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2025/09/0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时间是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一分钟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3、知道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一分钟与生活有关的事情。

活动难点: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生活经验,简单记录总数量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时钟1个、电池1个、时钟表图1张、黑板1个、音响、大夹子4个、6种记录表记录表共38张、蓝色水彩笔7支、记号笔7支、剪刀7把、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龙眼、毛巾、面团6份、大红豆、筷子6双、爱心涂色表6份、剪图形6份,盘子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经验交流

手指游戏《包子和卷子》导入幼儿的时间观念。

导语:刚才的手指游戏你们知道用了多长时间吗?

提问: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小结: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让小朋友感受一分钟吧。

二、生活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导语:时钟可以告诉小朋友,一分钟有多长。老师请出走动时钟,幼儿观察钟面的针走动,体验一分钟。

提问1: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在转动一圈呢?(秒针)

提问2:秒针怎么走能告诉小朋友一分钟到了呢?

现在我们跟着秒针走一圈(60小格),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小结:秒针走了钟面一圈(60小格),就是一分钟。

导语:(教师出示时钟图)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利用分针来体验一分钟。

提问:分针怎么走表示一分钟到了呢?

小结: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一分钟到了。

解析: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60小格),表示一分钟;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小格,表示一分钟。

在此感知一分钟音乐游戏(三只小熊),在这一分钟里,充分让小朋友和音乐做游戏,充分感知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导语: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点钞机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跑车大约能跑1200米;

一分钟主持人能说800个字;

一分钟小朋友能跑200米,从幼儿园彩虹跑道起点跑至终点,刚好200米;

一分钟人能包60个饺子;

足球队员抓住最后一分钟进球了,赢得了足球比赛。

3、实践操作:我们小朋友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导语:大人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一分钟,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亲自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

提问1: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规则:(1)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表格前面写上属于你的图标,表格后面写上你的总数量,配课老师监督幼儿填表。

(2)体验规则的主导体是一分钟MP4。

(3)MP4开始想起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由小组的最后一名完成的小朋友把表格交到老师处交流汇总,坐回自己的位置,教师对记录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A、请看一下剥龙眼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剥多少颗龙眼?

B、请看一下搓圆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搓多少颗圆子?

C、请看一下整理毛巾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整理多少条毛巾?

D、请看一下夹豆子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夹了多少颗豆子?

E、请看一下剪图形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剪了多少个图形?

F、请看一下爱心涂色的小朋友,在一分钟里最多涂了多少颗爱心?

提问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每组的结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提问2:最多的数量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是每组的数量不一样。

解析:同样是一分钟,每组操作的材料不同,数量不一样;难易程度不一样,所以数量结果也不同。

4、分享交流。

导语:小朋友请看这张“搓圆子”游戏活动记录表,同一组队员的统计数量一样吗?

提问:为什么最高的数量和最少的相差这么大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熟练程度不一样,有快有慢,有些时间浪费掉了,所以数量不一样。

解析: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做事情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5、课程游戏化

挑战一分钟游戏:《金鸡独立》

导语:小朋友敢不敢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规则:一个脚站立着,保持一分钟身体平衡。

导语:敢不敢向自己发起挑战一分钟游戏?

鼓励幼儿回家后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三、活动延伸,如何珍惜时间。

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珍惜时间的。

1、警察叔叔就溺水的人,早去一分钟这个人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与时间争分夺秒。

2、医生与护士工作中在奔跑,争取每一分钟抢救病人,早一分钟存活就多一点希望,晚一分钟就会抢救生命无效。

3、地震灾害,救援官兵抢救受灾人们,早去一分钟多一点有生存的希望;如果迟去一分钟,灾情更严重。

4、火灾,早去一分钟,早点灭火,减轻灾难;迟去一分钟,大火会越来越大,财产人身安全更危险。

导语:对于刚才的灾难,一分钟重要吗?

提问:你会怎样珍惜时间?你如何在早晨的时间里珍惜时间?

小结: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学的时间要抓紧,不要拖拉时间,珍惜每一分钟,不浪费每一分钟。相信你们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做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索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1)请全班幼儿脱下衣服,听教师口令,大家同时把脱下的衣服穿好,时间为一分钟。教师帮助幼儿统计、记录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儿人数。

(2)继续第二次游戏,同样统计、记录完成任务的幼儿人数。

(3)请幼儿对前后两次游戏结果进行对比。并请两次活动结果不同的幼儿说说为什么第一次时间不够,第二次时间就够了。

3、分组探究:玩“一分钟”游戏比赛:

分五个小组进行,每组请一名幼儿当记时员,其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项目参加游戏:

①一分钟画画;

②一分钟串项链;

③一分钟拍球;

④一分钟跳绳;

⑤一分钟搓汤圆;要求幼儿对自已前后两次的游戏结果进行记录、比较。

四、分享交流:

展示幼儿游戏活动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交流、讨论。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环节安排合理、层层递进。目标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教师能仔细、用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游戏情节,并以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幼儿亲身去体验、感受。从发现问题、猜想到动静结合的验证、交流与讨论,让幼儿思维从具体形像自然向抽象过度,逐步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步步感受了时间与动作节奏的关系,玩得十分开心。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活动过程中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尝试,支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氛围,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

2.尝试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3.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物质准备:

钟表、操作材料:剪圆圈——剪刀、画圆圈的纸;夹珠子——珠子、筷子;拼插花朵——雪花片;写数字——纸张铅笔;运动器械——跳绳、篮球。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多长时间?(你们每个人入园的时间不一样,最长的已经三年了,这么长时间啊!)

