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2025/10/0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简析:

《恐龙的灭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本文图文并茂,内容层次清晰。加之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所以能够唤起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教材,适当挖掘和补充教材,重新建构新文本,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画面对比、情景描述、想象联想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恐龙灭绝的同情。让带着这种情感,带着这种好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三、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严寒”“耐不住”“尘埃”等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关于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四、教学设计

(一)画面对比 激qing激趣

1、课前导入:这段时间,老师知道,大家看了许多关于恐龙知识的书。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画面,在画面上,你找到你熟悉的恐龙的身影了吗?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吗?

教师小结:是啊!在遥远的中生代,在距今1亿年前的地球上,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茂盛。恐龙有充足的食物。它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无忧无虑,是那么幸福。(表情:高兴)

2、再看两幅画面。

(老师深情描述:你们看,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一个未出壳的小恐龙化石,如果不是突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也再过不多日,它就会破壳而出,独立生活,可是,今天,它却永远地沉睡于岩石中,成为化石,再也醒不过来了。另一幅我国四川自贡市恐龙博物馆里的一幅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恐龙的公墓”,经过6500万年,昔日的恐龙已经成了化石,这里,有的恐龙化石是完整的,有的却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了头部或者是折断的四肢。今天,这里所有的恐龙再也无法在地上奔跑,再也无法在天空翱翔,再也无法在水中嬉戏......)

3、教师提问: (三幅画面静止在屏幕上)同学们,看过这三幅画面,此时,你们想说些什么呢?(教师表情凝重,通过画面的对比激发学生对恐龙灭绝的同情心、好奇心和不平心。)

4、大家有许许多多的`疑问。那么,庞大的恐龙家族为什么会灭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恐龙的灭绝)

(二)阅读想象 内化语言

1、整体感知,认识分号、省略号在本文中的作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看文章中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五种)

(2)你是怎样判断出有五种说法的?(幻灯出示2、3、4自然段)

学生可能抓住每一段开头的“一种说法是...”“另一种说法是...”“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以及第四字段三个分句间的分号。如讲不明白,老师再讲解。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因为它往往告诉你本段的主要内容或者向你介绍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文章中特殊的标点符号。比如分号、 省略号等等,而且也要努力读懂这些标点符号里面的内容。

2、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读懂第一种说法。

(1)幻灯出示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声音小一点、轻一点。读懂这个说法。

(3)谁能概括说说恐龙灭绝的第一种说法是什么?(寒冷)

(4)理解“严寒”,引出“耐不住”,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是一般的寒冷吗?(“十分寒冷”),“十分‘可以换成什么?(特别、很、非常)这一段还有一个词语,也写出了寒冷,是什么?(严寒),每个小组读一遍。教师:以后,当我们说天气寒冷时,就可以用这个词。那对于恐龙来说,冷到了什么程度?(耐不住)齐读一遍。说说说什么是“耐不住”?

(5)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耐不住这种严寒,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笔,默读这一段,画出导致恐龙灭绝的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

(6)指生抓住关键词语,再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讲一讲:

(1)第一句抓住“一段”说明严寒持续时间长,“突然”一词。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2)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3)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4)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恐龙灭绝的第一种说法。

(5)齐读,再次感受这一说法。

(6)板书:严寒说

3、联系生活、联想想象,学习第二种说法。

(1)打开书,听老师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能猜猜我为什么能读得这样好吗?

(想象了当时的画面 同情恐龙的命运)

(4)相机结合生活,结合自然环境中的沙尘暴,理解“尘埃”。通过对比,想象当时尘埃遍布,一片黑暗的可怕景象。

(5)幻灯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相机评价:

师:我看到了植物枯萎,恐龙没有吃的,渐渐地死去。

师:我看到的不是一只,而是无数只恐龙一个接一个倒下去,直到最后一只恐龙奄奄一息合上了双眼。

(6)如果读得不够好。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深情缓慢低沉地描述:

同学们,让我们回到6500万年前。这一天,行星撞击了地球。一声巨响之后,恐龙在惊慌中四处逃散。从这一刻起,恐龙便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接下来的日子里,植物大量枯萎、死亡。身体庞大的素食恐龙在饥饿中慢慢倒下去。肉食恐龙也相继死亡。地球上,再也找不到恐龙的身影了...

(7)再指名读。边读边浮现当时令人痛心的场景。

教师小结:当我们读故事的时候,必须把自己带到那个故事当中去。仿佛自己亲眼所见。只有这样,你才会被那个故事所感动。而你带着这样的的情感把这个故事读出来的时候,也才会感动更多的人。这种读书的方法就叫做“设身处地”地读。

(8)齐读,看前后句子有联系吗?

小结:读文章不仅要读进去,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还要弄清句子前后的关系。

(9)那么,在这个说法中,造成恐龙灭绝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0)板书:撞击说

3、朗读概括,学习另外几种说法: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概括这几种说法,教师板书:偷蛋说 传染说 降温说

(3)请学生介绍自己从课外读到的其他说法。

a恐龙放出的屁造成空气污染,引发恐龙的灭绝。

b恐龙食用的植物有毒。

c 酸雨造成恐龙一批批死亡。

d海底火山爆发,使地球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恐龙的灭绝。

(4)那你赞同哪种说法?或者说说与这几种不同的猜想?理由是什么?

