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确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便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概括、复述、仿写等基本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设计特色:
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文字训练价值,创设朴实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词。
2、 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 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5、 学习课文对话写法,联系课文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词组,了解事件
教师逐步出示三组词语:
(1)中军尉 职责重大 兴亡 安危
(2)推荐 举荐 郑重 慎重 合适人选 担此重任
(3)祁黄羊 晋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师引导学生逐组朗读:
(1)读后引导学生说话:谁能连起来说几句话?
(2)点拨:推荐、举荐是一组近义词:郑重与慎重含义不一样:郑重,严肃认真;慎重,谨慎小心。
(3)联系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板块二:读课文,概述课文
这四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课文第八、十一、十二自然段。
概述课文。
板块三:读对话,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人物的对话特别多,要读好人物的对话不简单。老师介绍几条经验:
1.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语。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黄羊说话时是想了想,郑重地说。读时就要做到严肃认真。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晋悼公深感意外,要读出疑惑的语气。
2.没有提示语的,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把自己当作这个人物,就能读好了。比如:第三、六、七、十一自然段。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标点符号来理解、朗读。
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角色朗读练习。
板块四:读段落,理解句义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学生自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祁黄羊的两次举荐来谈他一心为了国家的兴旺和安危。
板块五:创情景,学会对话
据说,解狐在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担任中军尉的时候,与晋悼公派去的使者也说了这样的话。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解狐与使者对话的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其中解狐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祁黄羊真是一个 的人,我不如他啊!
学生写人物对话,然后交流。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推荐的是谁?为什么?
2、有没有谁推荐的是潘晨曦(一个成绩优秀、能力很强但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在班上人缘一般的女孩)?推荐潘晨曦的举手。为什么?(几乎没人举手,这一点也在意料之中)
3、请潘晨曦的同桌回答:如果潘晨曦与你的关系比较好但与其他同学关系一般你会选她吗?(不会)如果潘晨曦与你的关系一般但她改掉了自己的缺点,与其他同学关系比较好你会选她吗?(会)
4、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来看看春秋时期的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2、在向晋悼公推举人才时,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3、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板书:解狐,祁午
4、一会儿推举自己的仇人,一会儿又推举自己的儿子,老师知道了,祁黄羊一定是老糊涂了,推举前没有认真思考。
5、从书上哪儿可以看出我说错了,找出证据来说服我。
6、指名读。
7、祁黄羊两次推举前都想了想,我们也来想一想,他会想些什么?
8、晋悼公听了祁黄羊的推荐有什么反应?(深感意外、大为惊讶)
9、指名读晋悼公的话。
10、指导读(声情并茂:做表情—双簧配音—出声读齐回答)。(会在下面说明)
11、祁黄羊明明已经推荐了解狐担任中军尉,怎么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担任这个职务呢?
12、哦,刚才老师误会祁黄羊老糊涂了,其实他一点也不糊涂,他明知解狐得了重病不能上任,就先推荐他,然后再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别人就不好说他偏心眼了。是不是?
13、同意我的看法的.请举手。现在看看谁来说服我。
1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5、联系一二两节内容进行总结,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与我辩论得十分激烈,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最后我总结出几点:
(1)如果祁黄羊不知道解狐有病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
(2)假设祁黄羊知道解狐有病,但是不知道解狐会病死,他可能会希望解狐知道晋悼公要重用他,并了解到推荐他的居然是祁黄羊的消息后,心情大好,说不定病就好了;
(3)即使祁黄羊知道解狐会病死,他也可以推荐解狐。因为当时是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打仗,祁黄羊通过这件事可以给其他大臣做个榜样,就是杀父之仇都可以化解,何况其它矛盾呢?这样君臣之间、将相之间都会更团结,对国家也大有好处,这也是出于公心;
(4)介绍史实(这一点不多说了,网上有很多介绍)。
16、当解狐、祁午知道祁黄羊推荐自己担任中军尉后,他们会想些什么?
