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2025/09/0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采纳观看、做动作等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用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其次自然段,体会风娃娃带给大家的欢乐,感受风娃娃的可爱。

教学过程:

1.同学轻声读其次自然段。

2.沟通:

第一句:风娃娃来到田野,观察一架大风车正在渐渐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1)师生合作读句子:(师)风娃娃来到田野,观察一架大风车正在——(生)渐渐转动,(师)抽上来的.水——(生)断断续续地流着。

(2)实物演示:老师用杯子往脸盆里倒水,连绵不断地渐渐倒。然后询问同学:这是断断续续吗?

(3)请同学演示:断断续续地流。

(4)归纳小结:水一会儿流,一会儿不流,这就是断断续续。出示词卡:断断续续。请同学认读。

(5)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其次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用劲向风车吹去。

(1)请同学说说风娃娃看到这一切后是怎么做的。

(2)实物演示:拿出一个风车,叫一个同学吹。其他同学认真观看他的动作,看看他是怎么吹的。

(3)依据同学的回答,聚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出示词卡,请同学认读。

(4)观看插图,看看风娃娃的表情和动作,说说它是怎么吹气的。随机落实“用劲”。出示词卡,请同学认读。

(5)联系生活实际,请同学说说自己用劲干过的事。

(6)指导朗读,读出风娃娃的用劲。

第三、四句:风车一下子转得飞速!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

(1)创设情境,引出句子:风娃娃用劲一吹啊,风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机出示第三句。)

(2)课件出示:

一架大风车正在渐渐转动。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速!

引导发觉这一上一下两个句子写得特别好玩。随机请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其次句。

(3)师生合作读上下两个句子。

(4)读文发觉,有改变的除了风车,还有什么?

(5)依据同学回答,引读出示:

(师)原来,风车——(生)渐渐转动,(师)现在一下子——(生)转得飞速。

(师)抽上来的水原本——(生)断断续续地流着,(师)现在——(生)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

(6)老师小结:原来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风娃娃的功劳啊!

第五句: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兴奋极了。

(1)请同学读句子。

(2)创设情境,请同学当当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回来整体,连起来读好其次自然段。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版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风娃娃既乖巧可爱,又"傻"得可爱,让孩子们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好使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媒体的运用:

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协作,探究,最终分享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动,有趣的画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猜迷导入

猜迷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收,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

板书课题:风娃娃长大了,风娃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风娃娃还想和聪明好学的孩子交朋友呢,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探究学习

师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想一想,你听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哦,大家读懂了那么多,那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一会共同解决好吗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及生字,现在生字宝宝找我们来了,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

生:读生字,词语。

师: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来我们读一下课文。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你会填表吗从4人为小组讨论填表。

生:填表

师:那好,我们来看看风娃娃是怎样做好事的(看课件)看风车多吃力呀!水都上不来了,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明,是什么(断断续续)指导朗读。

生:读书。

师:风娃娃来了,它是怎么做的

生: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水上来了,禾苗喝足了水,怎么样(多精神呀!)

师:禾苗正向风娃娃点头,它会向风娃娃说些什么

生:风娃娃谢谢你!你有什么苦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

师:风娃娃往前走,大家看风娃娃看到什么样的帆船(看课件)

生:装的'很重的货物的帆船。

师:纤夫们怎么样

生: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师:风娃娃来了,船怎么样

生:船飞快地前进了。

师:人们多高兴啊!大家会怎么样夸风娃娃呢

生:风娃娃感谢你,欢迎你到我家玩……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么想的读一读这句话,从他的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风娃娃骄傲了。

生:我体会到风娃娃太得意了,它认为做的事只要有力气就行。

师:这时风娃娃又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呢

生:风娃娃来到广场上,吹跑了风筝,吹跑了晒的衣服,折断了新载的小树。

师:这时候人们怎样对待风娃娃的

生:人们责怪它。

师: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么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师:娃娃是想做好事的呀!人们还责怪它为什么呀你看,风娃娃都快哭了,你能告诉它吗

生:风娃娃不动脑子,好心办坏事。

三,扩展作业

写一段你想对风娃娃说的话。

想一想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做什么坏事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的。通过风娃娃既乖又“傻”的可爱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使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学写“吸、极”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风娃娃做的好事,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三、教学重、难点

具体学习风娃娃做的两件好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倾听风声,想象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风声。

师:听到风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说一说)

