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2025/10/08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篇1

动作建议:

第1-2小节:双手做相互前后交替走的动作:

第3-4小节:做看的动作。

第5-8小节同第1-4小节一样)再重复一遍

第9-12小节:双手做喝酒的动作,再重复一遍‘

第13-18小节:头部转动做头晕的动作,

第19-20小节:头部和身体摇动做喝醉酒晕的动作。

游戏玩法:

1.选出一名领头人带着大家做搞笑的动作和表情,让农夫猜出领头人。

2.随着游戏的挑战幼儿创编自己的搞笑动作和表情,所有幼儿跟着学,农夫猜的时候不能打电话,学会克制自己。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情景来表现狐狸走,看,喝,晕,搞笑的肢体动作,感知!音乐AB乐段结构和不同风格。

2.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能够创编狐狸看,喝,晕,滑稽的动作,并能在游戏中分角色来表现音乐。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懂得当客人时要懂礼貌不.

能给主人带来麻烦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剪辑A段high歌,B段哈巴涅拉舞曲。圆形座位摆放。

2.经验准备:幼儿有领头人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我的邻居是一位勤劳好客的农夫,农夫的果园丰收了,有大大的苹果,红红的草莓,但是最让农夫得意的是他那又大又甜的葡萄丰收了农夫把葡萄酿成了香甜美味的葡萄酒,邀请他的邻居小狐狸们到他家去做客,小狐狸知道了高兴极了,它们先去参观了农夫的葡萄园,又到农夫家品尝了葡萄酒。可是,小狐狸们还没喝几口酒醉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动作感知A段音乐

1.教师跟音乐做相应动作

2.提问晕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感受音乐做相应动作

4.引导幼儿创编看,喝酒的动作

5.教师带着幼儿用创编动作感受音乐

6.引导幼儿创编晕的动作

7.带领幼儿圆圈走加入酒瓶打碎的声音

三,动作感知B段音乐

1.讨论逗农夫升心的动作。

2.教师选幼儿四个动作跟音乐学一学。

3.教师请一名小狐狸当领头人跟音乐练习。

4.再请一名幼儿创编搞笑的动作当领头人。

四.游戏:领头人

1.请农夫上场猜猜哪个是第一个逗农夫开心的小狐狸。

2.请一只小狐狸当农夫,一只小狐狸当领头人。

3.请一位客人老师来当农夫猜一猜。

4.结束语:农夫已经不生气了,我们一起去把农夫的家收拾干净,然后请农夫去我们家做客吧。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2、培养儿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4.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活动准备:

谜语、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难点:

2、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活动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分解动作: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4)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组合动作: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举起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握起来。

3、听一听

(1)教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4.做一做

(1)放歌曲《小手拍拍》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啦来,手指伸出来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等。

(4)师生表演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边唱边做给你的爸爸妈妈看。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篇3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跳舞”

[5]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6]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7]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8]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9]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10]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11]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12-19]小节:移位走队形。

[20]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1]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22]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3]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24]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5]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26]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游戏玩法建议

1.[12-19]小节:挑战关卡1,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圆形;

2.[12-19]小节:挑战关卡2,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正方形;

3.挑战通关卡3,在ABABA乐曲中先后变换队形一一圆形、正方形

4.[26]小节:在音乐结東时摆出不同造型。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ABA的结构,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召唤、摇摆、浪花、波浪的动作,并能在B段随乐走到相应的队形。

2.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并创造造型,并能根据图谱准确变换出相应队形。

3.让孩子通过学习准确观察相应事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准确专注性,从中感受闯关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圆形。

2.PPT。

队形地垫。

活动过程

1.感受海草参加舞蹈大赛故事情境。

2.随乐做基本动作2-3遍,理解并记忆海草舞动作的顺序。

3.出示关卡1,幼儿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B段音乐移位走到圆圈的线上)

4.挑战关卡2,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散点正方形队形)

5.挑战关卡3,加入BA音乐让幼儿通过观察图谱尝试在舞蹈中两次变换队形。

6.累加游戏:结束时各自摆出不同的造型。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基本合拍做剁馅、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饺子沸腾的视频、地面的圆圈贴图。

2、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知道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以音乐形式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听之前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儿歌里唱了什么?老师随音乐做动作。

(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剁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的舞蹈。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剁馅和擀饺皮部分(a段)

(1)引导幼儿做出做馅的动作:单手切——炒馅——双手切——炒馅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饺子馅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做出擀饺皮的基本动作:单手擀饺皮(左手作拳头状表示面团,右手表示拿擀棒)。(包饺子,包饺子,擀擀擀)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做馅,第三个乐句擀饺皮,第四个乐句双手自然摊开弯腰向后退(小面团变成大饺皮)。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包饺子部分(b段)

(1)幼儿先创编包饺子的动作(师:小朋友想一想包饺子该怎么包?)

(2)教师示范动作:先一只手摊开表示面皮,另一只手"抓饺子馅",然后两只手包饺子。(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

(3)师幼跟着音乐共同学习。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部分:

(1)教师出示饺子沸腾的视频,幼儿观察饺子在锅里"跳舞"。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饺子是怎们跳舞的?

