经常反思自己,让自己不断的提高。
小学语文暑假研修心得体会 篇4
8月2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语文教师培训会。聆听了优秀教师的策略解析,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观摩。这次解析,无不浸透着每个他们的心血。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深受启发,特别是我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对略读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一、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
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浅显,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求知状态时,教师要做到“要言不烦,启发几句”,使学生茅塞顿开;对于那些攻不破的“堡垒”的内容,教师还必须进行“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二、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
略读课文教学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探究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学生有自主实践的空间,教师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不等于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链接,然后把问题明确化,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才真正的认识到:这是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同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了!那样必然是肤浅的!这是我通过这次学习对略读课文比较粗线的理解,当然对于其它课型的收获也很多,只是需要时间慢慢进行消化理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向课题组学习、交流,让这些课型越来越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