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祁黄羊》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祁黄羊》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祁黄羊,了解时代背景。
二、初读指导
1、了解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层次,结合学习生字词。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学习第一段,知道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四、学写生字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3、查找有关祁黄羊的故事、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串
祁黄羊
中军尉
辞职
举荐
解狐
祁午
悼公
深感意外
十分惊讶
出以公心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选择以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过渡: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认真读读文中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人物的品质。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师:打开书本,想想文章哪几自然段讲了外举不避仇的内容?请大家读读文章的3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想人物会用怎样的语
气、语调来说话,再体会一下人物的内心。
生自读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议,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生分角色读。
分组读。
三、学习内举不避亲
解狐能担此重任,可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入就病死了,于是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请大家读9.10两节,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自读,指名回答。(抓住想了想,又郑重)(惊讶)
四、角色说话
过渡:这就是读到人物的心里去了。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里,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不止是悼公,整个晋国的人都感觉非常惊讶。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你会说些什么?来试试。
学生练说。
师:下面让我们听听春秋时期,人们对祁黄羊的不同声音。
五、再次体会意外之感
师: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芸,褒贬不一,他居然会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难怪悼公会
出示: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生齐读
师:而在举荐祁午后,又让悼公感到
出示: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儿?
生齐读
六、解狐、祁午所想
师:而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的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
师:当他的儿子听到时,他儿子暗下决心。你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吗?
七、祁黄羊的心声
师: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生读。
师: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
师:所以,他只是想到的是什么?
而根本没去想
(只是想,压根儿没去想)
师:祁黄羊的心里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
生:是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兴亡。
师:这就叫――
(出以公心)
(板书)
师: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
(这里的公指的是国家的利益)
八、学最后一段
师:是的,他总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悼公被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
师:对这一句话,有没有自己的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指名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还可以叫什么?
(出以公心)
师:是什么意思?(心里装着国家的安危,不装着自己的恩怨。)
师: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成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
生读。
九、小结: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你知道还有哪些出以公心的小故事吗?
指名说。
回去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像祁黄羊一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祁黄羊》教案 篇2
《祁黄羊》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祁黄羊》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祁黄羊》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英才篇,刘备、诸葛亮、公仪休都有各自的优秀品质,单元的核心育人价值应该是让学生从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中学习他们做人、待事接物的方法与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本篇故事清晰易懂,以对话的形式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不管是人物的'请辞,还是外举和内举,无一不透露出祁黄羊的公正无私、一心为国。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结构清楚,内容易懂,学生学完第一课后,在了解了中军尉的职责、春秋各雄称霸的背景后,学生对于祁黄羊已经有了敬重之意,因为他面对功劳、面对官位,不图贪享,毅然退位让贤,这是一种怎样的气魄呀!对于他的不避仇、不避亲,学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他的出以公心。但是正是这种“荐敌”“荐亲”的举动要让学生去深挖,从而更深入地去认识他的做事出以公心。
三、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示,简要说出故事内容
2、通过人物身份、提示语等入情入境地读好对话
3、通过其他人物的介入,想象说话,深挖人物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读好对话的环节处理
2、对人物品质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竖起耳朵,练练听力: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2)猜测老师为什么要积累这两句。(忧国忧民的情操)引到文中的“出以公心”
3)谁做事出以公心?(板题、读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能根据提示说说吗?(小黑板)
4)生练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二、读好对话
1、外举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浏览,发现故事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的?(对话)今天,我们就要来读好对话,像平时生活中对话一样自然。
1) 先请同桌之间用心地分角色朗读3——7小节两遍,一边读,一边仔细听,听同桌的朗读符不符合人物身份?
2)生分角色读文3——7小节。
3)了解情况 按提示评价
2、达成共识:
1)悼公:春秋五霸之一,大气、威严,君临天下的风范、沉稳,语速较慢
2)祁黄羊:职责虽不高可职责重大,很受重视,他很尽忠职守,办事认真、慎重,对君主忠诚有礼
3)你觉得读好对话还应注意写什么? (提示语、设身处地地想)
4)随机指读(两组)、评价、再读;推荐赛读,全班分角色读
3、角色介入
1)祁黄羊推荐人选首推解狐,解狐可是他的杀父仇人哎,这消息若传入解狐耳朵里,他会怎么说?
