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鸟找家》教学设计

2025/09/0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鸟找家》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鸟找家》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助。

2、在欣赏故事和实践活动中,感受同伴间关爱的愉悦情感。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幅,磁性教具:小鸟、星星、月亮、萤火虫

2、玩具若干(幼儿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有只小鸟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地哭了它好想妈妈,你们愿意助它回家吗?怎么助它呢?

2、幼儿围绕这个主题,想像如何去助小鸟。

请个别幼儿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助小鸟找回家。

3、老师讲述故事:小鸟找家。

师: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助小鸟,让我们听听有谁也来助小鸟,它们是怎么样助小鸟?

老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建议提以下问题:

(1)、谁助了小鸟?

(2)、小星星听到了小鸟的哭声,是怎么说的?

(3)、月亮奶奶听到小鸟的哭声,是怎么说的?

(4)、萤火虫听到了小鸟的哭声是怎么助小鸟的?

4、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之间应怎么样互相关心、互相助师:小朋友之间需要关心和助吗?什么时候?

师:你是怎么关心别人的?别人又是怎么关心你的?

5、幼儿两两合作玩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老师发玩具给单数幼儿,另一半幼儿没有玩具,让幼儿想想怎么玩?启发有玩具的幼儿找没玩具的幼儿,两人一起玩。

《小鸟找家》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撕纸块、用胶棒粘贴的技能。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萌发关爱环境的情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等颜色的彩纸若干,胶棒,小垫子,抹布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背景图两幅,活动前在教室里四处贴上小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谈话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小鸟的图片:“宝宝,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跟你们一起做游戏,看谁来了?(小鸟)跟小鸟打招呼,并学学小鸟飞的样子,飞呀飞呀!······哎呀!小鸟飞累了要回家了,谁告诉老师,小鸟的家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小鸟的家在大树上)。”

2.出示大树背景图1:“宝宝,开来看看小鸟的家,多漂亮啊!(教师把小鸟的图片贴在大树上),树上落满了小鸟,大树妈妈可高兴了。”(引导幼儿观察长满树叶,落满小鸟的图画)

3.出示大树背景图2:“冬天来了,大树妈妈的树叶都被风婆婆带走了,大树妈妈变得光秃秃的,小鸟们也都飞走了,不愿意回来了,你们看大树妈妈怎么了?(伤心地哭了)”(引导幼儿观察光秃秃的大树,并且与大树背景图1相比较)

4.请小朋友快想想办法怎样让大树妈妈不哭了,也让小鸟们快点飞回来?引导幼儿说出让大树妈妈长满树叶,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鸟就回来了。

5.激发幼儿撕树叶、粘贴树叶的兴趣:“老师知道宝宝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一起用小手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吧?”

二、教师示范,指导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绿色的彩纸,教师示范撕纸,“宝宝,伸出你的大拇哥和二拇弟变成小镊子,捏住彩纸轻轻地、弯弯的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地粘贴在大树上。”

2.教师再次做示范,请幼儿撕各种各样的树叶。

3.教师提醒幼儿撕完树叶以后不用的废纸和胶棒都要放到小店子里,不能乱扔垃圾,还有在涂抹胶水的时候要少一点,不要涂在桌子和身上,如果涂多了可以用抹布擦一擦手。

4.出示各种彩纸、胶棒等材料,先引导幼儿认识材料和材料的用途,然后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活动。

三、活动前事先准备好小鸟图片,请幼儿送小鸟回家

小朋友把大树妈妈打扮的这么漂亮,小鸟们也听说大树妈妈变漂亮了,也都飞回来了,请小朋友在教室里寻找小鸟并一起送小鸟回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你们看大树妈妈又高兴的笑了(把大树背景图2上哭泣的表情变成高兴地表情,以便幼儿作比较)。

四、活动延伸

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大树妈妈知道你们是一个爱护大树、保护环境的好孩子,可是还有很多人在砍伐大树、捕杀小鸟,破坏着环境。小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大树,爱护小鸟,做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现在我们就去告诉幼儿园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加入我们。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鸟找家》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鸟找家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特定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小鸟找家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展造型表现能力。

3、指导学生描述自己画的`故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小鸟及发光物的造型表现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形象自由地进行绘画表达。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思考用多种方式帮助小鸟找家,拓宽情境,突破教材范画的局限,使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绘画表现。

四、教学准备:

绘画纸、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连环的图片,学生欣赏观察,并在小组里讨论编一个小故事。

2、指名学生讲故事。

3、故事里的小鸟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小鸟迷路了,找不道家了,要请小朋友帮帮它。(揭题:小鸟找家)

(二)新知学习

1、小组内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小鸟回家?(指名同学说)

2、黑夜中会发光的物体有那些?(组内讨论、指名回答)会发光的物体:星星、月亮、萤火虫、手电、灯笼、汽车灯。

3、小鸟的组成(指名回答):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爪子。

4、小鸟的颜色:黄色、灰色(也可以画你喜欢的颜色)。

5、指名学生到黑板尝试画小鸟。

6、师小结:注意小鸟飞着和站着时的区别(爪子)。

(三)自主创作

请把你想到帮助小鸟回家的方法画在作业本上吧!注意:

1、小鸟可以回家了,应该是高兴的表情。

2、添画背景。

3、大胆造型,大胆着色。

(四)展示评价

你说、我说、大家说

(五)课后拓展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么办?别人迷路了你又会怎么做?

2、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的家园。

《小鸟找家》教学设计 篇4

游戏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游戏准备:

鸟妈妈的头饰。

游戏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建议与提示: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