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10/0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发现水有溶解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及判断能力。

3、让幼儿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感觉探索科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玻璃瓶、口杯、搅拌棒。

2、糖、盐、油、沙子、淀粉、石块、洗洁精、洗衣粉。

3、记录卡、记号笔。

4、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又进入了科学探究的领域,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2杯水,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谁想来尝一尝?

3、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二、讨论、演示

1、水为什么是甜的?你在水中看见糖了吗?糖哪去了呢?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在水中可以化掉?

3、水很历害,它让有些东西在水里化掉。在水中可以化掉的东西南北,在科学上我们叫它“溶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有趣的溶解》

4、你们想不想看看糖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师操作)

5、糖能溶解在水中吗?

6、在黑板上老师有张大的记录卡,卡上有两个杯子,杯子里没有东西的说明能溶解,有东西的说明不能溶解,把你们实验结果画在记录卡上,能溶解的画“V”,不能溶解的画“X”。

7、糖能溶解在水中所以就在能溶解的杯子下面打“V”

三、实验

1、今天,老师在每一组的桌子上给你们准备了盐、沙子、石块、油、淀粉,五种不同的材料,那你们猜一下谁会溶解?谁不会溶解在水中呢?好,现在我选出每组的操作员。其他小朋友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小记录员,一定要把你们的记录结果填到记录卡上,看看和你们猜想的是不是一样?(请小朋友在操作过程中,不要争抢,注意协调合作)。

2、幼儿随音乐自选材料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小朋友做完后一看记录卡的结果。

4、看看有实验结果和老师不一样的吗?哪个不一样?一起来操作一下。(教师把不一样的实验再进行示范操作,幼儿共同观察得出结果。

5、有些材料放入水中就会不见了,就会溶解到水中了,这就是小溶解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有趣的溶解,那么利用溶解的原理我们就可以区分一些物品了。

6、教师出示分别装有盐和油的两个杯子,让幼儿区分哪个是油,哪个是盐,为什么呢?(盐能溶解在水中,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四、应用

1、现在人们很聪明,利用溶解的原理还制作了许多东西,如:小朋友常见的“吹泡泡水”就是用洗衣粉、洗洁精溶解在水中制成的。

2、幼儿分组制作“泡泡水”。

3、泡泡水制作好了,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吹泡泡。

活动延伸:带幼儿到户外吹泡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老师同伴的讲话

2.听懂并学说方言童谣,体验其中的乐趣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丹阳话)小朋友,你们好!

2.老师说的是哪里的话呢?(丹阳话)那你能用丹阳话和老师打招呼吗?(能)说说看(老师好!)

3.我们是哪里人?(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什么地方人?中国有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就我们丹阳有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方言,也就是说家乡话。

4.那我们现在就用家乡话,方言来说一说自己的名字,谁来说?(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刚才小朋友都用方言说了自己的名字

5.老师这里有好几张图片,先看一看这几张图片里是什么?(鸡蛋,钞票,数字3,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珥陵话怎么说,请小朋友先在下面说一说,谁愿意站起来说给我们听一听呢?

6.看,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图片上是谁呀?(老公公)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老公公?

7.谁能用珥陵话说一说老公公?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老公公有趣的事情

二、倾听童谣

1.老师念童谣,幼儿倾听:从前有个老公公,问我借了两只蛋,礼拜三借礼拜四还,幼儿园里兜一圈,买了一顶西瓜帽,用掉钞票三块三

2.你们听懂了吗?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3.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4.小朋友们可真棒,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童谣里面的图片,你能按顺序一个一个在图片的小圈圈上写上序号吗?第一句话出现的图片就写图片①

5.谁能大胆地到前面来念一念,那谁能有珥陵话说一说这首童谣,小朋友先在下面试一试,老师巡回指导

6.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说一说

7.老师还把这首童谣画出来了呢。小眼睛看好了,有意思吗?

8.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热爱之情,不忘幼儿园的幸福生活。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做事的持续性,拓展幼儿与人让交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能独立地进行纪念册的设计、制作。

4、激发幼儿渴望上小学、即将做个小学生的自豪感。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白纸若干、彩笔、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音乐《甜甜的家》,再次感受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

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名字叫《甜甜的家》,这个甜甜的家指的是哪里?甜甜的家里都有谁?一家人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

二、谈话,萌发幼儿的惜别之情。

我们有这么一个甜甜的家,真幸福。可是,过些日子,我们小朋友即将升入小学,要离开这个甜甜的家,离开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和亲爱的老师,你们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小伙伴说?

三、激发幼儿建立纪念册的愿望。

不管我们怎么舍不得,我们还是要分开。分开后如果想和大家联系,该怎么办?用个什么办法把小伙伴的信息保存下来,不会忘记,而且方便大家以后联系?

给小朋友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

幼儿交流好办法。

四、讨论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信息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把每个小朋友的信息装订在一起,做成一本纪念册, 小朋友想老师和小伙伴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还可以随时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在这张纸上记录哪些内容,让小伙伴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信息?

