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感受、认识排比修辞方法。

2. 积累成语;理解笑话故事,知道要正确使用成语。

3.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 能把活动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

(一)温故知新

1. 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两个句子,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句子,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2. 交流感受。

3. 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读成语。

2. 这些词语大概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3. 你对哪个词还不理解?交流解惑。

4. 学生记词。老师创设语境,学生用相应的成语来回答。

(三)开心一刻

1. 自由读。能说说你为什么笑吗?

2. 你能给小明提个醒吗?

3. 在自己的表达中用上成语或其他的好词都不错,但一定用得恰当,不然就会闹笑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看看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与原来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2. 请大家把自己当做一名播音员正在解说这场比赛,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 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8个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容国团为祖国而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预习课文、学会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预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读题质疑。

二、学习自学提示

1、说说预习的方法

2、小结归纳:读学问标答

三、自学课文

根据预习的要求自学课文。

四、自学检查

1、读(1)生字词(2)逐段通读,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提出不懂词语

3、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标检查一小组“标”的情况并反馈

5、答初步回答课后问题,不懂的再作记号

五、指导分段

1、尝试分段

2、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抓住插叙部分把文章分为三段)

六、自由朗读全文

七、课堂作业

作业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3个反问句的意思。能用“终于”造句。

2、能对课文中强烈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读出语气和感情。

3、感受容国团为祖国而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世界冠军?你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但是,在旧中国我国的体育运动却是非常的落后,你们知道课文哪一段是描写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吗?指名读第3自然段。

2、简介旧中国3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情况。

3、朗读体会。说说如果你当时蒙受这样的屈辱会怎样想?

4、那是谁为我们敲开了世界冠军的大门呢?让我们回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说一说你觉得当时的气氛怎么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读懂重点句。

(1)什么叫“异样”的目光?群众为什么会这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2)“智慧和毅力”什么意思?这是描写容国团外貌的,跟他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有什么联系?

3、自读第一段,读出紧张、热烈的气氛。

四、学习第二段

1、此时此刻,受到万众瞩目的容国团心情怎么样?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其他同学划出表现容国团心理活动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把反问句“难道能让祖国再蒙受屈辱吗?”“人生能有几次搏”改成陈述句。

4、如果你是容国团你在当时会想些什么?

(沉重、悲愤、荣幸、振奋……)

5、练读两个句子。读出激动而振奋的心情。

五、学习第三段

1、那么容国团有没有实现他为国争光的愿望呢?他是怎么做的呢?

2、自读第三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容国团奋勇拼搏的相应句子。

3、“面对强手”是什么意思?简介西多。把反问句“这一届的冠军,不属于西多还能属于谁”改成陈述句。

4、理解“拉打结合、左右开弓、忽远忽近、变幻莫测”的意思。自已当解说员来解说当时比赛热烈的场面。

5、朗读背诵。

6、经过这样的奋勇拼搏,容国团——

(“终于”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终于”说明这胜利——(来之不易)

用“终于”造句。

7、终于胜利了,共和国的国歌第一次在世界赛场上升起,你的心情怎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豪、光荣与激动的语气。

六、解答讨论课后问题。

七、课堂作业

作业本5、6、7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生字新词。

3、能举例说说继容国团之后我国的哪些世界冠军奋勇拼搏的事迹,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

4、深刻领会“人生能有几次搏”的含义。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说”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出语气。

(重点语句作重点指导)

2、指名读、评议。

二、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语。

三、说话训练

1、能举例说说继容国团之后我国的哪些世界冠军奋勇拼搏的事迹。(你印像最深的一场体育比赛)

2、指名说、评议。

3、说说这些运动员勇于拼搏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质疑问难

五、写一写(选择其一)

1、读了本文后的感想,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2、介绍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

板书设计: 进入决赛:异样的目光

心情不平静:失利、受辱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奋勇拼搏:拉打结合 左右开弓

忽远忽近 变幻莫测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意识不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他们基本能掌握队列队形的有关动作及要求。本学期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一、二年级体育课内容有队列队形、走、跑、跳、体操及游戏等内容,以游戏为主,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简单的体育知识。

四、教学内容:

1.教材的重点是以游戏教材,应突出课堂上练的教学方法,难点是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互相帮助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教材。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安排

1.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参加 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

4.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