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10/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帮助小伙伴的故事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续编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由局部到整体逐一出示“旧皮鞋”,破解悬念。“草地上有一样东西,它要和我们捉迷藏呢!它把身体藏起来,一点一点地露出来,猜猜可能是什么?”(采用幼儿喜欢的藏猫猫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猜想的兴趣)

幼:可能是树枝、锅、影子……

师:你的想法真有意思,看!又露出一点点,猜猜是什么?

幼:我觉得是大象。

幼:我认为是恐龙。

幼:还可能是裙子、大马……

师:小朋友的想法好特别,真的有点像。再露出一点点,看看可能是什么?

幼:可能是陷阱。

幼:还有点像石头……

师:快全露出来吧,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

师:原来是一只鞋子啊!

(此环节中,教师要用简洁、幽默的语言回应和肯定幼儿的猜想,目的是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鞋子?”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只旧皮鞋?”

“奇怪,这只旧皮鞋怎么会在这儿?”

幼:可能是坏了,不要了;

幼:小老鼠偷出来的,发现太旧了,就不要了;

幼:可能是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掉了;

幼:捡垃圾的人不小心掉的;

幼:可能是别人穿旧了,丢了……

(这一环节的几个问题非常关键,能调动起孩子的各种感官,仔细去观察、去猜想、去倾听、去表达。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回答。)

三、演示课件,边讲边问。分段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续编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草地上有一只旧皮鞋,小兔经过这儿,用脚踢了踢说:“多破的鞋子!”说完,蹦蹦跳跳地走了。小松鼠经过这儿,看见了这只鞋子说:“多臭的鞋子!”说完,捂着鼻子走开了。小老鼠经过这儿,发现了这只鞋子。

师:“小老鼠准备用这只旧皮鞋做什么?”

幼:做仓库,可以储存过冬的粮食;

幼:可以做家,住在里面,又舒服又暖和;

幼:可以给自己的小宝宝做摇篮;

幼:卖钱;

幼:放到垃圾箱里;

幼:下雨的时候躲在里面;大灰狼来的时候藏在里面。

(教师此时的角色是回应幼儿,针对幼儿不同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提升,引导幼儿充分猜想、充分表达。)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的过程

教师讲故事:小老鼠找来了一块抹布,把旧皮鞋擦得干干净净,又找来了一瓶胶水,把裂缝粘得结结实实的,还采来了一束鲜花,把皮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最后又安上了轮子和方向盘,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就做好了。

“小老鼠用这只旧皮鞋到底做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做皮鞋车吧!”

(首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制作皮鞋车的过程,然后重点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做皮鞋车的动作:擦、粘、贴、安,从而理解做皮鞋车的过程。)

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这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会开着皮鞋车去做什么?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编故事。”

幼儿创编并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编和表述,同时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述、用词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启发幼儿讲的与同伴不一样。)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小朋友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干什么去了:

嘀嘀!嘀嘀!,小老鼠开着车送小兔子去上学,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漂亮!’嘀嘀!嘀嘀!小老鼠开着车帮小松鼠运松籽儿,小松鼠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好看,可惜我没有!’”

小结:原来,小老鼠去帮助小兔子和小松鼠了。

四、播放配音课件,引导幼儿完整倾听故事,提升经验

“小老鼠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小兔、小松鼠为什么没有呢?”

“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老鼠的形象特点:聪明、能干、乐于助人、节约、废物利用。)

“小老鼠又聪明、又能干、又爱帮助人,所以他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开着它,小老鼠多威风啊!我们也来开汽车吧!”

五、在欢快的“皮鞋车”音乐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最后一个主题是《你快乐,我快乐》,结合主题,我们倡议组织一次“献爱心义卖”活动,让班里的孩子把家里不玩的旧玩具拿到幼儿园来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这个建议立刻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他们互相交流着自己想要义卖的物品。

但真正面对“义卖”,孩子们既新奇又紧张,不知道如何进行。怎么样才能顺利地把玩具义卖出去?如何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义卖商品?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孩子们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在真正开始“义卖”之前,帮助孩子了解义卖的意义,理清活动的思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我所要考虑的,《玩具义卖前奏曲》这一教学内容,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而开展。