(2)幼儿创编饺子饺子跳舞的动作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视频里面饺子是怎么跳舞的啊?我们一起来学学饺子跳舞的动作吧。

(3)师幼共同归纳总结,创编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演都很棒!饺子自转的动作是这样的,四处游动是这样的,向上跳的动作是这样的。

(运用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创编出"自转"、"四处游动"、"向上跳"等动作。)

(4)师:饺子是放进锅就会沸腾的吗?(引导幼儿说出饺子在锅里是先沉在锅底,再慢慢浮上来,最后才"跳舞"。)

(5)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a段)学习小饺子跳舞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将饺子跳舞的样子表演出来。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

师:现在我们把刚才学过的动作都连起来完整地表演一遍。

6、圆圈队形上跳舞:

(1)幼儿面向圆心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向中间靠拢

(2)调整到适当位置做做馅的动作,擀面时面向圆上做动作,逆时针走动。

(3)后退时双手摊开弯腰小碎步向后退。

(4)饺子煮时的动作是沉在锅底(蹲在地上),慢慢浮上来(幼儿慢慢起来),饺子沸腾(自转,向上跳,四处游动)。

7、自然结束活动:在饺子沸腾后老师扮演厨师,捞出熟的饺子。

师:(音乐a段快结束时)饺子熟了,吃饺子喽—

反思:

1、由于喜洋洋这首音乐节奏比较快,幼儿很难把握节奏,可以没有用到音乐时当做背景音乐,不干扰教师讲解情况下帮助幼儿熟悉音乐。

2、我的情绪表达不够,包饺子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配上喜洋洋的音乐,应该是很欢快的,需要适当加上一些辅助的语言(如"我要给谁包饺子啊,我该怎么报啊?""饺子皮要捏紧,别破皮罗!"等等。)

3、在饺子沸腾环节,开煤气—关煤气在幼儿熟悉后可以改成开煤气—煤气关小—煤气开大—关煤气,让活动更有趣。

4、饺子煮好后,幼儿有的说粘锅了,有的黏在一起了,我应该抓住时机解决这一问题,在饺子沸腾中充当铲子,铲一铲粘锅的饺子,把粘一起的饺子分开,闻一闻饺子的香气,"这只饺子真香啊!"等。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重点: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图谱一张、皮球一个;

2、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对比性较强的旋律;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听音乐,进活动室——准备活动——熟悉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皮球游戏,结束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听音乐,全体幼儿有序进场,围坐成半圆,有节奏的拍手;

二)准备活动

1、 安静旋律

2、 律动《做做,摸摸》: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三)熟悉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许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个皮球,那平时小朋友们经常玩皮球,今天许老师也想要来玩一下皮球,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皮球的吗?

1、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玩球(A段:左右手来回滚球; B段:拍接球)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球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来边讲边玩球)那刚刚除了眼睛看到老师玩球,耳朵听到了什么呀?(引出音乐)下面呢老师再跟着这音乐来表演玩球,请你们听听看老师滚球时音乐是怎样的?(柔柔的、连贯的)拍接球时音乐又是怎么样的?(有力的、跳跃的)

四)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师:那许老师之前就欣赏了一遍这音乐旋律,老师边欣赏边把这音乐的样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图谱)下朋友们,你们在这图谱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引出圆滑线和断奏点符号,引出圆滑线出表现的是滚球,而断奏点符号表现的就是拍接球)下面呢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这音乐旋律边看这一图谱,看的时候注意老师的食指,会依照这一图谱做哪些动作。(幼儿边欣赏边观看图谱、食指动作)

提问:刚刚老师的食指依照这一图谱做了些什么动作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哎!在这圆滑线时食指是划、摇来表现皮球滚动的,在断奏点符号时食指是点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的肢体部位,那还可以用什么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呢?(引导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分别表现)引出跟着音乐选择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正式开始前可请个别幼儿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现的相应肢体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可换一下肢体部位再次表现)

五)皮球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皮球游戏。等等请小朋友们来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师先做拍皮球的人,听音乐在前面两段圆滑线处也就是表现皮球滚动的地方请慢慢的左右摇动身体,等到音乐断奏处也就是拍接球时老师会拍某一个小朋友,那个幼儿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2、幼儿游戏,可进行两次,第二次可请幼儿来当拍皮球的人,教师也扮演成皮球,与幼儿一起玩;

3、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对游戏规则掌握的程度,适当增加难度及趣味性,如: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在音乐旋律下,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有序的出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与评析(评析人:郑瑾、施华、韩非、丁楠、将连芬、李丹艳、胡雪琴等人):

选择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因为本次欣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其中活动中有小游戏,幼儿也会在活动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旋律特点,幼儿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选择了本次活动。那活动一开始教师用音乐带进场,还做了一些律动,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的导入(选用了小皮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想法很不错,幼儿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顺的引入到了活动中去;在教师跟着音乐玩球时幼儿都看得很仔细;那教师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对活动流程也很熟悉,每个环节间过度的也很流畅,都会有过渡语;教师的语气语调也还可以,在游戏时教师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乐当中边做动作带离活动室也与开头上下呼应,不错!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听过课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对课的评价,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那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反思及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见:如:教师与配班老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因专门选一个老师来放音乐,这样就不用让配班老师又忙于播放音乐又要拍照,赶不来及;此外,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与跳跃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说了几遍,幼儿才弄明白;但幼儿选择的肢体动作表现范围不是很广,肢体部位的动作不是很多,就只有个别幼儿选用了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其他幼儿特别在跳跃音乐时都是用整个身体跳跃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会跟着其他幼儿去做动作表现;因此,教师可积极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跳跃;最后,在进行拍皮球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组织、分配好,集体幼儿在蹲下游戏时会挤来挤去,有些乱,我觉得当时可让一部分幼儿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选幼儿当拍皮球的人时,可以分男、女轮流进行,不游戏的来拍节奏跟着音乐,这样就不会使他们傻乎乎的坐着了,分批进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挤、乱的现象;此外,感觉像是健康活动,这是因为教师让幼儿欣赏、感受的不够,都是老师在提醒幼儿做什么动作,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