生1:我仿佛看见小草被吹弯了腰。

生2:我仿佛看见红旗在空中飘扬。

2、揭示课题

师:看来这风真可爱,就跟我们的小朋友一样,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生:风娃娃。

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亲亲热热地叫一声“风娃娃”。

生:风娃娃。

师:这么可爱的风娃娃,我们叫得再甜一点。

生:风娃娃。

(二)生字学习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个小可爱“风娃娃”。请把课本翻到70页,大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我的朗读要求: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读完课文,请你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词

师:你们读得真好听,请用手势告诉我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

师:风娃娃说,要读懂我,就要先认识生字宝宝们。我们赶紧来认识一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们的朋友一起来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1

抽水吸气行驶责怪表示

纤夫汗水风筝号子

师:(“驶、示”音节变红,“抽、筝”声母变红)老师变了个小魔术,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生字都是翘舌音。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一起把这四个词语读一读。

师:(“责”声母变红)看,我又做了点小动作,发现了吗?

生:“责”是平舌音。

师:你的眼睛真亮,请你把这个词语读一读。紧跟他的脚边,我们一起把这两行词语宝宝读一读。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2

转动转头

伤心极了高兴极了

断断续续摇摇摆摆

无影无踪

师:(“转动、转头”变红)我们都发现了,这两个词语读音不同。像这样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读音的字我们把它称做多音字。那么这个字我们什么时候读zhuàn,什么时候又读zhuǎn呢?当物体像风车一样绕着一个点或者某样东西移动时,我们读第四声zhuàn。当物体改变方向或位置时,我们读第三声zhuǎn。

练习“我会选”

转xx身转xx弯车轮飞转xx转xx圈

师:(“伤心极了、高兴极了”变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这两个词语都有“极了”。

师:是啊,像这样在形容词后面加上“极了”有非常的意思。像“高兴极了”就是非常高兴的意思。这样的词语你还能出些什么?

生:(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只要对了就给予表扬)

师:(“断断续续、摇摇摆摆”变红)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他们的特别。

生:他们都是AABB的词语。

师:像这样AABB的词语你还说出哪些?

生:(学生自由说,注意纠正部分学生的发音)

师:(“无影无踪”变红)在《坐井观天》一课中,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词语,你还记得吗?

生:无边无际

师:像这样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无”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生:无声无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依无靠

师:这些词语宝宝真是奇妙极了,我们开小火车把它们读一读。

(3)书写指导

师: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长得特别像,你们找到了吗?

生:“吸”和“极”长得特别像。

师:你的眼睛真亮,再看看这两个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及”字,他们的偏旁不一样。

师:如果把这两个字放在田字格里让你写一写,你还要注意什么?

生:木字旁个子高,比较窄;口字旁个子矮,比较宽。“吸”的撇长一点,舒展一点;“极”的撇短一点。

(三)细读品悟,体会情感

1、快速朗读,掌握大意

师:知道你们认识了生字,风娃娃高兴极了,它迫不及待要向你们介绍自己了,赶紧拿起书本,快速读一读全文,找找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

生: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吃风筝,还有吹衣服和小树。

师:概况得真好。风娃娃是个淘气的孩子,他不仅帮人们做了好事,还给人们带来了麻烦,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分一分这几件事情中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生:吹风车和吹帆船是好事,吹风筝和吹衣服、吹小树是坏事。

师:找得真准。

2、品读第二段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风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请你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找一张风娃娃来到田野,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生:“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师:风车转得怎么样?

生:风车转得很慢。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风车转得很慢?

生:慢慢转动、断断续续

师:你们找得真准,请举起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慢慢转动”。那么什么样的状态叫做“断断续续”呢?

生:就是水一会儿流,一会儿不流。

师:风娃娃看到的大风车就是这样慢慢转动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风车转得再慢些。

生:(读句子)

师:谁能比他转得还慢?

生:(读句子)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娃娃想这样慢慢地转,水要抽到什么时候啊,我来帮帮它吧。于是风娃娃做了一件事,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请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使劲吹出来。

生:(表演)

师:想想司马光砸缸时的力气,再使劲点。好大的力气啊,我们一起使劲地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风娃娃使劲一吹,风车就有了变化,请你帮我找出来。

生: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

师:风娃娃的作用明不明显,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风娃娃的作业很明显?

生:一下子、飞快、奔跑

师:请读一读这句话,把这种快速变化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出示学过的部分)田野里的风车刚开始是慢慢转动的,水是断断续续地流着,后来风车转得飞快,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像这样前后比较非常明显的方法我们称作什么?

