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2025/09/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精选8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1

教学步骤: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2

《锐角与钝角》一课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什么是角,角的特征,以及学过了直角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的。*老师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很紧扣,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课前充分备课,结合课标精神,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中引导学生充分动手,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归纳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回想整节,学生和教师的表现都相对的到位,感受很深。

1、在新知探索中,陈老师出示8个图案,从中发现有角的存在,然后要求学生对这8个角进行分类,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分小组分一分,并互相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在活动中,发现学生只能通过用眼观察第个角的大小,还发现有学生是在下面拿着三角板对着黑板上的角进行量一量,再把结果记下来。在这期间,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进行有效的动手,只能靠观察,猜测等一些方法来分类,没有把锐角与钝角的特征与概念在操作中得以掌握和理解。

2、在教学了锐角与钝角的概念后,陈老师按排了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这一环节,素材都是由教师提供,这样对学生能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能力得不到体现,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就不能体会得那么深入。

3、画角时,苏老师要求学生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学生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画,抽个别学生板演,然后就评一下,这样会不会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太过于草草过场,因为画角不仅要画出一个角来,还要画出的角要是锐角或钝角,你是怎样判断的,但可惜这么好的一个环节就这样过场了。

4、用2把三角尺拼出角的活动,安排的非常好,这里对于将来角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对知识的衔接是很到位的。

商榷之处:我个人觉得课堂作业本还是最后来做比较好,不要再中间上课过程中做。一个课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课堂上的效率的,那么刚讲一个内容,马上做;接着,又讲一个内容再做。对学生来说,势必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个人拙见。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37--38页,完成39页练习九中的习题。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在新课的导入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

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5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②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使学生通过看、说、画、分、互问、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④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难点:分辨锐角和钝角,它们都是有无数个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 活动角 作业纸 三角尺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①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师: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这里面藏着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们?

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谁来指出这些角藏在哪?

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角(课件显示,去掉背景图后的大小不同的角)他们长得一样吗?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分类吗?

2、给“角“分类。

(1)要求: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还可以怎么分?分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学生汇报分类方法,师标出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说得挺好,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师边讲解边标示出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谁能说说锐角长什么样子?钝角呢?

3、用手势表示角(直角、锐角、钝角)

(1)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啊!为了确定同学们对新朋友的认识,我们来动手做做。来,愿意的伸出2食指,师做生学,先做一直角(你怎么证明你做的是直角),再把它变到锐角,告诉大家它的边是怎么变的?

生:我是把两条边往里靠近,就变成锐角了。

(2)他说的和你们做的.是一样的吗?(生答:一样)再把它变回直角,这回就要把两边分开,回到了直角。如果再分开呢?会变成钝角。叫一生说变化过程。

4、找角

①找图片中的锐角和钝角

师:大家都认识锐角和钝角了,做角也已经难不倒我们,那么你能从这里找到角吗?(课件展示:毛衣“V”字领、跳高架、双面梯、路灯、剪刀……)

学生指出锐角和钝角藏在哪里。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②找身边的角。

师:我们在图片中能找到锐角和钝角,那么在我们的身边能不能找到它们俩呢?各小组同学找一找,互相说一说(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红领巾,校徽,等上面都有角。来看看老师找的角,好吗?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篮球架,屋子,栏杆,自行车)

5.画一画

锐角和钝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说明他们的用处很大。接下来我们也来画角,只要你喜欢的角,都可以。动手吧,看谁画角技术最好,动作又快。

汇报画的是什么角,并说说你的想法?同桌互说。

6、折一折、摸一摸

(1)师折一个角,让学生闭着眼睛摸,说出角的名称,并说想法。

(2)同桌互相折角、摸角、猜角。

7、神奇的活动角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锐角和钝角吗?引出有无数个锐角、钝角。师报学生做角举高。

7.全课总结:

安静地想一想: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的?

(2)师总结:分一分(认识了锐角和钝角)

做一做(体会直角、锐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锐角、钝角是无处不在的)

画一画(深入了解锐角、钝角的特点)

变一变(体验锐角和钝角是有无数个的)

数学知识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不信你就去生活中找一找吧,下节课告诉老师你的收获。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

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