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

2025/09/1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三要素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 篇1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三要素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舒坦、欢畅”等词汇,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词句。

2、尝试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与同伴合作表现散文诗的意境。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记录植物小芽的生长过程。

2、散文诗挂图。

3、《春野》背景音乐。

4、阳光、春风、雨露、嫩芽的头饰。

5、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谈话:请幼儿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发芽生长情况。

(1)从土里钻出来的芽像什么?

(2)怎样才能让小芽快快长大?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一遍,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意境。

(1)小嫩芽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谁来迎接她了?他们是怎样对待小嫩芽的?

(2)小嫩芽慢慢的变得怎样了?

3、结合挂图欣赏散文诗,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容。

(1)小嫩芽像谁?太阳的照耀使他温暖,春风的抚慰使他亲切,雨露的滋润使他舒坦,可它为什么还害怕?

(2)太阳、春风、雨露分别对它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3)小嫩芽为什么变得勇敢了?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说小嫩芽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了?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4、鼓励幼儿与同伴分角色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装扮,自由表演散文诗的内容。

(2)引导幼儿随背景音乐《春野》进行表演,并相互欣赏各组的表演。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小芽在阳光、雨露、春风下成长的情景。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诵散文诗,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

2、让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思维。

活动准备

1、课件:寻找春天的图画

2、课件:春天里有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怎么知道的是春天呢?

2、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展开

1、观看——寻找春天的图画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春天了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有五颜六色的花、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

2、你们知道叫什么春雨吗?(春雨)

想不想看看春雨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动感图片:春雨

3、谁知道春雨过后,花、草是什么样子的?空气会怎么样?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空气更新鲜了)

三、欣赏散文:春雨的色彩

1、提问:这首散文诗好听吗?

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啊?(春雨的色彩)

2、春雨中有谁在说话啊?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

请小朋友再来欣赏一遍。

3、教师配乐朗诵一遍。

(1)小燕子是怎样说的?小燕子为什么说春天是绿色的?

(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绿了)

(2)小麻雀是怎样说的?小麻雀为什么说春天是红色的?

(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红了)

(3)小黄莺是怎样说的?小黄莺为什么说出春天是黄色的?

(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4)小鸟们说的对不对呢?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有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教师:小鸟们说的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录音小声说一遍好吗?

4、教师朗诵,幼儿可跟诵。

四、春天里有哪些东西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寻找春天的景色特征。

幼儿园三要素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关注紫藤花丛中的黄胸木蜂,知道它的名字和它与紫藤花的关系。

2.能胆交流自己的看法,与同伴协商合作,对黄胸木蜂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梳理。

3.萌发探索黄胸木蜂和紫藤花关系的兴趣,体验搜集、分享、合作的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紫藤花有长期的观察基础;搜集黄胸木蜂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物质准备:幼儿自行搜集到的资料,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交流查阅到的资料,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紫藤花丛中的蜂”的知识,是幼儿感受到搜集、分享的快乐。

1.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紫藤花丛中的蜂的小知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

2.引导幼儿利用搜集的图片、图书等资料,采用自由谈话的形式,向家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小知识。

二、请幼儿自由分组,通过自由讨论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黄胸木蜂的知识梳理后整理到记录表上。

1.请小朋友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知识,整理到记录表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介绍。

提问:紫藤花丛中的蜂叫什么名字?他在花丛中做什么?如果没有他会怎么样?

2.小结:黑熊木蜂又名黄胸木蜂,俗称咕噜蜂。他可以助紫藤花传播花粉。

三、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搜集的信息布置到信息台上,供家互相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日常随机观察中发现了紫藤花中的“蜂”,对此非常感兴趣。教师由此生成了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究发现并获得经验。

活动中请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与家人一起搜集各种资料,既强化了课堂效果,又能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