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科学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
2、通过实验,观察用磁铁可以牵引汽车移动。
【活动准备】
1、制作一个纸汽车,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移动的样子。
2、PPT《磁铁牵引纸车》课件,(什么和什么能互相吸引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PPT《磁铁牵引纸车》,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
——我们周边哪儿有磁铁呢?
——磁铁都能吸引什么东西呢?
——如果磁铁和铁之间有别的物体会怎么样呢?
二、展开。
观看PPT《磁铁牵引纸车》,说一说实验目标,备品以及实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移动的样子。
——看一看实验顺序。
1、装饰一个汽车村庄。
2、在纸上画一个汽车,然后剪下来。
3、在纸上插一个曲别针。
4、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
三、画出汽车村庄和汽车并剪下来。
——画出汽车行驶的道路并装饰一下。你想让汽车行驶在什么样的公路上呢?
——画一画纸汽车,你想要画什么样的汽车呢?
——画完后,把汽车剪下来。
四、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
——在纸汽车上插一个曲别针,然后把磁铁放在画好道路的图画纸下面。
——汽车会怎样呢?
——磁铁离得很近的话会怎么样?
——离远一点的'话会怎样呢?
——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前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后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
——在汽车和磁铁中间再放一张纸,汽车还会移动吗?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 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 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机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 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 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 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 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 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 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 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 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 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 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 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 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 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 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 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 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科学教案 篇3
温度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温度计、天气预报等等,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分享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模板给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时 (2)中午12时 (3)下午2时
六、课后反思。
科学教案 篇4
课标要求: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讲述相结合
学法指导:阅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烧瓶、水、试管夹、烧杯、喇叭、放大镜、漏斗、乒乓球、鸡蛋、气球、单摆。
教程:
一.引言
让学生阅读致同学们
二、科学之旅
1.找一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物理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探求科学知识是我们的渴望。
2.有趣.有用的物理
(1)演示实验图0.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图0.1-2会跳舞的小人。
图0.1-4乒乓球会下落吗?
(2)想想做做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
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3)阅读P5的课文及图0.1-5.0.1-6
(4):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原子及原子核的变化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3.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出来的。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
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提醒大家,一起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4.STS.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1)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讨论
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三.:略P9
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之旅?
四.作业
1.阅读课文
2.你觉得物理有趣吗?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
3.预习第一章.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