生:对比。

师:这前后一对比啊,可见风娃娃的作用很明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注意读出前后的不同来。

生:(读句子)

师:(出示句子“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这里有个也字,说明前面有一样东西同样高兴极了,是谁呢?

生:小秧苗。

师:如果你是喝足了水的小秧苗,风娃娃帮助了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谢谢你,风娃娃!

师:真是个有礼貌的小秧苗。

生:风娃娃,是你让我们喝足了水,谢谢你!

师:真是个知道感恩的小秧苗。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一心想帮人们做好事,于是又来到了河边。请你按照他在河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的顺序课后自学课文。

(四)小结

师:风娃娃做了好事,他高兴极了,他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可是他不知道有时候不是光有力气就有用的,所以他犯错了,那么他做了哪些事被人们责怪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讲。

(五)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好事:吹风车、吹帆船

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和小树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解析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全文七个自然段,以活泼有趣的笔调写了风娃娃做的五件事,其中对风娃娃“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三件事进行了详写,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的顺序来写的。“吹跑衣服”“吹断小树”则是略写。在进行教学时,以第一件事为例,引导学生自学第二件事并发现文章结构,自然过渡探寻结构的奥秘,为学习另外两件略学事件搭建桥梁,并尝试进行仿写。

二、教学目标

1、读一读,找一找,发现三件事的结构奥秘。

2、练一练,写一写,把事件补充具体。

3、通过学习,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个道路。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重温故事

孩子们,看,谁又来了——风娃娃。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位新朋友,还通过学习了解到了风娃娃做了很多事。接下来我们跟随风娃娃的脚步,自由朗读课文,重温它的经历。

2、交流:回忆,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

3、分类:这五件事,可以分成两类。谁来分一分。(好事和坏事)

4、提问:风娃娃是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知道?(省略号)

5、思考:难道风娃娃仅仅是做了很多被人们责怪的事吗?

6、小结:是呀,一个小小的标点真有意思,向我们传递的信息可真多。

(二)聚焦第二段,抓关键词体会变化

1、抓住关键词,体会速度与快乐

(1)提问:风娃娃为什么被人们称赞?用波浪线标记出来。

(2)谁能读好这两句话?

A、抓住关键词读出速度。

关键词:一下子飞快奔跑着

B、通过比较,感受快乐。(拟人手法)

C、生自由朗读练习,体会速度和心情。

小结:找准关键词,读好关键,果然帮助我们读得更出色!

2、过渡:为什么风车、水、秧苗会如此快乐,风娃娃是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来。

(1)角色体验。用动作来演示这句话。

(2)抓关键词,同桌合作体验。(深深地使劲)

(3)师生合作,加深体会。

3、刚刚你们这用力地一吹,看,原本慢慢转动的风车,如今(转得飞快);原本流得断断续续的水,如今(奔跑起来)。

理解:断断续续

4、师生合作,朗读感受前后变化。

5、体会心情:秧苗笑着不住的点头,你想,她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生活体验: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过他人?你帮助他人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此刻,风娃娃和你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高兴极了。

说一说,除了高兴极了,还有()极了。

(三)自学第三段,探寻结构奥秘。

1、出示问题:

(1)船工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风娃娃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急忙跑过去”体现风娃娃的热心)

(2)在风娃娃的帮助前后,船工有什么变化?用横线画出来。(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看出船工们的辛苦。)解释:号子

说一说,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2、通过对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发现两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的顺序来写的。)

3、快速浏览课文,作者用这样的结构还写了哪件事?(吹跑风筝)

4、找找关键词,哪里可以看出风娃娃帮了倒忙?

解释:跟头无影无踪

(四)迁移延伸,牛刀小试

1、以“吹跑衣服”为例,先了解已经写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还缺少什么内容(来到哪里,看见什么)。

2、请选择其中一件事,照着前三件事的写法将内容补充得更完整。

3、交流分享

4、发挥想象,写一写风娃娃还会做什么事呢?

(五)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委屈?(难过、不高兴)

2、如果你看见这般委屈的风娃娃,你会怎么去安慰它?

3、当委屈的风娃娃去找风妈妈,风妈妈又是怎么安慰它的——出示: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说说,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4、小结:相信风娃娃听了风妈妈的话,一定会有新的思考和启发。最后让我们也把风妈妈这句话送给小伙伴和自己吧!