活动目标

1.收集义卖玩具,能对玩具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标准标价。

2.能与同伴合作进行广告设计和表演活动,分享成功的快乐。

3.了解义卖活动的意义,增强对灾区小伙伴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讨论过幼儿园“义卖”的意义、形式。

2.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类参加“义卖”的旧玩具。

3.1元、5元、1 O元价格标牌若干,各种纸质材料、软管、剪刀、颜料、胶水、各色记号笔等放在操作的桌子上。

4.常见的各种广告视频资料,义卖程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观察带来的“义卖”玩具,并进行分类

1.师: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参加义卖,请大家看看都有哪些玩具。

2.师幼共同讨论义卖的程序。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怎样进行义卖吗?

(2)教师将幼儿议论的程序用图谱在黑板上展示(收集一分类一标价一义卖),并引导幼儿讨论程序的合理性。

3.教师请幼儿将义卖的玩具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1)师:你们能把这些准备义卖的玩具分类吗?你们打算怎么分?

(2)幼儿讨论,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把玩具分为交通工具类、插塑类、毛绒类、运动类、积木类。

二、根据玩具的大小、新旧程度等特性为“义卖”玩具标价

1.请幼儿仔细观察程序图片,引出标价活动。

(1)教师出示1元、5元、1O元价格标牌和三种不同的玩具,请幼儿标价。

师:参加义卖的玩具都必须有价格,这三个玩具,你们觉得哪个可以卖1元?哪个可以卖5元?哪个可以卖1O元?为什么?(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理由)

(2)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玩具的材料、新旧、大小等,来给玩具标价。

2.幼儿自由组合成5组,自由选取一类玩具,尝试给每个玩具标上1元、5元或1O元的价格。

3.请幼儿互相观察,评议各组标价的合理性。

三、为“义卖”玩具设计广告

1.师:义卖时,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商品,怎样才能吸引整个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家长来买你的玩具呢?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确定通过广告的方法来实现。

3.讨论:什么样的广告是最方便的,我们能很快做出来?

4.教师播放一些常见的广告形式:图片广告、文字广告、表演广告、说词广告、综合性广告。

5.各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给自己组的玩具选择并设计一种广告。

6.各组进行广告创意的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体验活动的意义,增加关爱灾区小朋友的情感

师:今天,我们为参加“义卖”的玩具进行了分类、标价,还设计了广告,相信到时候我们的玩具肯定很受欢迎。等义卖结束,我们把义卖所得的钱全部都捐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有玩具玩,有书看,像我们这样开心、快乐。

活动延伸

为了使“义卖”活动更加有意义,幼儿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参加,帮忙布置展台和卖玩具,一起为四川小朋友献上爱心。

活动点评(任小芳)

该教学活动是大班《你快乐,我快乐》主题的一个拓展,正像教学设计者所说,最初的灵感来自幼儿,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只有做幼儿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提升,才能将教学与幼儿生活融于一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该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克服了社会领域教学“假、大、空”的传统毛病,利用幼儿曾经玩过而现在不用的旧玩具,进行实战练习,让幼儿在为“义卖”做准备的过程中,学习交往、学习表达、学习付出、学习分享,并渗透了简单的数概念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热情高,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该教学设计总体而言体现了三个字:准、实、新。准,即选材准、目标定位准。玩具义卖活动中的“玩具”既符合幼儿现实生活需求,而“义卖”更有利于拓展幼儿未来生活所需的经验。这符合新《纲要》对选择教材的原则和要求。在活动目标的制定上,三维目标清晰可见,操作性强。实,即教学中学习的元素就是生活中要用的经验,献爱心“义卖玩具会”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这与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不谋而合。新,即教学手段创新。巧妙地借助“义卖”,让幼儿在搜集玩具,为玩具分类、标价、设计广告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辨的能力,并初步萌发爱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认识调料

活动设计初衷:

生活体验是丰富幼儿知识,提高生活技能的生动的课堂。通过这种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随着活动的展开,在做好家园配合的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锻炼幼儿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辨别的功能。

2、 通过对调料的认识,使幼儿学会简单的使用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

3、 培养幼儿努力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 白糖、味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调料分类放好。

2、 黄瓜、西红柿、豆腐皮、葱、胡萝卜、火腿、白萝卜等切好分盘。

3、 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4、 环境布置“宝贝厨房”一处。

活动过程:

