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针、忠、盏、稠”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野外辨别方向方法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要是你在街上迷了路该怎么办?那如果你在没有人烟的野外迷了路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渎课文,圈生字,标明小节序号。
2、请随老师小声读课文,检查一下你的读音是否正确。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大声读文,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名读第一小节,讲解“指南针、天然指南针”的含义。认识“针”字,换偏旁,组词。
3、课文都讲了哪些“天然指南针”?
(设计意图:要想学好课文必须是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之上的,流利的朗读必先为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在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的基础上才能细细的分析,品读。)
四、朗读感悟,突出重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
2、汇报交流,讲解生字
(1)太阳:理解“忠实、向导”两个词的意思。理解“向导的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边,哪边就是南方,地上树的影子指着的是北方。认识“忠”字。
拓展:怎样利用早上和傍晚的太阳辨别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旭日东升),傍晚太阳在西方(夕阳西下)。
(2)北极星:认识“盏”字(换偏旁组词)拓展:学习找北极星的方法。
(3)大树:学习“稠”字,找到两组反义词(稠—稀、南—北)阴天下雨的时候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
(4)积雪:找到一组反义词(快—慢)
3、齐读最后一段你还知道那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向导”精度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随文理解词义,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科学文化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看图填方向
2、读词语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重难点,加强记忆。)
六、总结全文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更多奥秘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
(资料:指南针,它是一种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板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 东升、西落
北极星 指向北方
大树 稠南、稀北
积雪 南慢、北快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大自然,探索太空奥秘”,这一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本单元的第3篇课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野外迷离”的情况,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如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中的积雪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辨别方向。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教学本课时,应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认知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2.参与前置作业情况预设:本节课设置了两个前置作业,第一个要求运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树的年轮,第二个通过查阅资料明白,什么是指南针,什么又是大自然的指南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第一个作业,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缺乏细致的概括和整理能力,语言描述也不够条理、清楚,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第二个作业,学生兴趣浓厚,完成的相对好一些。
3.教学对策研究: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降低难度,调整梯度,引导学生体会理解。
四、教学目标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讨论: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六、前置作业
作业一:和家人说一说,你有没有迷路的经历,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如果在说的时候能够用上好词好句就更棒了。
作业二:通过查阅了解什么是指南针?什么又是大自然的指南针呢?(备注:提前两天布置,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家人合作完成,第一课时使用。)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小朋友郊游图。)小朋友们去野外旅游,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是没想到,游玩时,这几个小朋友迷路了。
【使用前置性作业一、二】:
1.和家人说一说,你有没有迷路的经历,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2.通过查阅了解什么是指南针?什么又是大自然的指南针呢?
3.学生交流。
4.揭题:(课件出示:图1。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在北。图2。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3。背景:一面山雪已化尽,一面雪还没化尽。图4。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
5、在这茫茫的野外,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他们多着急呀!怎么办呢?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些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谁能从文中找到帮图中的小朋友指明方向的办法。指导:“野”字,的写法。
【前置作业设计意图】:以上是对前置作业一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迷路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此作业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学生在接下去的课文阅读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可以更加感受到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说说怎么记住“针、忠、盏、稠”。
(2)分节读课文。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3)说说你从诗歌中找到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课件: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中午时太阳在南方,树影在北方。)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名评价。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理解:忠实的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
4、背诵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课件: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演示:北极星指向北方。)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背诵。
[第四小节]
1、(课件: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背诵。
[第五小节]
1、(课件: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背诵这一小节。
[第一小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3、背诵。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再次认读。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五、板书设计
17 大自然的指南针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朗读课文。
2、能让学生发现一些识字规律,随文自主识字。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指南针,介绍。哪些人需要用指南针?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身边又没带指南针,该怎么办?回忆小诗《东西南北》。
3、揭题:今天一起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他能帮我们找些辨认方向的方法。
二、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1、老师给大家带来学习指南针,(自学要求)自读小诗。
2、检查词语指南针忠实一盏指南针稠密
3、“盏”的书写指导。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5、交流读了小诗,你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呀。师板画。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三、细读课文
1、同桌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天然指南针,找到相关小节,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又什么收获。
2、同桌读课文。
3、交流(学生自主选择)
(1)学习第二节。
a、看中午太阳和树影的图。想想早上,傍晚,太阳的情况。
b、板书晴天。
再读这节诗。
(2)学习第三节
a、你对北极星有多少了解。课件补充。
b、介绍北极星。
c、朗读。
(3)学习第四节
a、学习、理解字词“稠、稀”。寻找规律“带禾字旁的字”,并在稠稀积3个字中选1个自己认为难写的写一写。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课件补充。
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猜测积雪如何帮忙。
沟渠的积雪,他的特殊性。利用课件和简笔画突破难点。
带着思考理解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连起来读读这首有趣的小诗。
2、师生合作完成填空。(口头)
3、总结全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首诗歌易读易懂,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极大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4个字,会写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准备:课件,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会怎么办呢?
2、要是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那可怎么办呀?老师告诉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想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学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了。齐读课题。
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用笔勾画出几种天然指南针。
2、指名汇报,相机贴出四种天然指南针的图片。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1、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⑴有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可是这几组小朋友迷路了(课件:四组小朋友迷路,背景分别为:图1、中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图2、阴雨天,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3、沟渠里一面雪即将化尽,另一面雪还很厚。图4、晚上,北极星高挂),他们多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帮哪一组小朋友指路。
⑵生自读课文,寻找指路的方法,再和同桌交流。
2、扶放结合,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课件: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名评价。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
理解:忠实的向导。为什么要把太阳比作忠实的向导呢?(课件:太阳东升西落,中午时太阳在南方,树影在北方)
第三小节:
1、(课件: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夜晚,北极星高挂北方,北斗七星围绕它转)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课件:第三小节文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第四小节:
1、(课件: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第五小节:
1、(课件: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课件演示沟渠里积雪化的过程)让生理解雪化得快的是北边。
第六小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迷路的小朋友都能辨别方向了,他们非常感谢大家。书中只介绍了四种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天然的指南针),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3、续编诗歌:把你了解的天然指南针续写进诗歌里。
五、总结全文,推荐好书
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课件:《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能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读懂诗歌,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护自救意识和科学意识,并了解遇事要多观察思考。
教学难、重点:
1、理解诗歌中难懂的句子。
2、认识8个生字。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了,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用指南针)
3、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4、课文中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呢?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3、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有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说一说,小组合作讨论
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学习第二节。
a、理解“忠实”,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b、教学:忠。用“忠实”造句。
学习第三节。
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填词语:一盏( )。
b、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
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稠、疏”。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解释一下原因。
学习第五节。
思考:雪化得快的一面是( ),雪化得慢的一面是( )。
学习课文第一,六节。
a、第六节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这句话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老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四、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阳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表演。
五、巩固生字。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稠、疏、沟、积)
3、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4、“辨”是什么结构的字?区分“辩”和“辨”。
六、拓展延伸 。
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2、试着把自己了解到的天然指南针续写进诗歌里。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