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一》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复习一》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习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9以内数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复习9以内数的认识,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2、通过数学活动,复习9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物体和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知分类和比较的意义。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设计:
活动一:过桥
活动目标:通过过桥,复习9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活动过程:
口算:用手势比出桥上各算式的得数。
活动二:买门票
活动目标:通过说出机器人身上物体的名称及数一数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活动过程:
1、说出机器人身上各种物体的名称。
2、数出机器人身上各种物体分别有几个。
活动三:野生动物园
活动目标:通过野生动物园,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掌握左右方位。
活动过程:
1、让学生看图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基数和序数、左右方位的巩固练习。
活动四:买面包
活动目标:通过买面包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过程:
1、分小组进行买面包活动。
2、小组汇报。
活动五:小兔玩游戏
活动目标:通过学生独立认真地观察小兔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兔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认真观察小兔图。
2、小组讨论,对小兔进行分类。
3、小组汇报。
4、拓展题:把9只小兔关在三个一样大的房子里,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关法。
全课总结。
课外延伸:用学具盒里的图形拼一幅美丽的图画。
《复习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区分形近字母,能正确分辨音节的声母和韵母,较熟练地拼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拼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活动方式】
游戏。
【教学准备】
幻灯片、声韵母开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读
1、指导学生明确题意。
2、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练读。
二、我会写
1、指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母。
2、开动脑筋,说说每组字母的样子用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自己写一写。
4、展览。
三、看看读读
1、观察图画。
2、抽读音节词。
3、用词说话。
活动:看图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我会连
1、看图说话。
2、看图读音节。
3、看图连线。
4、看着连好的.图画练习说一、两句话。
二、我会认
1、指名开片上的字、词。
2、比赛读。
3、用“大、土、米、我、马、地”组词或说话;用“爸爸、妈妈”说话。
《复习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学过的四会生字,从音、形、义、运用这四个方面去复习巩固生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1、 布置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 用小黑板画上表格,供课堂计分。
3、 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圣诞节,马上又要迎来新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眨眼,这个学期也快要结束了。相信同学们在这个学期里面都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这一节课,咱们就用比赛的形式走进生字乐园,大家可要努力了。
既然要比赛,咱们就得先听清楚比赛规则。这一节课,我们一共要闯四关。这四关分别是:读音我最棒,认字最拿手,写字最认真,用字顶呱呱。四个小组只要顺利的通过一关就能相应地在计分表里前进一格。哪个小组前进得最快,哪个小组就赢了。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的,那咱们赶紧看看第一关都有哪些挑战等着我们。
二、读音我最棒。
师:课件出示:我会读。
第一关第一关挑战,我会读。四个小组分别开火车,一人读一个字。火车不停顿,全部读准确的可以加分。第一组开始吧。
生:开火车。
师:好的.。顺利完成第一个挑战。刚才课件出示的都是我们这个学期要掌握的100个四会生字。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但是,老师还是发现有个别字是不好读准确的。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老师把这些难读的字音都归类整理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今天天气特别好,生字宝宝出来玩耍了,现在生字宝宝累了,想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生:给生字归类。
师:真了不起,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啦。
二、 认字最拿手。
师:好的,我们一起进入下一关:认字最拿手。
有不少生字宝宝长得特别像,有时候只要加一笔或者减一笔都能变成另外一个生字。
我们可要好好地分分清楚。
师:一起来看看这道练习题。课件出示。请学生回答。
师:生字变一变,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们记忆生字,拿出练习卷,看看还有哪些生字也能变魔术。
生:完成练习。小组代表汇报。
师:除了可以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法来记忆生字,猜谜语也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呢。
生:猜谜语。
师:同学们是越来越棒了!第二个也成功拿下!