齐读: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二年级《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的“好心办坏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生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如下环节:

(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二)巩固复习 认读生字

(三)品读课文 读中感悟

(四)巩固练习 积累词语

(五)课后作业 拓展提升

环节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一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老师今天把它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其实这首古诗里就藏着一个小谜语呢。老师讲解诗的意思。学生回答。

听到大家呼唤他,风娃娃高兴地吹过来了,快和它打打招呼吧!随后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风》导入新课。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环节二、巩固复习 认读生字

通过学生齐读、男女生比赛朗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巩固字词。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复习旧知。

环节三、品读课文 读中感悟

过渡:风娃娃也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为了帮助人们,他去了很多地方。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圆圈圈出风娃娃都去了哪些地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第二段就写了风娃娃来到田野的情景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风娃娃来到田野都看到了什么?

老师重点讲解断断续续和慢慢转动。风车越慢,水流越小,田里的秧苗就快要渴死啦。这时风娃娃来了,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吹风车)

风娃娃吹转了风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2.讲解风娃娃吹动大风车的动作。学生表演吹风车的动作。

3.吹转风车,帮助秧苗喝足水

秧苗喝足了水,猜猜他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猜猜农民伯伯,他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读第三段

听到秧苗的感谢啊,风娃娃心里美滋滋的,想帮助别人的干劲儿更足啦。告别了田野他又来到了河边,在河边他看见许多人正在拉着一条船,他们是谁啊?

自学指导3:同桌之间互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

船工们拉船的句子。

2.理解心情:带着感情读句子(生各种形式朗读)

热心的风娃娃看到这样的场景,他心里会怎样?(着急)

第三段就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种心情,鼓励学生找出来。

正是因为风娃娃吹动了帆船,替船夫们省了力,所以船夫们……

3.用关联词说话:一边……一边……

请同学们们也带上笑容再读一遍。句子里还有个关联词一边一边,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三)合作完成:五到七段

1.夸夸风娃娃

风娃娃也一边寻找,一边帮助大家,鼓励学生夸夸风娃娃。

得到了表扬和称赞的'风娃娃,心里乐开了花,听听这时它心里怎么想:帮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风娃娃这样想对不对呢?学习了下面的课文你就明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2.自学完成表格 来到哪里 怎样做的 人们反应 3.评评五件事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这一次风娃娃又做了几件事,它吹飞了小朋友的风筝,吹跑了衣服,吹断了小树。别看它小,能做的事还真不少他做的这五件事中,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呢?老师请几位同学带着表情贴来评一评,把它贴在黑板正确的位置。

4.为什么责怪他

同学们都看得很明白,最后三件事确实做的确实不好,可是风娃娃还不明白呢?这不,它正伤心着呢!(出示音频)

引导学生把风娃娃的这种委屈、伤心读出来。

大家都责怪他,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放风筝的孩子、晾衣服的小姐姐、新栽的小树你会责怪他吗?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对象对风娃娃说几句吧?

5.风娃娃,我想对你说

听了人们的责备,风娃娃终于明白了,原来做自己错了这么多事情,是因为自己……

风娃娃后面想说的话,引导学生说一说。

6.风娃娃来帮你

风娃娃乐于助人,也能知错就改,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怎么做呢?

这一天,风娃娃又来到广场,又来到了阳台,又来到马路边,风娃娃会怎么做呢?鼓励大胆学生发言,师总结。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读中感悟,抓关键词,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办坏事”,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层层渗透,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巩固练习 积累词语

请同学来说一说和风有关的词语。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说说和风有关的词语,鼓励学生阅读书籍激发学生们对书籍的喜爱之情。

(五)课后作业 拓展提升

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做一件对别人有用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件对别人有用的事情,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风娃娃》教学反思

解放路小学 金晋晋

《风娃娃》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的“好心办坏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本节课,我利用古诗《风》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风娃娃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在低段教学中,字词教学很重要,我在教学时,分别出示了字、词语,让男女生比赛读,然后开火车读,最后小老师领读。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调动学生巩固生字词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在本课中,我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秧苗喝足了水,猜猜他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猜猜农民伯伯,会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了好事后,鼓励学生夸夸风娃娃。再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说一说如果你是放风筝的孩子、晾衣服的小姐姐、新栽的小树你会对风娃娃说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在读中学会抓关键词进行体会,鼓励学生明白风娃娃的“好心办坏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层层渗透,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做吹风车动作这一环节时,只有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可以让多名学生进行示范,并鼓励学生说说吹风车的动作。其次,在本节课的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板书进行故事的复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看到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教学中,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并重点突破。同时非常感谢二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和赵海坤老师的指导,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