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2025/08/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篇1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三)正确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田鱼鸟水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

(3)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2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

(二)学会7个生字:木、禾、苗、竹、江、两、米。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三)正确书写生字。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短文。

(二)学习2个新偏旁。

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

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

(三)学习生字。

1.木,拼读音节m),读词语:树木。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说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笔。

②用数笔画方法:一笔横(一),二笔竖(十),三笔撇(),四笔捺(木)。一共4笔。

③书空练习。(第一,拼读音节;第二,口述笔顺笔画;第三,共几笔;第四,本课词语)

(2)口头组词语。

2.禾。(让学生自学后,进行书空练习,与木相同)

3.苗,拼读音节mi2o,读词语:禾苗。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苗字的?(我是这样记的,苗字,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一共8笔)

(2)书空练习。(①拼读音节;②字形结构;③偏旁;④笔顺笔画;⑤共几笔;⑥本课词语)

(3)读短文第2句。

4.竹,读音节zhú,读词语:小竹排。

(1)识记字形,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左右结构,左边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竖(),右边一笔、二笔同左边相同(),第三笔是竖钩(竹),一共6笔。

启发学生自学,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两边的异同点:第三笔,竖;第六笔,竖钩。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竹叶、竹椅、竹篓、竹竿、竹篮

(4)朗读短文第1句。

5.江,拼读音节ji1ng,读词语:江南。

(1)识记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江字的。(同苗)

(2)书空练习。(同苗)

(3)口头组词语:江南、江北、长江、江河湖海。

6.两,拼读音节li3ng,读词语:两岸。

(1)识记字形。

①比较法:用雨与两比较,外框儿相同(),里面不同,雨是竖,左右各两点,两是两个小人。

②用数笔画的方法。笔顺:两,共有7笔。

启发学生自学,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后,说出方法,如果没说比较法,教师可以提示:两字和什么字有点像?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两岸两双两幅两张两条斤两

(4)读短文第2句。

7.米,拼读音节m!,读词语:鱼米乡。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想出最简便、最好记的方法。

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木字上面加点、撇,一共6笔。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鱼米乡大米玉米小米米粒

(4)朗读短文第3句。

8.朗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木、禾、米三个字让学生自学后,找三位写字好的.同学,按田字格字帖写在小黑板上,大家评议,教师订正。

提示:①木、禾两个字的大横在横中线上面,米字的大横压横中线。②禾字第一笔是平撇。③木、禾、米三个字的撇捺两笔写法、占格相同。

2.指导书写苗字

(1)看整体间架结构,上小下大。

(2)教师范写(略),提示:

①草字头第二笔竖从左向右斜写,第三笔斜撇,略高于竖。教师范写一定讲清每一笔的位置及运笔方法。

②曰第二笔是横折钩。

(3)教师带写草字头。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订正。

3.指导书写竹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第一笔斜撇,从上半格中间靠竖中线收笔,撇过横中线,离左边线三分之一收笔,要有尖。第二笔小横,从横中线上一点儿横第一笔起笔,斜横过竖中线上一点儿收笔。第三笔竖压横中线起笔,直竖到下半格中间收笔。第四笔斜撇,与第一笔撇对称,略高一些起笔,过中心点,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笔。第五笔大横,压横中线起笔,斜写到离右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第六笔竖钩,压横中线在横中左一点收笔,到长于三笔竖挑钩。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4.指导书写江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三笔成一弧形,教师给学生用红笔画出弧线。第一点,点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点点在左半格中间,压横中线,第三笔提,从左下格中心点提到横中线上,离中心点四分之一处。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5.指导书写两字。

(1)整体位置,第一横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压横中线。

(2)教师范写(略),提示:

①第二笔竖,自左向右斜

②二个人的撇对称,点写在横中线下面。

③第三笔钩略长于竖。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五)巩固复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填空。

苗,第3笔是x,共x笔。

或上面是x,下面是x,共x笔。

竹,第3笔是x,第6笔是x。

3.填词语。

大米禾苗江水

木耳火苗两手

竹刀竹尺竹子

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竹排流

鸟儿唱

鱼儿游

树木密

禾苗绿

教后感:

横折这个笔画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的学生写起来有点困难,为此在学生仿写的时候,我及时进行指导。学了这篇课文后,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江南优美的景色和物产的丰富。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篇2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排”等12个生字,认识“艹、纟、氵”等3个偏旁,会写“中”等5个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初步感受

1、导入:我们祖国有着秀美的风光,北国的冰雪,高耸的白杨,南国的椰林,婀娜的杨柳。刚毅秀美,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一下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江南的风光多美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条河,河里有小鱼跳出了水面。天空中有两只燕子飞来了。河的两边还有很多的`树、禾苗、草地,都是绿色的。远处还有几幢房子,很漂亮……

2、师:江南的风光那么美,树木都是绿油油的,那里的人也很美。你们看,谁来了?(课件演示:小朋友撑着竹排慢慢过来。)他是怎样来的呢?

3、板书:竹排

⑴解竹排的形状与用途。

师:看图说说竹排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处?

(通过交流知道竹排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可在此联系竹排的形状来记排这个字。)

⑵师:在那么美的风景里,撑着小竹排,欣赏着两岸秀丽的风光,真令人陶醉。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吧!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

师:书上又是怎样来描写江南美丽的景色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词、句。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师:请小朋友看看上面的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你们想想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看哪组记得最多。

4、游戏:

“捉气球”。

(课件演示:每个气球上标有生字,读对了就用鼠标点击生字,把气球定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齐读课文。

6、演唱由课文改编的歌曲。

四、书写指导,掌握结构

1、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已经会写了好多字,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新的字,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中”,学生认读并组词:

⑴仔细观察,掌握结构:

师:观察“中”这个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写才好看?

⑵师范写,生书空。

⑶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⑷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⑸继续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3、同样方法学写其它的汉字。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篇4

教学目标:

1. 认真看图,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 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 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看图导入:

出示投影片,播放江南风光民族乐曲,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仔细看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渔民?(装鱼篓)

2. 初读课文:

打开书小声读,注意看清音节读准音,读完后再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检查阅读情况,先请三位小朋友分别读这三句话,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全文。

3. 讲读课文:

第一句话:先讲了什么?(出示词:小竹排。读准重点词“竹”的音)

指图:这就是小竹排,小竹排是用什么做成的.?干什么用?

小竹排怎样?(顺水流)什么叫顺水流?(用手势)

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第二句话:讲了什么?(出示词:两岸)

谁能指出两岸在什么地方?(学生指出图上河的两边,岸边)

他看到两岸有什么?(出示词:树木)树木怎样?“密”什么意思?

两岸还有什么?(出示词语:禾苗)什么叫禾苗?(庄稼小时候,刚长出的苗苗,比如稻子、麦子、玉米)

第三句话:理解“鱼米乡”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景色。

4. 巩固复习:

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

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

第二课时:

1. 复习巩固:

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识字写字:

学会2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

学会7个生字:木、禾、苗、竹、江、两、米。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正确书写生字。

3. 指导朗读: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江南是什么样的,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江南的美丽和富饶,以及生字和新偏旁的学习。

课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 篇5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