2)想象说话(知恩图报、感激知遇之恩;奸佞邪恶、伺机报复)种种想法有没有可能呀?
3)他难道没想过这种种可能吗?可是他依然这么做了,难道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
4)生说 小结:可见他之所以首先推荐解狐,是因为(解狐的军事才能出众、顾全大局、以国为重),他这么做就叫(出以公心)。
4、内举
1)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解狐就因病去世了,于是祁黄羊又格外慎重地向悼公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课文8——11小节就是他们这一次的对话,请同学读好对话
2)指读
3)这次祁黄羊同样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祁午可是他的儿子啊。你听,消息传出,别人都在怎么说呀?
4)随机指说 (特别提示说儿子)
5)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他。
6)他之所以能做事出以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完全是因为他(一心为国、忠君爱国)
7)所以悼公听了也深受感动,说(导读)
8)再来认识一下这位可亲可敬的人物——(包含敬意地读课题)
三、 作业
历史上像他这样爱国、大公无私的人还有很多,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故事来读读吗?
《祁黄羊》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推荐的是谁?为什么?(联系开学初写的小作《推荐与自我推荐》)
2、有没有谁推荐的是潘晨曦(一个成绩优秀、能力很强但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在班上人缘一般的女孩)?推荐潘晨曦的举手。为什么?(几乎没人举手,这一点也在意料之中)
3、请潘晨曦的同桌回答:如果潘晨曦与你的关系比较好但与其他同学关系一般你会选她吗?(不会)如果潘晨曦与你的关系一般但她改掉了自己的缺点,与其他同学关系比较好你会选她吗?(会)
点评:你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希望潘晨曦能够改正缺点,这样你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与信任的。
4、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来看看春秋时期的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2、在向晋悼公推举人才时,祁黄羊是怎么做的?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3、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板书:解狐祁午
4、一会儿推举自己的.仇人,一会儿又推举自己的儿子,老师知道了,祁黄羊一定是老糊涂了,推举前没有认真思考。
5、从书上哪儿可以看出我说错了,找出证据来说服我。
6、指名读。
7、祁黄羊两次推举前都想了想,我们也来想一想,他会想些什么?
8、晋悼公听了祁黄羊的推荐有什么反应?(深感意外、大为惊讶)
9、指名读晋悼公的话。
10、指导读(声情并茂:做表情—双簧配音—出声读齐回答)。(会在下面说明)
11、祁黄羊明明已经推荐了解狐担任中军尉,怎么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担任这个职务呢?
12、哦,刚才老师误会祁黄羊老糊涂了,其实他一点也不糊涂,他明知解狐得了重病不能上任,就先推荐他,然后再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别人就不好说他偏心眼了。是不是?
13、同意我的看法的请举手。现在看看谁来说服我。
1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5、联系一二两节内容进行总结,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与我辩论得十分激烈,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答到点子上,最后我总结出几点:
1、如果祁黄羊不知道解狐有病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
2、假设祁黄羊知道解狐有病,但是不知道解狐会病死,他可能会希望解狐知道晋悼公要重用他,并了解到推荐他的居然是祁黄羊的消息后,心情大好,说不定病就好了;
3、即使祁黄羊知道解狐会病死,他也可以推荐解狐。因为当时是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打仗,祁黄羊通过这件事可以给其他大臣做个榜样,就是杀父之仇都可以化解,何况其它矛盾呢?这样君臣之间、将相之间都会更团结,对国家也大有好处,这也是出于公心;
4、介绍史实(这一点不多说了,网上有很多介绍)。
5、当解狐、祁午知道祁黄羊推荐自己担任中军尉后,他们会想些什么?
6、指名读、齐读最后晋悼公的话。板书:出以公心
7、学了课文,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回答完整,尽量用成语:出以公心、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以德报怨)
8、祁黄羊有这么多优点,看来我刚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我提议我们一起将课文再读一遍,刚才同意我的看法的人读旁白和晋悼公的前几句话,其他人读祁黄羊的话,我读最后一小节。
三、作业:编课本剧。
1、激发预习第十课的兴趣。
2、鼓励发挥:设计推举第三个人,让学生想想除了仇人、儿子之外还可以推荐什么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