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2025/09/02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英语教师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篇1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教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对话下问题。能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 能够听、说、读、写,并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提问并回答有关周末活动的安排。

3.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生词drank的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运用句型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ood.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提问并回答有关周末活动的安排。

2. 难点:一般过去时动词词尾的规则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1. 师生相互问候。

2. 教师利用头脑风暴活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复习相关的动词及动词词组。教师请学生说出周末一般做什么,复习有关周末活动的词汇。如果学生不能够说出很多单词或词组,教师可在课件上出示词组,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周末一般做什么。

二、情境导入

1. 呈现重点句型

(1) 教师展示日历,请学生回忆上周末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上周末的'活动安排,并用一般过去时的句子转述,请学生感受使用一般过去时的语境。师生对话示例如下:

T: How was your weekend? Busy? Happy? What did you do?

Ss: I do my homework.

T: Oh, you did your homework last weekend.

T: What else did you do?

(2) 教师说出自己上周末所做的事,并将句子呈现在课件上。课件内容示例如下:

I was very busy last weekend.

I cleaned my room last Saturday morning.

I washed my clothes last Saturday afternoon.

I cooked a meal last Sunday evening.

I watched TV last Sunday evening.

三、自主合作

教师在课件上呈现两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What did you dolast weekend?

I clean my room. I cleaned my room last Saturday.

I wash my clothes. Iwashed my clothes last Sunday.

I cook a meal. I cooked a meal last Sunday.

I watch TV. I watched TV last Saturday.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一般过去式动词的规则变化,即一般情况下,在词尾加-ed,大多搭配表示过去的时间短语,如:lastweekend, last Sunday。教师在课件上用红色标注-ed及last。

师生进行即席问答,对话示例如下:

T: Who cleaned your room?

Ss: …

T: Who washed your clothes?

Ss: …

T: Who cooked a meal?

Ss: …

T: Who watched TV?

Ss: …

2. Let’s try.

(1)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主情景图,引入Mike的周末活动。询问学生:Whatdo you think of Mike’s weekend? Was it interesting? 教师在课件上呈现日历,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涉及过去的时间。

(2)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并猜测答案。

(3) 学生读题并猜测答案。

(4) 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学生听后选择正确答案。

(5) 教师校对第一题答案时,请学生说出原因,引导学生推导时间,引出lastweekend。

3. Let’s talk.

(1) 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两遍,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回答问题:

What did Mike do last weekend?

What did Grandpa do?

How was their weekend?

(2) 游戏:听对话,做动作

教师请学生听对话的录音,当听到描述Mike与Grandpa周末活动及感受的语句时,教师暂停录音,请学生起立,重复读一次,如下所示:

It was good.(起立并复读)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起立并复读)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起立并复读)

I watched TV, too.(起立并复读)

I watched some children’s shows on TV.(起立并复读)

I cleaned my room and washed my clothes.(起立并复读)

(3) 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请学生看完后完成以下连线活动。

(4) 师生核对连线题的答案。

(5) 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教师解释单词drank的意义。

(6)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逐句仿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四、检测提升

1. Role Play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可挑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2. 活动1: 教师在课件上呈现Mike’s grandma周末活动的图片,提问学生:How was Grandma’s weekend? What did she do? Did she do anything else? 组织学生创编新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3. 活动2: 教师与学生对话,提问该生上周末做了什么以及下周末打算做什么。对话后教师示范如何转述该生的话,然后请学生依照示范与同学对话,并尝试转述同学的活动安排。 师生对话示例如下:

T: Hi, Lily. How are you? How was your weekend?

Lily: I’m fine,thank you. It was good.

T: What did you do?

Lily: 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T: That’s nice. Didyou do anything else?

Lily: Yes, I cooked a meal and washed the dishes. Iplayed chess with my dad.

T: Wow! You are a good girl.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next weekend?

Lily: I’m going tovisit my grandparents.

T: That’s good.

教师转述示例如下:

Lily was happy last weekend. She went to the park withher family. She cooked a meal washed the dishes. She played chess with her dad.She is going to visit her grandparents next weekend.

五、改编对话

和自己的伙伴讨论上周做了什么,可参照课文内容进行改编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2.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2.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和短语。

教学过程

1、 Warm-up

(1)播放录音PEP4Unit6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

(2)日常口语对话,复习职业单词。

What’s your father/mother?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师出示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说:Look! 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 Who are they?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帮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答句中的新单词和短语。

(2)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重点领读句子: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the flu.

