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2025/08/2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斑羚飞渡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篇1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2、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3、了解作者热情赞扬的动物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斑羚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简介作家、作品

2、介绍斑羚

3默读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标记出来并站起来告诉同学们。

4分组讨论,斑羚飞渡经过几个过程?分别是什么?

5你来讲故事,讲讲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6小组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课堂检测

1、 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戛()洛山对峙()山涧()哀咩()

坠()落斑()斓参差()蹿()跃

2 解释下列词语

迥然不同:

略胜一筹:

进退维谷:

3写一写,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学习研讨(第二课时)

1斑羚为什么要飞渡?

2细读文章最后一段,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3课文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4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5文中出现了几次彩虹?每次出现有什么意义?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受触动的语句,并谈一谈受触动的原因。

7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对头羊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把你的真知灼见谈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到震惊?

三、拓展训练

1写一写

请你给掉下悬崖的老斑羚写几句悼。请你给飞渡过去的小斑羚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请你给猎人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2说一说

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

四练笔

1写一段生活中你曾见过或是做过的保护小动物或是残害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课时作业)

2以“我看《斑羚飞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课时作业)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有情朗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关注详略,体会描写,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究课文主题。

3、学习精神,提高认识,学会善待,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2、理解并学习斑羚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3、引导学生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人与动物,情景引读

1、图片展示:出示人与动物图片,营造学习氛围。

2、情景引读:

同学们,当我们看了这么多人与动物亲昵的图片,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我们大家都喜欢与动物一起玩耍,相亲相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西南山区,正有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被猎人赶到了绝境,在这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它们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对照课文,学生各抒己见。)

三、再现“飞渡”,故事复述

1、再现“飞渡”:

教师出示flash—斑羚飞渡,再现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学生欣赏。

2、故事复述:

在你的心目中,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能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而又充满感情的给大家复述一下吗。可复述整个斑羚飞渡悬崖(或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

复述要求: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住主要动词。

四、合作探究,叙述详略

1、合作探究:

(1)关于镰刀头羊;

①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自由发言)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②镰刀头羊是怎样指导这次飞渡的? 明确:(学生阅读后回答) 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③镰刀头羊“悲哀地叫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④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

⑤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对镰刀头羊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是褒还是贬?请把你的真知灼见说给大家听一听。

(2)关于彩虹;

说说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3)关于猎人

猎人为什么不开枪,如果你在这狩猎的队伍中,你会怎样呢?

2、叙述详略: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五、品读赏析,互动释疑

1、品读赏析:. 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或最让你震撼的语段,体味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含义。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角色体验,联想拓展

1、角色体验:

让我们走进斑羚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它们的内心活动吧。

①假如你是斑羚中的一员,你会在伤心崖上想些什么呢?如果还有时间的话。

②假如你是一只老斑羚,飞渡前,你会对小斑羚说些什么呢?

③假如你是一只成功飞渡的小斑羚,你想对坠入崖底的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④假如你就是猎人,你会怎么看待那些斑羚的?

2、联想拓展:

①体会了斑羚的内心世界,我们总会产生一些自身的感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感受吧。

②在这群斑羚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迫切学习的金子般的东西呢?

明确: (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总结存储: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阅读时,我们无不被那壮烈的场景所震惊。从中我们读出了斑羚的自我牺牲和对生命的礼赞,我们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2、拓展延伸:

①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

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斑羚身陷绝境(1-4)

二、峰回路转

彩虹出现(5-7) 准备飞渡(8-9)

三、斑羚飞渡

试跳成功(10) 全体飞渡(11-16)

四、走向深渊(17-18)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以复述为教学主线,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地描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体会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由韩红的《天亮了》导入

二、学生初步感受,引发学生经验,初步体验。

(一)速度课文,限每分钟500字(2500字)(5分钟)。

(二)学生畅谈感受:

要求:

不拘泥于某一种看法

站在猎人角度的感受

站在斑羚角度的感受(镰刀头羊、老斑羚、斑羚群体等)

站在个人的角度

站在个人和动物关系的角度

三概要复述故事

找2—3名学生复述。

(课件显示):叙述的要素是情节及因果关系。

身陷绝境、老羚试渡、主动分列、斑羚飞渡、(头羊牺牲)

师小结:好的概述,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引发听者的兴

趣与欲望,期待着对故事更深透更真切的了解。

四 、有感情的详细复述故事即在复述课文内容时,尽量用原文的关键性词语进行具体描述。

(一)出示要求:1、全班分四部分进行复述。

2、第一组承担(1—4段) 第二组承担(5—8段)第三组承担19段 第四组承担(10—17)段

3、先细读课文,找出复述中必须出现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段落,并分析原因。

4、复述的同学不看书,同学们可以看书。如果复述中出现阻隔、中断,必须有本组同学立即接上,直到完成本组的.任务。

(二)各组同学讨论重点词语。

指导:

学会用词:逼、对峙、进退维谷、骚动(动词及感情色彩较浓的词语的使用)。

善用比喻(对用喻何不用喻的比较)。

抒情议论(必要的抒情议论对感情表达的重要)。

(三)师生共同学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以及段落。

(四)有感情的详细复述。

五、创造性复述

师指导:

“我“从猎人身上反思什么?

“我”从斑羚的种群意识中获得的启示。

“我”对头羊的镇定、果敢、牺牲精神的景仰。

“我”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的善待于敬畏。

对人与动物关系认识的升华

师 参与创造性复述,强化对生命的认识。

善待生命

敬畏生命

六、本节小结。

七、布置作业。

把斑羚飞渡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语文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我第一次读它,就给我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震撼。这也是我们备课指导思想中三个纬度所要求达到的。

三个维度讲知识和计能,将过程和方法,这篇课文,除了常规的积累语言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外,但就这篇课文我觉得就是思考练习一中提到的复述。为此我对复述进行了思考,把复述作为教学过程和方法,作为这堂课的主要目的。

以复述作为教学的主线,不仅能够串起常规的双基教学,还串起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找到了双基教学与创新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这堂课的突破口。于是最后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复述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讲述或转述原文内容,复述的训练乃是语感的训练,可以训练语感的张力:复述表达的过程是学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复述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感知、体味、消化、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

(二)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性的背诵。

(三)语文的复述就是语感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在字词理解、课文理解中复述,让复述真正生动起来。

(四)对复述应有逐步提高的要求 。复述不是平面的,复述要有次层,有梯级,我把《斑羚飞渡》的复述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概要复述;第二层次有感情的详细复述(“有感情的”,是与这篇课文情感性强的特点相结合的),尽可能进入斑羚的情感世界,真切的体验斑羚的心理;第三层次创造性复述,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参与创造,进行想象。以复述的三个层次为这堂课的设计框架,课堂也显出层次性、丰富性和立体感来。

不过,这次教学,我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周,我所教学的这个班级是仲南中学的慢班,学生基础薄弱,问题设计对他们来说困难较大,课堂容量大,学生没能较好的完成本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