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篇1
五一劳动节,走在川流不息的街头,仰着头看城市的灯红柳绿,低头就见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在一个有些荒僻却又让人无法忽视的街角——一群乞丐。
就算国家再怎么发展,永远也少不了穷人。我摇着头走向他们,晃荡着口袋里哗哗作响的零钱,挨个扔了个硬币。其中也有些不是乞丐,但混在这一堆的人谁又会拒绝意外之财?钱永远不会嫌多。
凡事都有个例外。
我被叫住了,尽管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可我觉得他是在叫我,我转过身,还没从人堆认清一个人是谁,一个硬币在空中画了个银色的抛物线,砸到我身上,又掉落到地上,当我正诧异的不知作何反应,有一个人向我挥了挥摊在地上的牌子,我刚刚还真没注意,现在定眼一看,牌子上写仨大字:打短工。
我脑子里千回路转,他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我给的一块钱?我平时可是只给一毛的!啧啧,现在的乞丐哟,我都不怕被坑了,竟还有猖狂到不要硬币的?
正想着,一个轻朗的声音,带着晚风的凉气挂进我耳朵里:“我不是要饭的。”声音平平的就像在陈述一个事实。也许他不是乞丐,只是穿得有些邋遢,大大咧咧的靠着一群乞丐坐,但我还是纳闷:这年头还有人和钱过不去!我有种甩上百元大钞的冲动,看他装什么清高!
也许我的目光有些怪异,他又问我:要短工吗,还带点淡淡的乡音。”不,不需要。“我突然有些郝然,抓抓头快步走开了。
虽然离那个街口很远了,但我一直在想刚刚的事,我不由的摸上那个硬币咋回来的落脚点,居然有些疼痛,当然这是幻觉,那疼痛不是在皮肉伤,我知道,那是内伤。
我觉得悲哀的事,当一个有尊严的人立在我面前,我的的第一反应竟是这人真装,真虚伪!生存和尊严,有些人会先选择生存下来其次是尊严。那个人用生存的尊严,只是用它的选择砸在了我的软肋上。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篇2
读了《为了他的尊严》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就可以换得报酬,从而有尊严地活着。纵使是一个可怜的独臂乞丐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变成一名气度不凡的董事长。(读原文,明观点,抓内容。语言简洁)
当我读到“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我揪心;当读到“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我赞叹。这个乞丐一开始向人乞讨,想不劳而获,多亏了那个妇人叫她用自己的劳动去换来收获呀,才成为了如今“自信、自重的董事长”。我怎么能不为他变化震惊呢?怎么能不为他的变化开心呢?(找感点,发议论。)
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名人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才成为名人的,没有一个人注定天生就是名人,所谓“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过渡,紧扣自己的的观点——劳动换来收获,而不是就事论事。)
有一群人逃到一个小村庄里,村里的人都热情迎接他们,他们一个个都筋疲力尽、骨瘦如柴,一见到饭就和饿狼见到羊一样直流口水,就连忙跑过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只有一个人拒绝施舍,并请求为这个村劳动之后才吃饭,并坚定的说:“劳动换来收获,不劳动不吃饭!”村长没有办法,只好让他捶背,他一捶完背就跑上饭桌,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因为他确实太饿了,即使如此,他也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赢得了村长的信任与帮助。加上他自己的努力,而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大王——哈默!