你们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快要毕业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那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60秒又有多长呢?

基本部分:

1. 出示钟表,幼儿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1)出示钟表,幼儿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

师:认识过时钟吗?时钟上都有哪些指针?

谁走的最快?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2)师:刚才我们静静的等待的时候,你们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比比看,一分钟到底可以干什么?

2.幼儿计时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拍球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提问:一分钟时间两位小朋友拍了多少个球?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拍的数量不一样?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小朋友排球的数量不同,所以我们要多练习本领变得更能干。

3. 幼儿动手操作,感受一分钟能做的事情

(1)师:“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剪纸、夹珠子、拼插、写数字

(3)提示操作规则: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即停止,看看大家一分钟能干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计时

4. 展示操作结果,交流讨论

(1)讨论:为什么小朋友做相同的事情,有的小朋友做完了,有的却没有做完?

(2)小结:一分钟很短,做事情要认真,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小朋友只要抓紧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就能做很多事情。

结束部分:

讨论珍惜时间的办法。

师:时间很宝贵,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篇4

幼儿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在益智区投放有关时钟的教具,通过组织交流活动“我和我的时钟朋友”、“钟表的秘密”等内容,激发幼儿对时钟的兴趣。

2.结合小学主题日,组织幼儿用画画、交流、制定时间计划表等多种方法,提醒幼儿按照计划表做事,懂得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活动目标:

1.感受1分钟的长短,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1分钟。

2.能尝试在1分钟挑战赛中专注做事、尝试新方法完成任务,能与同伴分享游戏感受。

3.充分感知1分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重点:

感受1分钟的长短,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1分钟。

活动难点:

能尝试在1分钟挑战赛中专注做事、尝试新方法完成任务,能与同伴分享游戏感受。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认识钟表,知道时针、分针和秒针。

2.教具准备:PPT课件、秒钟转动的音频、一分钟动画片视频、神奇的.一分钟视频、小学生跳绳视频。

3.操作材料准备:每位幼儿一份记录表、筷子、花生、珠子、线绳、拼图、盘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一分钟游乐场”,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1)玩一分钟游戏“金鸡独立”、看一分钟动画片,初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游戏后提问:你感觉两个游戏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吗?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

小结:在坚持做某件事情或在等待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分钟有些长,在看动画片或觉得开心的时候觉得一分钟有些短。

(2)通过观察时钟1分钟,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观察后提问:秒针走过一圈之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小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走一小格也是一分钟。

2.倾听故事《一分钟》,引导幼儿感受1分钟的价值。

提问:小朋友们,元元为什么迟到?他多睡了这一分钟,耽误了哪些事情?

小结:不要小瞧一分钟,晚起一分钟,就耽误了很多事情,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3.幼儿动手操作,体验1分钟里能完成的事情。

(1)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串珠子、夹花生、拼拼图的游戏,并统计自己完成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游戏后,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并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

小结:掌握方法、做事专心、动作迅速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挑战。

(2)再次挑战3种游戏,体验专注做事、掌握方法的重要性。

游戏后,请幼儿对比自己两次挑战的结果,感受进步的喜悦。

大班科学活动《一分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

2、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时钟flansh,多媒体课件,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一分钟

师:小朋友,每天早晨,谁叫你起床的?(爸爸、妈妈、闹钟)老师这儿有个小朋友,也是闹钟叫醒他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起床的故事,好么。

师:刚才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晚起一分钟)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60秒)出示钟表,又细又长的'红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二、集体涂色游戏,体验一分钟。

1.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一分钟你能涂几个桃形。

2.请幼儿停止后数自己涂了几个桃形,把总数写在下方横线上。

3.每人一格,贴在黑板上。

4.刚才小朋友涂的一样多么?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却涂的不一样多呢?那怎样涂得快一些?(抓紧时间、专心)

三、自选游戏,体会一分钟能做更多事。

1.小朋友今天学会了,只有认真做,抓紧时间,才能在一分钟内多做事。

2.现在老师这儿有许多材料:夹玉米、图画、捏泥、拼图案、搭积木。

3.小朋友分组来玩,看看你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记住,要抓紧时间)4.小结:一分钟能做的事还真不少。

5.生活中,一分钟还能做完什么事?爸爸、妈妈呢?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懂得珍惜一分钟。

1.(课件)一分钟做的事。

2.小结:看来,一分钟能做好多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许多一分钟组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

五、送时间名言,教育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比较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也能从中知道了1分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从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以各种方式体验1分钟的环节中有一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一个动作1分钟不动,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小朋友没站稳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这是老师没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