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教学反思
老地方整理的《感觉》教学反思(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觉》教学反思 篇1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感觉》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内容: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听赏《祝你快乐》
教学目标:
1、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感受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品格
2、运用顿音记号,轻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3、听赏《祝你快乐》感受管弦乐器怎样表现快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体验快乐
教学难点: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练习
1、音程练习6——5——
4——3——
2、和声练习:歌曲结束句
二、听赏《祝你快乐》
1、简介管弦乐情况,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2、乐曲在色彩、速度、力度上如何变化表现怎样的场景?
三、学习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1、聆听《开心的感觉真好》
思考:歌曲情绪?
2、再听《开心的感觉真好》
思考:你认为歌曲分几部分?
歌曲^***部分是哪里?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和声音演唱这一部分?
3、学唱^***部分的一声部
4、完整学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5、利用乐器或击掌伴奏演唱歌曲
6、用领唱与齐唱或者更多的方式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7、再听《开心的感觉真好》细听并学习二声部
注意顿音和四分休止符,以及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圆润和和谐-
自由选择二声部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就,利用学习的`积极性较快好的呈现学习效果)
8、和谐的声音练习合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结束语:开心的感觉真好,新学习开始又是新的开始,祝福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因为开心的感觉真好。
课后反思: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合唱训练,所以我准备用三节课的课时来让学生学习这首合唱歌曲。在学习合唱歌曲中,要让学生能更加清楚在合唱中最重要的是声部之间的和谐,明白合唱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训练,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在教学中,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在音准上有些问题,特别是四班的学生,但是通过老师的提示和指导有所好转。其他的几个班学生在声部的配合上要进一步加强.
《感觉》教学反思 篇3
新课标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学与练习结合,在讨论与运用中巩固知识点、强化理解,以好带差,以达到“堂堂清”的目的。《感觉器官——视觉的形成》这节课知识点多,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我想试试学生自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在《感觉器官——视觉的'形成》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讨论“照相机的构造原理”,结合课本眼球构造的彩图,找出二者相似之处,分组交流并补充、纠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考查的形式,自主完成有关眼球结构功能的习题。此时,班级80%的学生能快速达到要求。在后两分钟学生交替检查时,学生相互批改纠正,慢的学生也在参与中得到知识巩固。
接下来的“视觉如何形成”是教学难点,我这次不再用先讲再练的模式,直接给学生5分钟时间看书讨论,然后出示设计好的习题以竞赛的形式抢答。学生反应非常踊跃,把由浅到深的填空题解决得很精彩。最后,小节本节课内容时,我让差一些的学生把知识点连贯起来加以复述、总结,让能力强的学生分析实际应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就很清楚了。
通过《感觉器官——视觉的形成》这节课的尝试,我自己觉得上课不那么累了,学生也觉得难学的、繁杂知识变得简单了,所以课后练习更得心应手。教学反思
《感觉》教学反思 篇4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听唱法、拼音配合读歌词法、录音反馈法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自觉地、开动脑筋自由的学习这首歌。
在导课中我用了学生做笑脸的片段,让学生边听边做,学生看到了其他同学的笑容后显得很激动,学习兴趣大增。接着我有趁热打铁,用了动画版的《开心的感觉真好》让学生欣赏。通过两遍的聆听,学生就会有一个比较初步的开心印象。 在读歌词的环节中,我用了拼音配合读歌词的方法。
例如:《天(an)上(ang)的 / 朝(ao)霞(a)/ 好(ao)象 百 花 / 开(ai)放(ang)》这样,学生能很直观的把握节奏,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 随后在教歌的时候,我成功的插入了录音反馈法。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中听到了自己的歌声,这让他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听到自己歌声的时候,对自己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及时纠正和练习,之后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的最后,我用小礼物的方式将课件关于早操的儿歌送给学生,让其根据节奏自己读出来,学生从中对节奏的掌握会有所提高。而通过儿歌内容和《开心的感觉真好》这首歌曲内容的结合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