(3)教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This is a thermometer. If I have a fever, it will tell me. Let’s see Mike. Mike doesn’t feel well. He has a fever.指着Let’s learn的图片的 Mike,教学“have a fever”。让学生看图片,教师做出各种表情,引导学生提问“What’s the matter?”,引出词组have a fever(出示体温计或在额头上捂湿毛巾) have a toothache(作牙疼状) , hurt(在身体某一部位贴一块膏药), have a sore throat(咳 嗽,说话沙哑),have a cold(打喷嚏), have a headache(作头痛状)。注意headache 和 toothache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构词法。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4)教师让学生读单词,叫到的同学,给他图片(have a fever),问他:“What’s the matter, x?”引导学生说: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解释sick单词。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 x? I ...

要求学生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可以让学生两个进行操练。

(5)Let’s play “看病”游戏。 将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一张短语卡片。教师戴上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如第一组选中的是have a cold,这组学生就边做动作或表情边吟唱:Cold, cold, I have a col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练,各组调换卡片继续该活动。

(6)Pair work “敲敲打打”活动。 教师将所学单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站到黑板前。教师说单词或短语,请学生敲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谁敲得既对又快得一分,最后得分高的组获胜。

(7)活动超级对对碰

屏幕的左边为sore throat/fever/cold/headache这些词,它们的旁边为少了一个词的词组结构:have a …, 右边为每个词组所对应的图片。拖动左边的词把它们配对到对应的词组中。右边的图可以给所填的词以提示。连对了,则会发出欢呼声,给学生以鼓励。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4-16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

英语教师教学设计 篇4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三条铁律:

1、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及即墨28中都是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2、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赖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生思考方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有: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东庐中学“讲学稿”等。3、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学习”,这是教育心理学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最伟大的贡献。它是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通俗易懂的诠释,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容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上海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学)是这条铁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举。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启示:

(一)启示之一: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二)启示之二: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改来改去,说到底都

离不开下面两条。要么是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要么是探索班级体制下不同类型学生如何区别对待。凡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一些经验的课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较成功的。

(三)启示之三: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一是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开始于老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二是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

(四)启示之四:一切的改变始于课堂,在于课堂,成于课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我(学生)的课堂我做主”;“我(学生)的班级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立足三个改变:一是“师长”变“学长”;二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室”变“学室”。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启示之五:课堂转型最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不仅是我们将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国际上课堂教学发展的潮流方向。

(六)启示之六:课堂教学改革,一般而言,强调有效教学实践,凸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无不体现提高课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学生学的效能这一基本理念。

(七)启示之七: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学改革,都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互助、积极展示、大胆质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放课堂,解放学生。

(八)启示之八: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观念转变层面上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教师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陈旧的、低效的、机械的`、一成不变的主张和经验,坚持“两个增加、一个减少”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家李希贵说的好:“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空间”。

(九)启示之九:美国有一位功勋教师叫德·鲍拉,他说过一句话“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教重要的在于听,因为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教师讲,哪些不需要教师讲。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放手;学重要的在于说,因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考试,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过程中间说说,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自己对哪些内容还没有学懂,说明他是真的学习了。不仅如此,课堂上学生的展示、表达、互动、互助、合作、交流、点评、质疑等,都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昌乐二中的课堂这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十)启示之十:课堂教学改革,有三点需要我们关注。一是要坚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统”。因为:“学科不同则模式不同;课型不同则模式不同;内容不同则模式不同;教师不同则模式不同;学生不同则模式不同”。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简单才是事物的本质,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课堂就成了知识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独欢。本来简单的问题简单化,过程简单,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相信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规蹈矩地去遵守某种模式,因为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事物是永远在变化中的,因为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你可以去构建适合你的课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无模式,因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

(十一)启示之十一:打造高效课堂,仅有理念与模式、教师的倾心投入、校长的强力推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机制来支撑和保障。比如,制订高效学习计划,建立高效课堂研究小组,规划详尽的,可操作的具体流程,构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水平实现。

(十二)启示之十二:课堂转型,已经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当下,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是社会的呼声,

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做到的。国家、省、市一直在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规定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不准补课。因此,课堂转型、课堂变革、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能,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广大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吧。(十三)启示之十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各地名校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当下,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烟四起,已成燎原之势。改变正在进行,改变势不可挡,改变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紧紧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种固步自封,老守田园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早改早受益,早改大发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终将被淘汰。我们必须奋起,必须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在向先进学校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纠结在一时一事上,我们需要在领悟先进学校成功经验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地放矢的、有选择的、有整合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借鉴,决不可以东施效颦、亦步亦趋。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转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我们自己的课改理念,构建我们自己的课堂模式,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