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五月,盛开的沙枣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在给幼儿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也带给大家美的享受,更激发了孩子们观察探索的愿望。于是,这得天独厚的园本资源成为了综合探索活动设计的有效载体。本活动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紧密围绕“认识沙枣树”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品尝、感受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认识沙枣树的特点、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通过散文欣赏和绘画沙枣树,使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其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幼儿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多种感官对沙枣树进行观察,用讨论、比较的方法认识沙枣树,找出沙枣树的特征。
2、了解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3、了解沙枣树对人类的作用,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沙枣树的树形、树枝、叶、花等的细节照片。
2、沙枣花蜂蜜一瓶、沙枣一盘
3、录音磁带:散文欣赏《我爱家乡的沙枣树》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感知幼儿园的美丽。
(1) 提问:“我们幼儿园非常漂亮,种了很多种树,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 出示沙枣树的照片,问:“这是什么树?”“它还有更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银柳、香柳、桂香柳)
(3)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现在沙枣树开花了,幼儿园里香喷喷的,更漂亮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2、认识沙枣树。(请幼儿搬上椅子到户外,围坐在沙枣树下。)
(1)认识沙枣树枝干的特点。
请幼儿仔细观察沙枣树的枝干,互相讨论,讲述沙枣树枝干与旁边的柳树、槐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沙枣树的树枝细节照片,引导幼儿发现树枝上的小刺,猜想小刺的作用是什么?(保持吸收水分)
(2)认识沙枣树叶子的特点。
看一看沙枣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出示沙枣树的树叶细节照片,引导幼儿总结出:沙枣树的叶子是小小的椭圆形,正面是银绿色,背面是银白色,非常有特点。
(3)认识沙枣树的花的特点。
深深地吸一口气。闻一闻并说一说沙枣花是什么味道的?你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出示沙枣花的细节照片,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沙枣花的特点。(沙枣花很娇小,是一簇一簇开的。花瓣一面是银色,花蕊的一面却是淡黄色的。)
“你知道沙枣花有什么作用吗?”(沙枣花是优良的蜜源)出示沙枣花蜂蜜请幼儿品尝。
(4) 认识沙枣树的'果实的特点。
“你知道沙枣花谢了会变成什么吗?”出示一盘沙枣,请幼儿观察并品尝沙枣。
“沙枣外形是怎样的?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什么感觉的呢?”(沙枣是金黄色的。吃到嘴里软软的,发沙,仿佛含着沙子,皮厚核大,微酸微甜。沙枣有健胃的功效,用沙枣泡茶喝,还能延年益寿。)
3、了解沙枣树的作用。
(1)讨论:为什么沙枣树是西北特有的树?(沙枣树长不高,但它的根系长度超过树干几倍甚至十几倍,能在干旱的沙土深层寻找水,是大西北治沙防沙的“先锋”,帮助我们人类改善了大西北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爱护它。)
(2)你知道沙枣树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吗?(沙枣树全身是宝:花是优良的蜜源;叶子是家禽的饲料;果、花、枝可入药,用于治腹泻和痢疾;木材是制作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良材。所以沙枣树又有百宝树之称。)
4、欣赏配乐散文《我爱家乡的沙枣树》,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美工活动《美丽的沙枣树》。请幼儿用绘画、粘贴、手工制作等各种方法表现美丽的沙枣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逐步发展和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他们的思维特点正由原先的形象思维逐步向初步的逻辑思维转变。该活动内容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和多变性,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增加猜想、操作、观察、验证等环节,让幼儿在疑问中发现,在探索中创造,突出体现了从“趣”中引、在“玩”中学、在“说”中知,引导幼儿有序、合理地安排空间,发展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幼儿解决平时碰到物体整理摆放的难题提供帮助,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在反复尝试“装罐子”的过程中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2、通过观察与试误体验成功的快乐u。
3、能根据记录表用语言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懂得分离物品
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个罐子、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一杯米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介绍过程,激发探索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任务: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都装进罐子里去,并且能盖上盖子,你们能完成吗?
二、引导幼儿尝试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1、幼儿猜想装罐的顺序
2、提出操作要求
1)一种东西全部装完才能装另一种
2)三种东西全都装进罐子,还能盖上盖子,才算完成任务
3)每尝试一次就把你的操作顺序记录下来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按要求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4、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师:你是按什么顺序装的'?完成任务了吗?
小结:原来同样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装的顺序不同,结果就不同。
三、幼儿再次操作,验证填补空隙的最佳方法
1、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物体填补空隙的现象
师:仔细观察,看看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
2、交流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物体填补空隙的最佳方法
1)师: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你发现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
2)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小结装罐的最佳方法。
小结:原来乒乓球大,球之间的空隙也大;玻璃球比较小,会钻到乒乓球之间的大空隙里;而小米粒最小,就把更小的空隙给填上了。
3)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现在的罐子装满了吗?还能往里放东西吗?
教师小结:原来只有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
活动延伸:迁移经验,解决问题—————请小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本领解决图片上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小区地形图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匹配。
2、能探索出多种图形组合方式并记录。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
(1)人手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C小区地形图,记录单,笔。
(2)每组一份D小区地形图和六张不同颜色的警车巡逻区域图。
A、B、D、E小区地形图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动物新村造好了,黑猫警长为了更好的保护大家的'安全,决定划分巡逻区域,并派警车巡逻。黑猫警长一共划分了几块巡逻区域呢?
2、师幼共同为六块巡逻区域派警车。
二、基本活动:
1、播放课件(出示小区地形图),黑猫警长他们第一天来到了A小区,黑色的地方表示小区的楼房,白色的地方是需要巡逻的空地。想一想,这是几号警车的巡逻区域?
2、第二天,黑猫警长他们来到了B小区,这又是几号警车的巡逻区域呢?
小结:有的小区可以直接找到适合的警车,有的小区则需要把巡逻区域图换一个方向看看,才能找到适合的警车,把每一块空地都巡逻到。
3、第三天,黑猫警长来到了C小区,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区需要警车巡逻的空地有几块?派一辆警车够吗?你觉得需要几辆?派哪两辆车合作能完成巡逻任务?
(1)教师出示巡逻车安排表,介绍记录的方法。
(2)幼儿操作并记录巡逻车的安排方法。
(3)幼儿互相交流结果。
小结:有的小区在巡逻时,需要把两辆警车的巡逻区域进行组合,这样才能完成任务。
4、黑猫警长接到D小区的报告,有一个小偷躲在小区的角落里。这个小区很大,黑猫警长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巡逻警车。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来安排一下派哪几辆警车去巡逻。
(1)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三、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目标:
①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② 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③ 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准备:
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呀,本来有3颗红萝卜,后来又长出了2颗红萝卜,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现在菜园里有5个红萝卜,农民伯伯拔起了一颗红萝卜,把它送给了小兔子,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呢?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像刚刚这两个小故事一样,讲一件事情,出现2个数字,最后一定会留一个问题的'活动,我们就叫做编应用题,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吗?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老师来编编看。我的题目是:树枝上本来有三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2只小鸟,现在树枝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四、算式编应用题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