小结:关于行星撞击地球的理论,不少人表示赞同。前些年,科学家也确实在美国墨西哥找到了一个大陨石坑,并且,据考察,这个陨石坑确实是在6500万年前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可是,最近又有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据考证,这个陨石坑远在6500万年以前就有。所以,与恐龙的灭绝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和保护大自然的愿

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撞击说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神秘的恐龙世界,小朋友们还讨论交流了自己所了解得恐龙知识。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研究“恐龙”,一起来探讨恐龙的“灭绝”。板书:恐龙的灭绝齐读课题《恐龙的灭绝》。

二、复习

1、出示词语(课件)

还认识这些词吗?下面找两位同学读一读。(评价)大家齐读一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些词语,还知道了人类在地球生活的历史只有“三四百万年”,而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

“两亿年”。也就是说,在6500万年前的时候,主宰地球的主人就是这些庞大的恐龙。

3、请同学们观察140页和141页的插图,图上的恐龙各种各样,有的在天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放眼望去,尽是恐龙的世界。但是,今天我们却再也看不到恐龙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

三、略读课文

1、让我们打开书,轻声地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什么呢?(指名说)。板书:寒冷说、撞击说、偷吃说、传染说、降温说

2、课文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哪两种说法?分别哪几自然段?那就让我们也来细细地研究研究这两种说法,好吗?

四、深入课文,诠释重点

1、寒冷说

请大家自由读第2自然段,学习第一种说法寒冷说,并从文中找词语,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填空

指名汇报,评价,再次齐读课件内容。

这段告诉我们: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天气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我们找一找课文第2自然段哪句话里有“突然”这个词

课件出示句子

齐读这两句,有什么不同?“突然”说明了什么?(寒冷的速度快,来不及反应)

为什么恐龙不能躲过严寒?你能用笔在文中画一画,并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吗?

指名说一说(评价)

是啊,天气这么冷恐龙躲不过就灭绝,谁能读读这段话,读出寒冷的感觉。

指导朗读,指名读

2、撞击说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种说法,自由读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

图1、小朋友观察图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

小行星撞击在地球上

想象:被撞击后的地球会发生哪些变化

图2、被撞击后,地球上的尘埃被剧烈震荡,尘埃的扬起遮住了太阳,地球一片黑暗

想象:当地球一片黑暗,地球上的.动物,特别是地球的主人恐龙会怎样?(害怕、恐惧、绝望),植物没有阳光会怎样?(枯萎)图3、观察图画,植物都一一枯萎死亡

想象: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以植物为食的恐龙会怎样?(找不到吃的会死亡)

图4、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以植物为食的恐龙找不到吃的一一饿死

想象:以动物为食的食肉恐龙又会怎样?(饿死)

图5、观察图画,地面光秃秃的,食肉动物找不到吃的逐渐饿死或互相残杀而死亡。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带着害怕、恐惧、绝望地心情,再次体会当时面临死亡恐龙的绝望感受吧!

好,大家读了课文,请为下面的句子排排队

出示课件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推测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小品文。该文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文本叙述的对象充满吸引力。它是许多科幻影片或书籍中被同学们喜闻乐道的主角——恐龙,这种吸引必然会孕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2.文本精美的插图及不确定的猜想:“链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世界仿佛将读者带回到了中生代时期的恐龙世界。

3.文本的语言虽说平实,还带些科学性术语,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曾发生在地球上的一个生命物种灭绝性灾难的悲痛,引发读者从内心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并实施使学生想象与语言发展同步的教学策略即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恐龙“灭绝”的几种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开展合作探讨。在研读文本的同时将文字与心像相结合,通过读在脑海中将文字化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形象,体会感悟生命的意义,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表达自已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画画。

教学流程

一、导语激情,激情好奇

1、(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

师:庞大的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曾经是地球上的真正主人。看,它们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可是它们现在——(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中的“灭绝“)

2、灭绝指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

3、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去了解的是什么?

(请生回答,师相机出示书上的句子“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并请三位学生反复朗读。)

(找寻精美的画面与课题的反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孕育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时的积极情感,直奔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探究学习,升华情感

1、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分别是什么?

(请生交流,师相机归纳板书)

2、你对哪种说法最感兴趣?就在书上找到介绍这种说法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理由。

3、请生在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读文本。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说法进行个性化的探究与表达,珍视的.是学生个体的体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此环节也想体现读文过程中的点面结合,师生、生生立体式的互动交往的课程理念。)

(1)寒冷说

a你从哪个自然段了解的?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b(多媒体课件展示“冰天雪地”的画面,师伴随凄凉的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6500万年前,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得不在这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寻找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北风呼啸,恐龙的身上没有保暖的皮毛,它们走得是那么吃力。突然,一只年幼的小恐龙痛苦地倒下了,它身旁的母亲——(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又有一群恐龙倒下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就这样一群群恐龙由于耐不住寒冷,慢慢地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引导学生朗读课题“恐龙的灭绝”)

c同学们让我们轻轻地拿起书,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吧!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篇4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