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5/08/2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懂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们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朗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留白的部分启发学生想象,这样学生能很好地把文本中语言进行内化,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读进去”再“读出来”,更进一步体会人物对话中包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猜测。)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2、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品读课文,感悟真情

(一)学习课文1-3节

1、作者围绕着“诚实与信任”这个课题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去目睹当时的.情形。先听听1-3节,边听边想想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简洁地说说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究竟“我”的什么行为表现了“我”的诚实呢?请同学细读课文1-3节,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去感受。边读边画,也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一>造成事故的原因?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原因) <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出了点儿差错,当属正常。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3)“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③“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④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自己心爱的车的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这样的一张纸条,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4、小结学习方法: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4-11节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让我们听听他们之间真诚的对话吧。请同学们按照“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思考:从作者与车主的通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a、作者不但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当车主打来电话,作者首先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b、作者的举动,让车主深受感动。作者的诚实行为不但显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赢得了车主的尊重。

c、在那位车主看来,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d.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①个别读,齐读。

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请两个同学分角色再次有感情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5)课文学到现在,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既然连对方的姓名、年龄、职业都不知道,那车主的话为什么会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也印在你们的脑海了吗?这句话当中哪些词印在你的脑海里了?

(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所以作者用“诚实与信任”做题目了。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a、作者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任和尊重。

b、车主从作者诚实行动中深受感动,并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四、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说说本班或身边具有诚实与信任这种美好品质的事例。

2、用一句话或名言警句或一个故事说说自己对诚实与信任的理解。

3、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像老师这样,用一句话写在书签上,送给你最好的朋友。

五、课堂总结

今天,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相处,诚实和信任是最重要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心换心,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1、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引发了学生对“诚实与信任”的思考,

2、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学生学习兴致更高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教学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4、课外延伸这个练习,赋予“诚实与信任”以生活化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对课文深刻的主题产生亲切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也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坏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子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诚信。

教学难点:

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诚实与信任》。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有一句简洁的话,把“诚实与信任”讲清楚了。

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齐读

过渡:作者当时只留下了一张字条,可小红车的主人却说作者留下了诚实和信任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事发的夜晚。

二、品读1-3自然段,探究“诚信”

1、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从哪一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诚实和对车主的信任?

2、讨论交流:

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哪一句写出了我的诚实?

理解“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四周?

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

②、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哪一句写出了我对车主的信任?

“我”当时留下的只是一张字条吗?

如果你是车主,你看到了这张纸条,你又会想些什么?

3、交通事故的发生必定事出有因。让我们来做一回“小交警”,用锐利的双眼去洞悉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快速浏览1-2自然段,你能找到原因吗?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能见度。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①、前半句是说责任在他,后半句是说责任在我,这是不同的两种看法,作者用了哪个字把这转折的意思写出来。(但)

②、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者认为责任在自己,一起读。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过渡:我留下了字条,三天之后,小红车的主人打来了电话。

1、(出示对话)

①、同学们看看这些对话,和我们以前见到的对话形式有什么不同?

这些对话没有提示语,叫作直接对话,使文章十分简洁。

②、因为没有提示语,我们应自己揣摩当时两人的神情。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对话部分,想想两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神情和心情。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对话,读出来是两个人在对话。

(指名交流理解:作者充满歉意,真诚。车主表示感谢。)

2、同学们都能用心体会两个人的感受,下面再让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这段真诚的对话,去感受人间这份美好的感情!请一二组读“我”的`话,三四组读车主的话。

一根细细的电话线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真情,尽管两人素不相识,却像是很熟悉很友好的朋友。这就是人间最纯洁的感情啊!

4、(引读最后一段。)搁下电话,我很后悔,居然——也不知道——但他的话——

哪句话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

5、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①、齐读

②、为什么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

四、总结升华

1、谁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

2、课文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五、拓展、迁移练习

1、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自己读一读。

2、联系今天学的课文,你觉得他们的生意为什么会破产?

3、老师送你们几句名言。齐读。谁还知道哪些关于诚实和信任的格言?