17、指名读、齐读最后晋悼公的话。板书:出以公心
18、学了课文,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回答完整,尽量用成语:出以公心、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以德报怨)
19、祁黄羊有这么多优点,看来我刚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我提议我们一起将课文再读一遍,刚才同意我的看法的人读旁白和晋悼公的前几句话,其他人读祁黄羊的话,我读最后一小节。
三、作业:编课本剧。
1、激发预习第十课的兴趣。
2、鼓励发挥:设计推举第三个人,让学生想想除了仇人、儿子之外还可以推荐什么人?(女人)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法学法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和复习的第一段入手,引出问题,而后引出第二段这个重点段落。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具体的事情,进一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祁黄羊是一个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在此基础上,第三课时让学生来复述课文。
本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是将祁黄羊先后举荐两个人担任自己的职位,一个是仇人解狐,一个是亲人祁午。在熟知这个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他举荐这两个特殊人物所阐述的理由,这是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表面含义及深刻内涵的'关键所在。祁黄羊的人物形象除了从祁黄羊的举荐理由中可以感受到,还从他的神态中也有所领悟。例如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两个“想了想”“郑重”,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是唯才是举的。除此以外,文中悼公的表现是对祁黄羊人物的反衬。例如:“深感意外”、“十分惊讶”等都应作深入探究。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出以公心”,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祈黄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的时候,配以解狐、其他大臣以及祈午的内心想法来想象,最后深入感悟祈黄羊那种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充分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理解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祁黄羊》,齐读课题, 祁黄羊 是个怎样的人,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指导避:里面的辟要紧凑
【出示】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这些是当时的人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感动、敬佩、赞叹)
二.研读对话,加强感悟
1、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
2、师:打开书本,读读对话,感受人物内心。大声的读,可以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的内心。
学生大声地读文,师巡视。
3、师:再请大家默读3到7自然段。同座位配合练习分角色读。
师指名同学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1) 初读对话,品味关键词句。
【出示】: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A.哪些词表明祁黄羊态度很郑重?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想了想、郑重)等词下标上重点符号.
B.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
C.范读,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思考体会。
B.交流。(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
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3)感情朗读,加深体验感悟。
A.刚才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读书,走进了祁黄羊的心理,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可是晋悼公当他听到祁黄羊居然推荐仇人解狐时,你猜会有什么反应?
B.我们一起用深感意外的语气来读读悼公的话。
C.谁来做一回祁黄羊,有力地回复一下悼公的疑惑呢?指名学生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D.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顿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引导说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等)
谁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4、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让我们回到晋国,猜想一下他的'亲人还有老百姓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他的仇家解狐听了又会作何感想。
(学生模拟不同的人发表见解)
5、过渡: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接下来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让我们练读第812自然段
6、自主学习内举部分。
A.刚才我们学习外举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读品读悟)
B.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的对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得更好。
C.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点拨指导。
D、交流。
师:你从这几段中读出了什么?
师:这一次举荐祁黄羊的态度怎样?(认真、严肃的)
师:他在慎重地思考,他要经过深思熟虑。从祁黄羊的话语中你们明白了什么?(只有祁午了,没有其他人了。)
师:他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呢?(祁黄羊只看中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而非自己的仇人或亲人。解狐是第一位的,而祁午是第二位的)
D、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祁午倍感压力,他又会怎么跟父亲说?
(学生讨论表演)
E、师: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不能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读一读吗?(一定要)压根儿又是什么意思呢?换一个词再来读一读。那祁黄羊在想的是什么呢?
师: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大公无私)
师:在举荐人选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国家的兴亡)
师: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他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 (生再读)
、师:祁黄羊的心像水晶,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师:这就叫―― 出以公心
师: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 (是国家的利益)
7、学习最后一段加深理解,
师:对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理解没有?
(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举荐自己的亲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师:谁再来说。
师:这种行为又叫什么?(出以公心)
师:是什么意思?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7、师: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他总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钦佩他。(再次齐读)
【出示】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 请你也用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来夸赞一下他吧
三、总结
师: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四、作业布置
1、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祁黄羊
出以公心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