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活动教案

2025/09/0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

2.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

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西瓜宝宝图,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猜一猜

1、出示西瓜图。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2、幼儿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 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2、请手中是红色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的宝宝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3、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幼儿根据图片回忆。

三、 说一说

1、现在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大家一起来。

四、 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大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儿品尝。

3、组织交流。

五、 小结。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制作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摸水果、品尝水果、扮演水果来加深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以及果肉的颜色、质地,再通过描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把游戏、学习溶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也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山芋的相关特征;

2、通过讨论、观看图片了解山芋的不同用途;

3、乐意参与探索、观察活动,大胆表述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山芋人手一个、去山芋皮的工具大量

2、网上收索大量山芋制品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提供幼儿人手一个山芋,观察操作。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山芋,你拿到的山芋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山芋的外表、颜色、软硬、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2、你们知道这些山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把山芋的皮去掉,看看它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幼儿自主选择一个去皮的工具,围在桌子旁边帮山芋去皮,老师注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注意保护自己的双手)

(二)为山芋去皮,观察山芋皮下面的特征。

1、山芋的皮拨开以后有什么发现吗?(有白白的汁水流出来了,有点沾手,黏黏的)

2、山芋的肉都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尝一尝山芋是什么味道的?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共同小结:山芋皮里面有不同的颜色,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紫色的,山芋吃到嘴里脆脆的、甜甜的

(三)探讨山芋的用处。

1、山芋除了可以吃还有什么用吗?谁知道?

2、我们一起来看看山芋的其他用处吧。

观看山芋的其他用处图片,如:山芋藤可以当做饲料喂猪、山芋制作成粉丝、粉条、山芋制作成酒等等)

(四)延伸活动:探讨山芋的储藏方法。

农民伯伯一下子收获了那么多的山芋,一下子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烂掉,怎么办呢?

适当了解农民伯伯利用地窖储藏山芋的方法,在地上挖一个洞,把山芋藏在里面,冬天山芋就不会烂掉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而发生的翻滚现象。

2、鼓励幼儿大胆实验,个性记录,充分表述。

3、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幼儿对重心现象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空胶囊、小钢珠、小石子、绿豆、透明管、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2、知识准备:了解圆的物体(如小圆球、小钢珠)是会滚动的。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情引趣。

1、教师变魔术:小胶囊翻跟头,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粒小胶囊,这个小胶囊它可不一般,它今天还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想不想看?

师:小胶囊在干什么?你们想试一试吗?

2、幼儿动手试一试。

3、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的小胶囊不会翻跟头,而老师的能翻呢?

二、猜想互动,集体统计。

1、幼儿猜想:

师:老师带来了你们说到的绿豆、小钢珠、小石子(看实物照片),小朋友们请你们猜一猜:在空胶囊中放哪种物体能使它翻跟头?(出示绿豆、小钢珠、小石子)幼儿一:绿豆。幼儿二:小石子。幼儿三:小钢珠。

2、介绍记录表,幼儿猜想教师记录。

师:请小朋友大胆猜想,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的猜想结果。

3、教师统计幼儿猜想结果。

师:你觉得绿豆能让小胶囊翻跟头的请举手;你觉得小石子能让小胶囊翻跟头的请举手;你觉得小钢珠能让小胶囊翻跟头的请举手。

三、动手操作,个性记录。

1、交代实验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材料来实验。)

师:请小朋友们将这三种材料,每一次选一个放在小胶囊里,试一试,看看有什们发现,然后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你的实验表中。(操作时,请注意安全。)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幼儿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四、共同交流,共享经验。

1、生生互动,交流记录表。

师:请做好实验的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新的发现。

2、展示记录表,请多位幼儿分享各自的发现。

3、出示大统计表,验证猜想。

师:猜想只是一种想法,而动手操作才能让我们发现其中真正的秘密。

五、观看课件,了解原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钢珠使小胶囊翻跟头的真正原理。

2、师小结:因为小钢珠是圆的,它在小胶囊里会自由滚动,它又比小胶囊重,所以当小钢珠滚到胶囊的这一头时,胶囊的另一头就翘起来了;当滚到另一头时,这一头又翘起来了,这样接连不断地滚动,小胶囊就像杂技演员一样连续不断地翻起跟头来了。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小胶囊翻跟头的秘密,开心吗?(开心!)

六、延伸。

师:除了把小钢珠放进胶囊里让它翻跟头,还有没有其他的材料会成功呢?

活动反思:

1、操作探索前善“导”。此活动一开始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学习的意向,激起幼儿探索发现的冲动,带着“智力蛋为什么会翻跟头?”的问题非常投入、专注地进行操作探索活动。

2、操作探索中敢“放”。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敢于放手,但却不放任自流。比如在尝试让小胶囊翻跟头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有些困难,会有失败,但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方法提供给他们,而是鼓励幼儿再尝试,或请教同伴、或合作商量,自己解决问题,习得经验,真正把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成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3、操作探索后能“启”。每次操作探索后,教师能够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使知识、经验在幼儿的头脑中得到内化,并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以及记录活动中不断丰富。教师还善于设疑,启发幼儿思考,进行猜测,进而继续探索发现,直至解决问题。比如在幼儿第一次操作发现小胶囊并不能翻跟头时,教师马上提出“为什么你的小胶囊翻不了跟头?”、“有什么办法让它也能和智力蛋一样翻跟头呢?”等问题,使幼儿进行了再尝试、并从中发现了小胶囊翻跟头的秘密,自然习得了一些新的经验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