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螃蟹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螃蟹歌》教学设计 篇1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延伸出的有关螃蟹的艺术主题活动中的其中一个活动。这个音乐活动取材于“螃蟹”,而且加入了四川方言。我觉得方言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孩子应该学会感受和体验到方言的魅力。因此,我想将这个四川方言作为活动的重点,让孩子体验到歌曲中四川方言诙谐幽默的感觉,因此喜欢各个地方的方言。
二、具体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四川方言唱一唱“哥”“脚”“壳”的发音。
2.从歌曲中体验四川方言的特点,以及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图片、音带
(三)活动过程:
1.方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啊晓得我们是啥个地方个人啊。(教师用太仓话来问孩子)
设计意图:我用方言和孩子进行问答,一开始就讲孩子带入了一个方言的氛围中。很多孩子感觉特别有趣,都自觉的跟我用方言进行了互动。孩子们听的咯咯笑。这个环节为我们介绍四川方言做好了铺垫。
师:我知道不光我们太仓小朋友喜欢螃蟹,四川小朋友也喜欢螃蟹呢,你们听,他们用四川话来赞美螃蟹了。
2.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教师用四川方言完整演唱歌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带孩子看着图片集体念歌词。
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我想让幼儿自己在倾听过程中来发现歌词,理解歌词,及一个词。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幼儿对四川发音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敏感的感觉到歌曲中的一些字词和平时讲话不一样。但他们还不会说,只能大致的在模仿。于是我顺势将图片与四川发音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听着四川发音并看到相应的图片。这样方便孩子理解。
3.学唱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声念一念,检查一下吧,注意要用四川方言哦!
(1)幼儿跟着琴声轻轻演唱。
师:刚才我们念了歌词,想一起来唱唱吗?那请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的演唱。
师:接下来我们的声音要放出来,响亮一点的演唱。(语气、表情、嘴形、坐姿)
(2)提问的方式解决歌词记忆困难。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很难?(幼儿回答)这里应该怎么唱?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一起唱)
(3)幼儿表演唱。
幼儿两两合作,边演唱歌曲边表演螃蟹和被夹住的人。
师:请大家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合作表演,螃蟹和被螃蟹夹住的小动物。如果两个人都想扮演螃蟹该怎么办呢?(先要商量好),对了,谁先扮演螃蟹,等一会再交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主要应了三个层次来帮助幼儿学唱歌曲。首先是轻声跟着琴声哼唱。其实在哼唱过程中既是对音乐旋律的熟悉,也是幼儿自主探索怎样把歌词带入旋律的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二层次是以提出难点来有重点的学唱歌曲。在教师带领幼儿演唱几遍后,不代表所有的`孩子都会演唱了,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不会唱,这时用找难的地方的方法,让幼儿能有针对性的演唱具体歌词。一开始我担心,本来就不会唱孩子可能说不出哪里难。不过活动上下来发现,因为有图谱,幼儿会直接点指图谱来告诉我哪一句不会。看来,今天这个图谱的运用是有效的。第三层次,是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词。幼儿本来就有表现的欲望,加入身体动作的表演能延长幼儿演唱的兴趣,让孩子在表演中巩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先用普通话教授这首歌曲,然后用四川话再来演唱,让幼儿有个对比性,感受到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另一种就是我上面介绍的这种,是以方言作为引子,用我们自己的方言引出四川方言。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还是用第二种思路。因为我这个活动的重点是放在让幼儿感受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上。因此,用方言直接引入,可能整个活动中方言的氛围感会更强。事实证明,活动下来,幼儿对四川方言记忆犹新,下课了还喜欢围在图谱前唱唱念念,有趣的四川发音。我觉得,这个活动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可以请幼儿用我们自己的方言来唱唱这首歌曲。我们这些孩子虽然是正宗的太仓人,但却有很多孩子不会说太仓话,其实本地方言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瑰宝,我们不能把它忘记,因此,我想要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方言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喜欢上自己的方言乃至各个地方的方言。
《螃蟹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了解螃蟹的外形和爬行特点。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螃蟹的。学会唱《螃蟹歌》,边唱边用肢体表现。
重点、难点
边做动作边唱儿歌现代化教学手段卡带、卡带机、钢琴弹唱、螃蟹图片幻灯片、螃蟹舞蹈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看吧!"教师播放幻灯片,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师:"大家认不认识它啊?它是谁呢?""哦是螃蟹,那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更了解它,就能跟他做好朋友。"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螃蟹的'特征(有八条腿、横着走路、有两个大钳子、有一个硬硬的壳等)
4.让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模仿螃蟹走路,教师同时向小朋友灌输一些简单的螃蟹舞的动作。
二、学习歌曲《螃蟹歌》
1.师:"现在我们认识了螃蟹朋友,那我们为了欢迎我们的新朋友,我们为它唱首歌好不好?"教师放卡带,让小朋友们认真教学过程听,同时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根据歌词一句一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小朋友们灌输歌词,反复强调。
3.在教歌词的过程中配上简单的动作,在方便幼儿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接下来的舞蹈。
4.教师边弹钢琴边唱,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一句一句熟悉歌曲。在歌曲熟悉过后,播放卡带,跟着卡带边唱边做刚刚学会的动作。
三、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螃蟹,我们知道了它怎么走路,还为它开了欢迎会,为它唱歌跳舞,回家我们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好不好啊!"课后自我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幼儿接受的知识比较多。以故事的形式带动幼儿学习。集中了幼儿注意力,并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便于孩子肢体的发展和对歌曲的记忆与掌握。
3.在教歌曲和歌词是有些枯燥,这是应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
4.在孩子模仿螃蟹走路时,应注意课堂纪律。