三、 写字最认真。
师:生字的读音和字形都难不倒我们,但是还要正确书写生字才行。要把字写好,就得把笔画写好,笔顺写对。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个学期学习了哪些笔画。
出示笔画表。
师:举起你的小手,先自由地书空一遍,可以选择你觉得最难写的笔画。
生书空。
师: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有一些小朋友把下面的笔画混淆了,经过刚才的复习,看看你能不能分清楚。
出示笔画。学生边说边书空。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听写比赛了。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卷。
生听写。讲评。
师:听写比赛刚刚结束,数笔画比赛又来了。请同学接着完成下一道题。
生完成练习。
师:把掌声送给自己吧,第三关我们通过啦!
四、 用字顶呱呱。
师: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马上进行第四关:用字顶呱呱。
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的生字,就是为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现在老师就要瞧一瞧,我们班哪些孩子用字顶呱呱。
师:出示课件,量词填空。
师:有些生字特别有趣,它可以跟不同的生字组成词语。看看你能用这些生字组成哪些词语。
课件出示:山 上 雨
大 水 衣
五、总结
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顺利通关,取得了胜利。以后同学们要和生字宝宝朋友都要过好这四关,生字宝宝一定会和你交个好朋友的,这四关就是——(指板书读)希望同学们能用这四个方法,交上很多很多的生字宝宝朋友,我们有机会再来一次比赛,看哪个同学认识的生字宝宝最多好吗?。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来复习词语。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复习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0—101页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系统认识20以内数和顺序及大小。
2.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一”和“十”、比多比少等概念。
3.对钟表及整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
4.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糖葫芦儿串一串”——忆一忆
师:时间老人的脚步可真快!在这将近一学期的时间里,小朋友们都学到了哪些本领?你们能把这知识的“糖葫芦”串得长又长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机在红圈圈里填上相应的内容如“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
[设计意图:用“糖葫芦”新颖的创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积极的.状态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二、“智慧岛上走一走”——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串的糖葫芦可真是又长又甜呀!为了奖励你们,我决定带你们去“智慧岛”,愿意吗?
1.第一站:“直尺上的学问”。
师:(出示直尺)这是一把神奇的小尺,上面有许多学问呢!谁来当“小老师”考考大家?
生:谁能从大到小数出小尺上的数?
生:你会2个2个数吗?你还会怎样数?.....
生:比9小1的数是多少?9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生:15左面有几个数?12和7,谁离10近一些?
生:从右面数,第4个数是多少?
……
(学生对于自己有机会上台做“小老师”考同伴很是得意)
2.第二站:“计数器上的操练”。
(1)师:(出示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让学生读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3)“你说我拨”活动:(分为男子组与女子组)
由一生随意说数,另一生上台拨计数器,并说出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其他学生“检阅”)
3.第三站:“画张智慧图”。
在老师的引导或合作下,把相关联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如: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第一站”简简单单的直尺上却涉及到数的大小、顺序、数数、左右、前后、几与第几等知识,“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站”的计数器操作突出了复习的重点,并以“你说我拨”的比赛活动推向一个高潮。“第三站”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把相关联的知识初步用图表示出来。最后以一面“数形结合”的红旗激励他们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三、“练功场上比一比”——练一练
1.做书上第2、3题。(包括数的顺序、组成)
2.书上第4题:“小明的一天”(认钟表)。
师:出示图,问小明在干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师追问:为什么是2时?为什么要写清楚是“下午2时”、“晚上8时”?
(同桌互相交流方法,再填在书上)
3.做第5题。(这题综合了认物体、分一分以及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1)分小组讨论、填表,并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2)讨论:“还可以怎么分?”(可以按颜色分,或按有无曲面来分等,只要说得合理就要肯定)
(3)让学生说说统计的方法?怎样统计就能又对又快?
4.拓展题:按规律填空,看谁方法多?
()()10()()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中既安排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如书上的第2、3、5题等,也安排了需要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如结合情境认钟表,更有思维发散与拓展的训练,如对物体分类的多样性与按规律填空的不唯一性。可谓是“循序渐进”。]
四、回顾复习说感受——课堂总结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课后与同学共同分享复习的好方法。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