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犟龟》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犟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了解童话的特点。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激发想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把握作品形象不同性格特点。
三、通过联系实际讨论,深入理解“犟”的不同含义和小乌龟行为的思想价值。培养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你知道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吗?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一只小乌龟倒是与众不同——这是一只犟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文学常识(2分钟)
它来自遥远的德国,它的创造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你能很快从书上找到关于他的常识吗?
看来同学们很会学习,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他的资料,谁为大家读一读呢?
原来米切尔·恩德这么了不起,那我们更要好好品读一下他的这只犟龟了。
三、解題(6分钟)
你知道什么叫犟吗?“固执,不听人劝”
那么这只小乌龟到底做了什么事?它又是不听谁的劝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好不好?
四、解决字词障碍(2分钟)
师:有没有仍然没有解决的生字生词?字词积累中的词你会读吗?师:强调憾、悼
五、分析课文(20分钟)
师:读过一遍课文,你知道犟龟干了什么事了吗?
(乌龟要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起因),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果)。)
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勾画一下哪些语句体现了小乌龟去参加狮王的婚礼是十分困难的?它在路上都遇到了谁?它们分别说了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
(路远,不久举行。师:去掉其中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蜘蛛:你说蜘蛛说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和神态?你从哪些语句知道的?这些语句写出了蜘蛛的什么特征?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家吗?
蜘蛛:a、腿多、灵巧、不自信;b、哈哈大笑,充满同情,傲慢,轻视小乌龟;
劝阻内容:路远,走得慢,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
小乌龟的反应:决定不可改变;
师点拨,找准角色特点,就能读出味道;
其他三种动物也各有特色,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蜗牛:a、迷迷糊糊,懒,没精神,没劲头,b、难过,不信任小乌龟;
劝阻内容:方向走反;
小乌龟的反应:调转方向,为什么小乌龟没听蜘蛛的意见,却听了蜗牛的意见?这说明了什么?(乐于听从正确意见)——小乌龟调转方向,回家了吗?(回答:没有),这说明他的决定仍是——(齐答——不可改变)
壁虎:a、打瞌睡——懒,b、狮王高级官员——不负责任;
劝阻内容:婚礼暂时取消;
小乌龟的反应:(齐答——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乌鸦:闷闷不乐,穿着丧服;
为什么?狮王去世;为什么让乌鸦来报丧而不选喜鹊?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
小乌龟的反应(学生一起回答:“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挑一个你喜欢的角色用你的金嗓子读给同一小组的同学好吗?
六、理解童话的特点(2分钟)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小动物会有这样的语言和神态吗?这是什么样的写法?(想象和拟人)
那么童话的想象是不是就可以无所顾忌,天马行空呢?(不是,要抓住动物自身的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
七、继续分析课文,理解“犟”的含义和小乌龟行为的价值(7分钟)
那么面对这些动物的劝告,小乌龟的回答都是?
[板书: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说明小乌龟有怎样的性格?(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的阻碍都不改变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那现在你还认为犟龟的“犟”是“固执,不听人劝”的意思吗?那你能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吗?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的阻碍都不改变一往无前的精神,但也乐意听从正确的劝阻。
那么小乌龟的犟给它带来成功了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有不同意见吗?(备用:要是小猴子说,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你认为小乌龟会怎么说?)你认为它的“犟”好不好,为什么?那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别人的劝阻,也高扬起我们的头,告诉别人“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行不行?
师评: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然而本课的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八、了解童话的常识,理解文章的主题(4分钟)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童话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投影片: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那么,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小结:我们做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小乌龟一样,犟的精彩,犟的可爱,犟的有理。不过,好的劝告还是要听喔!
九、引导课外学习(1分钟)
通过这篇童话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童话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在课外,爱幻想的你,不妨续写这个童话或自编一个童话故事:爱思考的你;不妨写一篇《犟龟》的读后感:爱表演的你,不妨邀几个同学排一出课本剧:爱画画的你,不妨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连环画:爱读书的你,不妨多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著名的童话作品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哈利波特》(按键出示不同版本童话作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不断感悟生活的哲理。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不错,谢谢大家,再见!
《犟龟》教学设计 篇2
《犟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犟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犟龟》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寻找发现画面细节,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通道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感受乌龟坚持不懈朝目标前进的精神,能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垫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出故事主角。
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进行导入,让幼儿认识这本书的名字?上面强下面牛加起来读jiang。
犟龟是一只什么样的龟?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才叫它犟龟?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观察画面细节,引出故事。
(1)听故事第一段。
(2)引导幼儿观察三幅连续画面,从图中读出陶陶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做出参加狮王婚礼的慎重决定。
2、经历第一次被劝放弃的遭遇,初步呈现乌龟的决定。
(1)陶陶经过一片荆棘丛,遇到了谁?蜘蛛为什么要让它回去?