像他这样的人比比皆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被楚王羞辱,却被晏子婉转的回击,就维护了他的尊严……(这里没有弄懂比比皆是的意思,显然还应该举出类似的人物及其事例。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一定要有尊严地活着,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报酬,不能不劳而获!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篇3
尊严是无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一个没有尊严的人,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常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是必须有傲骨”。在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件事上,那个脸上布满了皱纹的老爷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
那是一个刮着凛冽的寒风的下午,虽然天气很冷,可是由于快过年了,街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喜气洋洋的采购年货。我和妈妈准备去买一副,忽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大家都在说:“好字!真是好字!”听到大家这么说,我和妈妈忍不住走了过去。可是围观的人太多了,我踮着脚尖往上蹦都看不到里面的人,于是我灵巧的钻到了里面。只见一位年迈的老爷爷端坐在一张老旧的桌子前面,正聚精会神地拿着毛笔写着对联。我仔细的看看老爷爷,两鬓斑白,双目炯炯有神,虽然他穿的衣服补了补丁,可是干干净净。他看起来红光满面,边写对联边大声的读着。
我伸着头看看老爷爷写的对联,他的字刚劲有力,大小均匀。和我的书法老师也有的一拼。
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这时,一位西装革履的青年走过来,蔑视的看着老人说:“哎,可怜的人呀!”说着,他随手扔下一百元钱,便拿着一副标价二十元的对联转身就走。这明显是不尊敬老爷爷,把老爷爷当成了街边的乞讨者。我们看着老爷爷,人们都愣在那里了。这时,只见老爷爷拿着钱,大步向青年人走去,要把多余的钱找给他。青年轻蔑的大声说:“你拿着吧,我看你怪可怜的”。老爷爷语重心长的对青年说:“我不是乞丐,所以我不能接受你的钱,我虽然并不富裕,但我穷的快乐,穷的有尊严。写书法是我的爱好,如果你喜欢,我送给你或者卖给你,可是你不能侮辱我的作品,侮辱我的尊严。”听了老爷爷的话大家都忍不住的拍手称赞。青年人惭愧的低下头,拿着老爷爷找给他的钱,灰溜溜的走了。
人生在世,尊严是必备的品格,没有尊严,就像鸟儿没有翅膀,鱼儿没有鳃一样。人没有性命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尊严。因此,即使再穷再苦也不能放弃尊严。
《为了他的尊严》读后感 篇4
面对“尊严”这个词,过去我只当是又多学了一个新词,对它的意义却不甚了解。可当我读了《为了他人的尊严》后,豁然开朗:尊严是自身自重的行为而取得别人对你的认可。它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那么重要,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文中的一位妇女让独臂乞丐搬砖,帮他明白了:通过劳动可以获得报酬,维护自己的尊严。因为有了尊严,这个乞丐最后奇迹般的当上了董事长。
一个乞丐,而且还只有一只手,怎么就当上了董事长?沉思过后,我找到了答案:女主人帮乞丐及时浪子回头,找回了尊严。“妇人递给了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乞丐把他的尊严找回去后,妇人递给他毛巾,尊重了他的尊严,这样让乞丐有了信心和力量,“仔细”地擦了擦脸。此时的他,更像一位绅士。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人怜悯,没有尊严的乞丐了。若是没有女主人的毛巾,他能当上董事长的机率也许没那么高。可见,尊严多么重要!
而我们,真的都有尊严吗?
在班上,就有那么几个“有钱人”,包里经常多放了几块钱。他们有时,就对一些同学说:“来!今天我钱多,招待你!”而总有一些人,听了就会美滋滋的,摇尾乞怜。没被招待的居然还会去要零食,缠着人家不放!虽说是朋友,偶尔要一要,增强友谊,但我还真担心他们长大会不会成为没有尊严,向人乞讨的乞丐。
大家也许读过这个故事:
挪威有一位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曾经去报考音乐学院,结果落选了。他身无分文,只好在街上拉琴卖艺。拉完后,他举起琴盒,人们纷纷把钱放进去。一个无赖把钱扔在忒他脚下。他捡起来递给无赖:“先生,您的钱掉了。”无料,无赖又把钱扔在他脚下:“钱归你的了。”他鞠个躬,说:“刚才您的钱掉了,我帮您捡了起来;现在我的钱掉了,您应也捡起我掉的钱。”无赖只好应从。这恰好被音乐考官看到了,就录取了他。呵呵,尊严真像是一位魔法师,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尊严,就是这样帮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我们不仅要像文中的董事长(曾经的乞丐)一样维护自己的尊严,还要像妇人一样尊重别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