《螃蟹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根据学唱四川童谣《螃蟹歌》,使学生能够结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感受音乐中幽默感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
准确愉快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课前准备
钢琴、课件、螃蟹头饰、打击乐器(双响筒)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歌。 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唱好唱准已学歌曲《山谷回音》,同时进行轮唱形式发声练习。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律动(以《郊游一歌进行)
2、猜谜(课件)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三、揭示、板书课题
四、教学新歌
1、新歌简介
2、聆听新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你注意到歌曲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吗?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注意四川方言的读音。
3、朗读歌词。
(1)出示歌篇
①节奏训练
②教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朗诵时教师有意把哥:guo; 只:zi; 脚:jiuo; 个:guo; 壳:kuo; 河:huo;用方言朗诵。
(2)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诵歌词和熟悉歌词,要求学生边读歌词边跟着老师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4、教师范唱《螃蟹歌》 师强调:为了体验这首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我们要特别唱准方言,如:哥:guo; 只:zi; 脚:jiuo; 个:guo; 壳:kuo; 河:huo;
5、教师以琴代声,学生跟着琴声反复学唱新歌至熟悉。
五、巩固练习
1、师生分句演唱。
2、男女生接唱。
3、分组、分段演唱
六、表演
师:同学们,《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表演好?
师:采用同桌二人的表演形式,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
1、自由表演。
2、小组评价。 各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看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并推出小组的小代表。
3、请小组代表上台表演。(教师提醒:一定要充分表现自己的所想)
七、总结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1)学会了《螃蟹歌》
(2)学会了一些四川话
(3)了解了螃蟹的动作特征
(4)参与了演唱和创编及表演的活动
(5)很开心、很好玩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同学们为歌曲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同学们把这首歌曲演、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螃蟹歌》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螃蟹手偶一个,自创音乐老师弹唱。
2.活动前听过故事《螃蟹与乌龟赛跑》。
3.场地安排:椅子两两背靠背,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
“为什么每次比赛,螃蟹都输了?”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
老师弹唱音乐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老师再弹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见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
“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乐于用手表现音乐。
“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
四.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
五.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老师操作)进行比赛。
六.全体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
《螃蟹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四川民歌《螃蟹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体验歌曲中的欢快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感受歌曲的诙谐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的按着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充满风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的音准及用方言演唱歌曲
2、一字多音的演唱
3、能够运用四川方言来演唱歌曲
教法设计:
听唱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螃蟹歌》课件电子琴螃蟹头饰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片②)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螃蟹)
2、提问:你们见过螃蟹吗?说说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跟随学生的回答,画出螃蟹的简笔画。)看看螃蟹的图片。(片③)
3、螃蟹走路的姿势是什么样的?谁能学一学?
二、熟悉歌词
1、螃蟹是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有一首歌是专门描写螃蟹的,大家想学吗?请大家读读歌词。(片⑤)
2、请大家听听这首歌,注意:歌曲中那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片④)
蟹读作hai哥读作guo脚读作jiuo个读作guo
硬读作en壳读作kuo横读作hun
3、这是一首四川民歌,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所以有一些字的'发音和普通话发音不一样。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歌词,读音有变化的字音用四川方言来读。(片⑤)
4、其实我们的岚皋方言与四川方言非常接近,哪位同学能用我们的岚皋方言读一读歌词呢?(片⑤)
三、演唱歌曲(片⑤)
1、聆听歌曲范唱,打打2/4拍子。
2、聆听歌曲范唱,看着歌词做口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聆听范唱,小声跟唱。
5、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结合歌词内容,讨论每一段的演唱情绪:
歌曲写了一群孩子去江边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
第一段写了螃蟹的长相形态,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风趣)
第二段描述了螃蟹夹住了顽童的脚趾,双方僵持不下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着急、紧张)
第三段写了被夹住脚的顽童苦苦哀求螃蟹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哀求)
8、请同学们带着情绪演唱歌曲。注意每段情绪的不同。
四、表演歌曲(片⑥)
请同学们合作思考,怎样表演歌曲中的音乐故事呢?(小组展示)
五、拓展(爱护动物)
螃蟹有话对大家说。(片⑦)
读一读,拍一拍《保护动物拍手歌》。(片⑧)
六、岚皋民歌欣赏(片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