诚实和信任是珍贵的,愿大家也能拥有他们。

六、课外实践活动

1、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

2、收集有关诚信的故事,自己先说一说,准备在班队课上交流。

《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同学们会讲《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

2、小结: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对他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3、下面大家共同来学习有关诚实与信任的课文。(板书课题)

4、用“——”划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小红车主人说作者给他留下了诚实与信任呢?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二、学习第1—3自然段,理解诚实

1、课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好好想一想。

2、交流:

(1)“天很黑,又有点雾”、“能见度仍很差”,从这里可以知道环境恶劣,潜藏着事故的隐患。

(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提问:“毕竟”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作者诚实、勇于承担责任。)

(3)“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a、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个细心的,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b、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师:作者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自己的诚实。

4、让学生再读1—3自然段,感受我诚实的可贵品质。

三、学习第4—11自然段,理解信任

1、情境猜测:留下字条,一般来说,你想对方会要求你干什么?

2、三天后,小红车的主人拿起了话筒,拨通了电话。如果你接到电话,一般来说,对方要干什么?

3、老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品味一下他们俩在电话中传递的情感。

4、从小红车主人和“我”的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人感动?

5、交流:

(1)“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a、提问:既然是“我”把他车子的反光镜碰坏了,按理说他应该向“我”索赔才对,但他为什么要向“我”表示感谢呢?

b、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2)“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a、他为什么会感动?

b、同学们再读读,好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a、齐读。

b、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联系实际谈谈。

c、所以说,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d、现在,你想想看你还能给课文起个其他的题目吗?

e、小结:是啊,诚信是架在人心与人心之间的桥梁,是沟通相互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5)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

四、迁移练习 总结全文

1、师: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一些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名言,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1)指名交流

(2)老师送名言:“诚实和信任是心灵之花。”

2、课外实践活动(任选一个)

(1)把自己喜欢的话做成一张书签送给身边的人。

(2)收集诚信的故事,说一说,交流一下。

《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案背景: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诚实变成了奢侈品,人们互相之间也缺乏基本的信任感。所以,期望学习这篇课文后,孩子们能够懂得诚实的可贵并且学会信任他人。

教学课题:

《诚实与信任》

教材分析:

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诚实与信任》一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深夜,“我”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坏了停在路口的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我”写下了自己的姓名、电话,放在那辆车的雨刷下。这令那位车主很感动,他不但不要“我”承担损失,反而打电话向“我”致谢。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和领悟结合,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诚实 故障 毕竟 破碎 车辆 超出 厘米 责任 寄信 地址

2.指名读第10自然段,“他”到底说了什么话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3. 课件出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合作探究

1.车主说我给他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2.自己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再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精讲点拨

解读3至10小节。

1.课件出示第3小节,指名读。

引导学生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看法。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3.课件出示第5至10小节,师生分角色读。

4.从这段对话中,你认为我又是怎样的人?车主又是怎样的人?边默读边思考。

5.交流,相机指导用诚恳的语气练习朗读。

6.指导学生同座分角色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7.小结(课件再次出示车主说的最后一句话)!

四、矫正反馈

1.课件:这件事你们认为责任到底在谁?从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发表看法。(师给予点评)

3.小结。

4.齐读“对话”部分。

五、迁移应用

补充材料: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志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将自己的“秘诀”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我。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不以为然雯:“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我素。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想想看:“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指的是什么?结尾弟弟会说些什么?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68-70页。

2.课外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反思

本文叙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课始,我抓住重点语句:“不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围绕“‘我’的诚实与信任表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读中勾画、朗读、理解、感悟。

第二部分,进入到了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和“红色小汽车车主”那一番精彩绝伦的对话描写。我以“对话”为赏析处,升华情感,品味信任 。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文中“我”与车主之间的信任,我让学生让分角色朗读,以情促读。从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角度,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分角色地进行朗读,达到有声有色地再现两人在不同情感态度的支配下对“诚实与信任”这一生命话题的思想碰撞。我想,只有读好了,学生才算是真真切切地对“我”的“诚实和信任”与“车主”对“诚实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看得如此崇高之间的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升华。

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围绕“我的诚实和信任还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理由。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了“我”的诚实、光明磊落、不逃避责任,为进一步升华认识铺路搭桥。在”学生感悟到“我”的认错、认赔,意脉贯通,自然地牵出小红车主人的“感动、感谢”,水到渠成的造成“我”与他合龙之势。

接着,我再次出示句子并引读:“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朗读的梯度往往影响着朗读的效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课文其中饱含着人文教育“在这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课件,总结全文并拓展升华,人与人之间除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人生的哲理,汲取做人的精华。

这节课还存在以下失误的地方:教学时,虽然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但是在教学环节衔接的一些细节上,自己总感觉到不够顺畅,这就难免使学生对文本的朗读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