(2)陶陶会放弃吗?它怎么说的?(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三、继续听故事。
猜猜对话陶陶一路上遇到了谁?蜗牛会说些什么?他们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
四、游戏:搭沙山。
1、陶陶来到了哪里?这里有什么?这座沙山有热又高,你觉得陶陶会坚持走下去吗?
2、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能不能像陶陶一样坚持。
3、三人一组搭沙山,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搭的?
4、我们挑战更难的五个人来搭沙山,你们会坚持吗?请一组上来在老师帮助下完成。
五、故事结尾,感悟哲理。
1、体验惊喜和愿望实现的.快乐。
(1)观察画面,理解、体验陶陶参加到年轻狮王婚礼的意外惊喜。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礼物的细节,呈现故事结尾。
2、教师小结点题。
现在你们知道陶陶为什么能参加到失望的婚礼了吗?对!坚持就是胜利!
六、延伸活动。
我们也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吧,可是路上有很多困难,你们能坚持吗?
《犟龟》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审辩式思维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推理、质疑、提问、分析、比较。
2.运用审辩式思维,学生能够对童话中的人物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
1.边读文章边猜答案:
(1)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树上的鸟的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是什么让淘淘不顾天气的炎热,一直往前爬?
(3)陶陶在路上又遇到了蜗牛师师、壁虎茨茨和乌鸦阿嚏。她们为什么不支持淘淘?
(4)当遇到乌鸦时得知狮王二十八世已死,陶陶是该回家呢,还是该继续前行?
(5)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叫乌龟陶陶为“犟龟”吗?她真的脾气固执不听人家的劝告吗?
2.请同学画出《犟龟》的情节流程图
3.人物形象分析
(1)你是如何看待犟龟这个人物的?你认为他真的很“犟”吗?
(2)你如何看待劝淘淘放弃的这些人?
5.改写和续写
爬着爬着,陶陶在路上又遇到了壁虎茨茨和乌鸦阿嚏。(出示壁虎和乌鸦的图片。)她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当回小作家,说说乌龟陶陶与壁虎和乌鸦相遇后发生的故事。
师追问:
(1)为什么陶陶会选择回去或继续赶路?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继续来听故事。
师:“……就这样,陶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穿过了树林和沙地,日夜不停地赶路。”同学们,你们觉得乌龟陶陶这样日夜不停地赶路,最终会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乌龟陶陶,最终赶到狮子洞时,并没有赶上婚礼,你会怎么想?
6.质疑分析
(1)当遇到乌鸦时得知狮王二十八世已死,陶陶是该回家呢,还是该继续前行?
(2)你是否支持淘淘的决定?
(3)看看陶陶,与动身前往狮子洞的陶陶有了怎样的变化呢?小结:观赏了旅途的无限风景,一路风尘,我们的陶陶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有了更好的生存的本领。
(4)参加庆典的动物中,你们看到“蜘蛛发发”和“蜗牛师师”了吗?为什么看不到他们?小结:不上路,就不会看到旅途中美丽的风景,不上路,就一直过着重复而单调的生活,不上路,就永远遇不到隆重的庆典。
(5)仔细观察最后两幅图画,说说图画的特别之处?
A.狮王和王后面前有一份礼物;B.这么多动物中没有蜘蛛、蜗牛、壁虎和乌鸦。)
师:喜欢这个结局吗?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6)为什么叫乌龟陶陶为“犟龟”?她真的脾气固执不听人家的劝告吗?(她听了蜗牛师师的话,掉头往回走。)这也就是说,犟龟的“犟”并不是固执己见,而且当自己犯了错误时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比较归纳
对比归纳《犟龟》与《龟兔赛跑》中两只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小结与反思
从本设计涵盖的教学内容看,呈现的素材、故事等并无太多新意,主要是本设计从“方法”角度进行突破,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批判性技能的培养。如在探究同伴不支持淘淘的原因时,有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教材,谨慎且全面地分析诸因素与淘淘赴宴的关联。注重其全面、客观、求真等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质疑、辩证、评估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这些素材及故事等内容所呈现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具备指向性、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评价机制更具科学性。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技能的过程中,“犟龟”一课的教学设计获得新发展,学生对本课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批判性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犟龟”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结合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现总结了几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在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时,精准、清晰、合乎逻辑地渗透批判性思维倾向。
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瞄准目标方向、选取教学内容、兼顾学生心理确定目标维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有层次、有条理、能用清楚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清晰、可行的目标。在设置时,要尤为注意对学生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第二,在教学方法设计中,有机融入以质疑、求证、推理、判断等批判性思维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技能的渗透。重视以自身言语表达展现自身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显性示范活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及逐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技能的隐形教学环节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传授方法,给学生体验批判性思维魅力、锻炼批判性思维技能、增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在课堂案例实施与反思中,通过教学实录、测试习题分析等途径理性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教师在理性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不仅要参考自身的执教感受和评课教师的建议,更要采用科学的方式,通过教学实录、教学效果检测试题等途径,通过真实客观的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视角评判课堂教学效果,从中发现有待改进之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秉持发展观动态地看待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在教学前因地制宜地作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