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2025/09/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万圣节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进一步了解万圣节,了解南瓜灯的来历与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乐趣。

2、感受和家长一起学本领的乐趣。

活动准备:

南瓜、小刀、勺子、笔、蜡烛、图片

活动重难点:

制作不同表情的'南瓜灯

活动过程:

一、 看看说说

1、 出示有关万圣节的图片,介绍有关万圣节的知识。

(1) 万圣节的由来

(2) 万圣节惹人们的装扮

(3) 万圣节晚上小朋友们讨糖

(4) 万圣节的南瓜灯

2、 家长制作南瓜灯

(1) 家长出示南瓜灯,幼儿观察南瓜灯的外形等

(2) 家长出示制作南瓜灯的工具:勺子、南瓜、小刀、笔

(3) 家长制作,幼儿观察。

3、 幼儿画南瓜灯

(1) 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南瓜灯表情。

(2) 回家根据自己绘画的南瓜灯表情,和爸爸妈妈也来做一个南瓜灯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篇2

一、情境目标:

健康:

1、感受南瓜节欢乐的气氛。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多吃粗粮好。懂得吃东西要讲卫生。

探索:

1、能用各种感官,主动去了解南瓜的特点和作用等。

2、能用普通话讲出南瓜明显的特征。

表现: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能用交流、谈话、游戏、分享、绘画、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表征。

二、情境活动

1、亲亲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

2、蛤蟆吃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

3、幸福分享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

4、摘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

5、南瓜丰收啦

涉及领域:表现、探索三、区域活动

1、南瓜娃娃真可爱材料:南瓜头饰1个,油画棒人手一盒、大圆纸活动提示:做南瓜头饰

●教师出示已勾好线的南瓜头饰,为幼儿示范涂色。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多涂几个头饰。

2、南瓜娃娃在哪里材料:教师预先画好的图6张,里面的南瓜娃娃分别藏在图中的各个地方。

活动提示:

●今天的南瓜娃娃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分别找南瓜娃娃,找到后要告诉别人,南瓜娃娃在哪里找的。

●幼儿们玩找到的南瓜娃娃。

●藏南瓜娃娃,让别人下一次来找。

3、南瓜娃娃小超市材料:几种南瓜制作的食品(替代物)已经参观过超市并讨论过。

活动提示:

●激发幼儿玩超市的愿望

●和幼儿讨论玩超市的规则

●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以顾客身份进行指导。

4、做请柬材料:油画棒、各种漂亮的纸、吸管等废旧物品、胶水。

活动实施:

●教师告诉幼儿要请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加我们的南瓜节舞会,让孩子自己做请柬。并出示老师做的一张。

●幼儿自选一张漂亮的.纸或画或贴。

●老师帮助幼儿剪成他们喜欢的图形,内写:请爸爸妈妈x月x日来幼儿园作客。后面贴上一张自己的标记图。

5、快乐的“南瓜节”舞会材料:邀请家长来园和老师孩子一起布置舞会场地并一起化装。

活动提示:

●配班教师戴上南瓜头饰,扮演“南瓜国王“邀请家长、幼儿参加晚会。

●家长、幼儿戴上做好的头饰,当南瓜公主、王子、娃娃、妈妈等一起去参加舞会,跳起欢快的舞。

四、资源链接:

1、主题的产生:

最近一段时间,自然角里琳琅满目,陈列着许多瓜果蔬菜,孩子们非常兴奋,“这是黄瓜、西红柿、茄子、葫芦……”“这是什么呀?”“是黄瓜吧,这是黄色的,不,这是冬瓜……”幼儿一下子围住了南瓜叽叽喳喳,对这个扁扁、圆圆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小朋友赶紧跑过来向我求救,我告诉他们这是南瓜,生长在地里,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南瓜很好吃也有营养,听完我的介绍,有人好奇地抱住了南瓜,“哇,好重!”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决定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亲身去感受体验南瓜,在玩玩、讲讲、甚至是尝尝中去了解南瓜,从而加深幼儿对南瓜的直观印象,由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南瓜节》这一主题活动。

2、活动反思:

抓住兴趣,有利于引导是主题式课程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体现。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幼儿的观察中,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有力地保障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

“快乐的南瓜节”这一活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幼儿在玩玩、讲讲、尝尝中让幼儿获得知识,同时为幼儿提供相对宽松的有利于感受,表现的环境,尊重他们的意愿,支持他们、理解他们,并和孩子一起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故事:童话《蛤蟆吃南瓜》

有一只蛤蟆,种了一块南瓜地。秋天,南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圆又大。眼看着南瓜越长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南瓜的好办法。蛤蟆心里真着急呀!

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南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南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石头太小,砸不碎南瓜的。”

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南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去请狗熊大哥,狗熊一听,立刻就拿来一把刀,用力一砍,南瓜碎了,狗熊又砍呀砍,蛤蟆、青蛙和狗熊还搬来一口锅,烧起了南瓜粥。不一会儿,南瓜粥烧好了,三个好朋友尝了一碗,真甜,它们又吃呀,吃呀,南瓜粥真香。它们吃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锅里还有许多南瓜粥,于是,蛤蟆请狗熊搬来桌子,它还在桌子旁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南瓜粥”。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时间。

2、认识万圣节相关的人、事、物、歌曲。

3、体验万圣节的欢乐气氛。

活动方案

时间:万圣节当日1小时30分(或前后几日)

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的party(也可全校性的party)

对象:在校学生及家长(可邀请非本校的学生及家长参加)

活动前准备工作:

发给学生和家长的邀请函

布置教室环境

准备活动物品:南瓜(或橙子)、大汤匙、安全刀、蜡烛、打火机、盆、苹果、Trick or Treat的歌曲挂图、录音机、纸袋、美劳素材、剪刀、胶水等,另外可以准备照相机、摄像机等。

活动内容:

1、讲述万圣节的起源,学习相关知识;

2、手工制作——南瓜灯;

3、游戏——咬苹果;

4、活动——不给糖,就捣蛋;

活动流程

一、热身(15分钟)

老师头戴巫婆帽,骑着扫把(或化妆成其他人物),进入教室。请孩子猜猜看老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此时老师利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来简单讲述万圣节的起源(尽量避免讲述宗教方面的内容),介绍万圣节的时间、特殊物品、人物和活动和歌曲。

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或复习)教材中76,77页的词汇、句型和歌曲,并制造气氛引导孩子一起进入活动环节。

二、进入活动

教师让学生说出今天的日期,告诉孩子们今天要过一个有趣欢快的节日。活动中不仅能吃到美味且免费的糖果,大家还要一起亲自动手制作南瓜灯,体验咬苹果的快乐。

活动一:制作南瓜灯(30分钟,具体步骤见附件3)

(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或采用小橘灯代替,学生用彩笔在橘皮上画就可以了。)

流程:

1、请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做好的南瓜灯或者照片

2、带领孩子亲手制作

3、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拍照留念。

活动二:咬苹果(15分钟,具体步骤见附件4)

流程: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学生根据规则做游戏

3、分享游戏快乐

活动三:不给糖,就捣蛋(25分钟,具体步骤见附件6)

流程:

1、教师带领学生制作要糖袋

2、外出要糖,可以请来参加party的家长扮演或老师要糖)

3、分享要糖果的快乐,数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三、总结活动,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家后继续玩课上玩过的游戏;

请学生用糖果的包装纸制作面具

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国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创设一个“鬼屋”

2、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

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着。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活动反思

1、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