一、 布置活动室,将调料分盘放好。

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欢迎大家到宝贝厨房来做客,先请小朋友参观一下宝贝厨房的调料大世界。”音乐起,幼儿直接进入宝贝厨房参观已准备的各种调料,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感知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味道,注意参观时的秩序和卫生。

二、幼儿参观探究各种调料的名称和特点,并利用调料制作简单的凉菜。

1、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哪些调料?”幼儿回答:“白糖、鸡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再请幼儿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些调料的,引导幼儿分别从嗅觉和味觉、视觉的感受说出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例如糖甜、盐和酱油咸、味精鲜美、醋酸、油香等。

2、出示一盘调好的菜,请幼儿品尝并说出菜中用到的调料。教师总结各种调料的味道和作用:人们使用调料是为了做菜时使菜的味道更好吃。简单说明调料的其他用途:醋可以用来杀菌消毒;盐可以加水稀释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如果有烧伤和烫伤可以用酱油涂抹,减轻伤痛;涂抹香油可以减轻婴幼儿口疮等痛苦。

3、 出示各种切好的菜类,先请幼儿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这些菜的吃法,调制凉菜。

教师:“今天,我们用这些调料和蔬菜自己来做凉拌菜好吗?”请幼儿分四组进行活动。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料和蔬菜到桌子旁,在注意卫生方法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将各种菜加入调料用筷子进行搅拌,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味道搭配合理,甜和辣的冲突,每一个菜有其突出的特点,四组小朋友的菜尽量不重复。搅拌完毕之后幼儿试尝,然后根据不足进行补充加料。如淡的加盐,咸的加点鸡精或醋等。教师提醒幼儿不要将调料撒到外边,如果有用抹布随时清理。

4、 请幼儿将调好的菜装盘,为菜起名并做简单介绍。介绍的语言形式为:我们的菜名是* * *,用的主料是* * *,调料是 * * *。希望大家喜欢。菜品名称参考:西红柿拌白糖(火烧冰山)、凉拌豆腐皮(可加入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又名三彩丝。)、黄瓜火腿(红点点、绿点点)、糖醋萝卜丝等。

三、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品尝,教师表扬幼儿爱劳动,友好合作。提议幼儿在家帮爸爸和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半日活动指导思想

从幼儿的生活、游戏中生成集体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兴趣和需要、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和谐发展。

半日活动总目标

激发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懂得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与同伴友好合作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积极参与集体劳动

半日活动流程

一、来园

1、开窗通风,整理自然角。

2、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并仔细询问带药幼儿服药时间。

3、热情迎接幼儿来园,并和幼儿一起观察自然角植物的变化,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二、晨间户外活动、生活活动

1、目标:通过玩跳绳,发展幼儿的各个部位。

2、材料准备:跳绳若干条、塑料带一个。

3、过程:(1)准备活动:先带领幼儿环绕操场跑,做身体的准备动作。

(2)开始跳绳活动(个人跳)(集体跳)

(3)生活活动:老师带领幼儿散步、关心个别体弱的幼儿(向琳、刘世通等)在散步时观察幼儿园植物的变化。

三、早操

目标:排队迅速,做操动作合拍、有力。

内容:

完毕带队回班吃早餐。

四、晨间谈话

谈话内容:谈谈晨间活动情况,谈谈快乐的双休日。

五、科学活动:《纸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受力的秘密。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纸若干张、水桶、椅子、桌子

(三)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请幼儿和纸比力气。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纸的上面的一个小点上用力,纸很容易就撕开了。

2、出示另一张纸,请幼儿用拉的方法和纸比力气。

3、交流引导、寻找原因。

(1)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纸,我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来不开?

(2)和幼儿一起讨论原因。

4、游戏验证:(1)幼儿实验,把纸制作成纸称,和水桶、积木比力气。

(3)师生共同实验,让纸和小椅子、桌子比力气。

(四)生活延伸:工人叔叔很聪明,利用纸的这个道理做了许多东西。(食品包装撕口)

[page_break]

六、课间活动:

1、喝水,2、大、小便、3、洗手,4、吃水果,5垫毛巾站队准备上体能课。

七、户外活动:蚂蚁运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