根据幼儿的意见确定记录内容和形式,如内容可包括姓名、电话、自己的爱好等,可以绘画或写字,然后鼓励幼儿在纸上表征出来。给幼儿10分钟的时间完成。

五、请个别幼儿交流展示自己记录的内容。

将全体幼儿的记录纸装订成纪念册。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去后给自己的纪念册设计封面,好好保存,永远记住幼儿园这幸福美好的时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中开心、紧张的情绪,并尝试表现。

2.能随音乐旋律创编不同动作造型。

3.乐于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重难点:

感知音乐中开心、紧张的情绪,并尝试表现。

能随音乐旋律创编不同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1、 音乐(闲聊波尔卡音乐)、故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

2、 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米格爷爷的鞋匠铺》

师:老师要给小朋友听一段好听的音乐,这个音乐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还藏着一个秘密呢。呆会请你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找一找这个故事里面有什么小秘密好不好!

师:在城市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米格爷爷的鞋匠铺,里面住着做鞋子的米格老爷爷和他可爱的`鞋宝贝们,米格老爷爷的手艺很好,所以附近的人都喜欢到他那里去做鞋子,他那里有专门为高贵的小姐准备的黑美人鞋,还有为可爱的小男孩准备的小叮当鞋,还有许多许多你想象不到的漂亮的可爱的鞋子那里都有。鞋匠铺子里有个秘密,那就是每天晚上到12点钟米格老爷爷睡觉的时候,小鞋子会从鞋柜里面跑出来,一起唱歌跳舞,可开心了。师:刚才我请小朋友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找藏在故事里秘密,谁找到了?

幼:(老爷爷睡着的时候,小鞋子会跑出来跳舞。)

师:今天小鞋子们又跑出来玩游戏了,想知道玩的是什么游戏吗?(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

二、通过简单地动作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听音乐教师用手示范动作(第一遍)提醒:第一只小鞋子出来了,xx造型。第二只小鞋子出来了,跟着做一个一模一样的造型。

提问:我的小鞋子是一起出来跳舞的吗?

2、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用手跳舞。

提问:刚才在这段音乐里小鞋子出来时是什么心情?(开心、高兴)那你来做一做开心高兴什么样子呀?当它们听到有动静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紧张、害怕)请小朋友做做害怕紧张的表情。那这次我们玩的时候要把开心、紧张两种情绪都表现出来,好不好?

3、第三遍(站立)师:这次我们用我们的肩膀做小鞋柜(提醒幼儿:仔细听第二只小鞋子出来时的音乐)。

提问:

(1)第二只小鞋子出来时的音乐和第一只小鞋子出来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2)刚在我们游戏时所说的造型是什么?(固定)谁到前面来做一个。幼儿示范后,问:你做的是什么造型? (3)鼓励幼儿集体做不同的造型(并请几位示范)

游戏“快乐五连拍”

三、幼儿和老师合作表演。

(幼儿第一只鞋子,老师第二只鞋子)游戏前提出要求:第一只鞋子先出来做造型。第二只鞋子后出来做一模一样的动作。这次椅子坐鞋柜。

四、请部分幼儿游戏。(椅子是鞋柜)

再次提出游戏的要求:

1.坐前面的是第一只,站在后面的是第二只要看前面鞋子的动作。

2、仔细听音乐,听清自己出场的音乐。

3、第一只鞋子要摆与别人不同的优美造型。

4、出来游戏时要注意听,听到老爷爷咳嗽的要紧张悄悄回鞋柜。

五、幼儿集体游戏。(要求同上)

1、请全体幼儿两人一组共同游戏。

2、老师扮演米格爷爷,幼儿再次游戏。(最后一遍米格老爷爷:怎么这么吵呀,我刚才明明听到跳舞的音乐,我的小鞋子们出来过没有?)

活动延伸:

可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音乐是一首诙谐、有趣并带有韵律感的一首乐曲。在整个活动中,孩子都很配合被活动吸引。

激发幼儿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表演,他们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用我的表情和情绪去带动幼儿。因此,在活动开始阶段,通过故事《米格爷爷的鞋匠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一环节孩子们都表现的特别专注。本节活动的重点在摆造型的环节,我想通过三次不同的造型变换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摆出一些特别的造型。当幼儿已经较熟悉音乐节后,让幼儿自己听音乐做出“出来跳舞”和“跑回鞋柜”的动作,孩子们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在摆造型时,有的孩子会模仿别人的造型,或者只摆出了简单重复的造型,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我给出了一些适当的引导,或者我的肢体表现更加夸张点,我想孩子们也会更加大胆并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出自己。在最后幼儿合作表演时,孩子们还是需要提醒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并不是很准确,在此之前如果我给出一些语言上的提示或许会更好。以上的问题是我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值得多加考虑的。

总之,整个活动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我和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通过这次的音乐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其实音乐活动并不是带孩子们听听音乐,做做动作那么肤浅,而是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活动进行中,教育的影响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熏陶、感染内心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体验活动的过程所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小百科: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高跟鞋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